“考试周限定”企划的成功,像一针强心剂,让“初见”这家小小的奶茶店,彻底坐稳了江城大学城“顶流”的宝座。
店铺的日均营业额,稳定地突破了五千元大关。雷默、林清雅、陈宇这三人的“铁三角”组合,也第一次,向外界,展现了他们那“1+1+1远大于3”的恐怖战斗力。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最完美的方向,发展。
然而,商业的世界,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童话。
当,最初的胜利激情,渐渐褪去,当,日复一日的,繁琐的,日常运营,成为主旋律时。
那些,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团队内部的,细微的裂痕,也,开始,悄然地,浮现了出来。
第一场,不大不小的冲突,爆发在,一个,关于“新品研发”的,寻常的下午。
“雷默,你快来尝尝!这是我,根据最近很火的‘生椰拿铁’,改良出来的新品!”
林清雅,端着两杯,刚刚调制好的,雪白色的饮品,兴冲冲地,从后厨里,走了出来。
她的脸上,洋溢着,创作者特有的,兴奋和期待。
“我把它,取名叫,‘云朵上的椰林’。口感,又清爽,又香醇,颜值也特别高!我觉得,它,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继‘失恋水’和‘初恋水’之后的,第三款,常规主打产品!”
雷默,接过杯子,尝了一口。
香浓的椰奶,混合着,微苦的咖啡,味道,确实,很不错。
他,点了点头,正准备,夸奖几句。
一个,不合时宜的,冷静的,声音,却,从储藏室的角落里,传了出来。
“我,不建议,上这款新品。”
陈宇,推着他那厚厚的黑框眼镜,从他的“数据神国”里,走了出来。
他的手里,拿着一台,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几条,正在,实时波动的,数据曲线。
林清雅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僵住了。
“为什么?”她,有些不解地,问道。
“因为,数据,不支持。”
陈宇,的回答,简单,首接,也,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
他,将平板电脑,递到两人面前。
“根据,我的‘蜂巢’系统,对过去一个月,整个大学城,所有社交平台上,关于‘饮品’的,关键词云分析。”
“‘生椰’这个词的,热度指数,正在,以,每周8%的速度,缓慢下滑。而另一个,关键词,‘养生’,比如,‘红枣’、‘枸杞’、‘低糖’,它的,热度指数,却在,以,每周15%的速度,快速攀升。”
“而且,”他,又,切换了一个界面,上面,是,关于“初见”用户画像的,深度分析。
“我们的核心用户中,有超过60%,是女性。她们,在最近的,关联消费行为中,表现出了,对,‘低卡’、‘健康’、‘无负担’等概念的,高度偏好。”
“所以,”他,得出了,他那,基于,纯粹数据逻辑的,结论。
“从,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两个维度来看。我们,现在,应该推出的,不是,一款,高热量的,‘生椰拿铁’。而是一款,主打‘健康养生’概念的,功能性热饮。比如,红枣姜茶,或者,人参乌龙。”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
瞬间,就浇熄了,林清雅,心中,那,所有的,创作热情。
她的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陈宇!”她的声音,也,冷了几分,“你,喝过,我做的这杯东西吗?”
“没……没有。”陈宇,老实地回答。
“那你,凭什么,就因为,你那些,冷冰冰的,数据,就,全盘否定,我的,心血?”
“奶茶,是给人喝的!是,讲究,口感,和,体验的!不是,一堆,可以,被计算出来的,数字!”
林清雅,第一次,在团队里,表现出了,如此强硬的,态度。
她,觉得,自己的专业,和,尊严,受到了,来自,一个“外行”的,无理的,挑衅。
而陈宇,也,毫不退让。
他,扶了扶眼镜,镜片下,那双,属于技术宅的,执拗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林清雅同学,我,尊重,你的劳动。但是,我,更相信,数据的,客观性。”
“个人的,主观感觉,是,会骗人的。但是,由,成千上万个,用户行为,所汇聚成的,数据趋势,永远,不会说谎。”
“如果我们,所有的决策,都,只凭,‘我觉得’,或者,‘我喜欢’。那,我们的生意,和,那些,最终,都倒闭了的,普通的,夫妻老婆店,又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感性的,产品主义者,坚信,产品为王,体验至上。
一个,是,理性的,数据主义者,信奉,数据为神,逻辑至尊。
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同样,无可厚非的,商业哲学。
在,这家,小小的奶茶店里,发生了,第一次,最激烈的,碰撞。
气氛,瞬间,就降到了,冰点。
林清雅,气得,眼圈发红,扭过头去,不再说话。
陈宇,也,抱着他的平板电脑,像一尊,顽固的,石像,寸步不让。
这,是,“海市”铁三角,自成立以来,所面临的,第一次,内部危机。
一个,关于,团队,未来发展路线的,根本性的,分歧。
而,解决这个分歧的,钥匙,依旧,掌握在,那个,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话的,年轻人手中。
雷默,看着眼前这,僵持的,一幕,心中,却没有,丝毫的,焦虑。
反而,觉得,有些,好笑。
他知道,这种,争吵,是,任何一个,伟大的团队,都,必须经历的,磨合之痛。
是,团队,从“个人英雄主义”,走向“系统化协作”的,必经之路。
他,没有,去,偏袒,任何一方。
因为,他知道,他们,说的,都对。
也,都,不对。
他,缓缓地,走到了,两人的中间。
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和事佬,脸上,挂着,轻松的微笑。
“好了,好了。两位,首席运营官(COO)和,首席技术官(CTO),都,先消消气。”
他,拿起,林清雅做的那杯,“云朵上的椰林”,轻轻地,抿了一口。
“嗯,好喝。椰香浓郁,咖啡醇厚。清雅,你的手艺,又进步了。”
他,先是,毫不吝啬地,给予了,林清雅,充分的,肯定和,赞美。
让,女孩那,紧绷的,脸色,瞬间,就,缓和了,几分。
然后,他,又,拿过了,陈宇的,平板电脑,仔细地,看了看,上面的数据报告。
“嗯,数据,也很有意思。养生,确实,是,一个,被我们,忽略了的,潜在市场。陈宇,你的‘蜂巢’,越来越,像一个,精准的,市场雷达了。”
他,同样,也给了,陈宇,极高的,评价。
让,这个,技术宅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被认可的,得意。
做完这一切,他,才,缓缓地,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你们,说的,其实,都没错。”
“你们,只是,都,只看到了,硬币的,一面。”
“清雅,”他,看着林清雅,认真地说道,“你的,产品主义,是,我们,这家店的,根。没有,好喝的,产品,我们,所有的营销和数据,都,是,空中楼阁。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
“但是,你也必须承认。一个人的,味蕾,是,有局限的。而,一家店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我们,不可能,去,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我们,必须,有所取舍。而,数据,就是,帮助我们,做出,最正确取舍的,最好的,工具。”
“而你,陈宇,”他又,转向了陈宇,语气,同样,严肃。
“你的,数据主义,是,我们,这家店的,帆。它,能,帮助我们,看清风向,躲避暗礁,航行得,更远。这一点,也,至关重要。”
“但是,你也必须,明白。数据,永远,只能,告诉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和,‘现在’,正在发生什么。它,无法,精准地,告诉我们,‘未来’,会发生什么。”
“商业,永远,不是,一道,冰冷的,数学题。它,充满了,人性的,不确定性。”
“有时候,一个,天才般的,不符合任何数据逻辑的,首觉和,创意,反而,能,创造出,最伟大的,商业奇迹。”
“所以,”雷默,看着他们两人,一字一顿地,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我们,要做的,不是,争论,谁对谁错。”
“而是,如何,让,感性的‘产品首觉’,与,理性的‘数据洞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找到,那个,唯一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