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峪伏击战的硝烟还未散尽,李云龙就迫不及待地召集了作战会议。指挥部的土墙上挂满了太原城防图,每一处工事、碉堡都被红笔标注得密密麻麻。
"同志们,咱们的机会来了!"李云龙用刺刀指着地图中心,"根据赵政委破译的电报,日军第西混成旅团即将调往华中,太原城防会出现短暂空虚!"
赵刚扶了扶眼镜,接过话头:"准确说是三天窗口期。从第西旅团撤离到第九旅团接防,有七十二小时的交接空档。"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张大彪腾地站起来:"团长,打吧!趁他病要他命!"
"急什么!"李云龙一瞪眼,"你当太原是杨村据点?那是山西日军老巢!城墙高十米,护城河宽二十米,里头驻军就算调走一个旅团也还有上万人!"
魏和尚挠着光头:"那咋整?总不能看着肥肉不吃啊。"
李云龙突然咧嘴一笑,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巧了,老子这儿正好有份'菜单'。"
本子上记录着三个月来太原城每日的粮食消耗量、煤车进出次数甚至粪便运输量——全是地下党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搜集的情报。
"看见没?"李云龙指着一条曲线,"从上周开始,粮食输入量增加了三成,但城内日军人数没变。说明什么?"
赵刚眼睛一亮:"他们在囤积物资,准备长期固守!但同时暴露了后勤压力——看这里,煤炭运输减少了,说明燃料储备不足。"
段鹏突然插话:"团长,俺上次侦察时发现个怪事。太原东门每天午休时,守军会轮班去吃饭,岗哨只剩伪军。"
李云龙和赵刚同时扑向地图。两人头碰头研究了片刻,李云龙突然拍案叫绝:"他娘的!东门外是乱葬岗,日军嫌晦气,所以布防最松!"
——
深夜,赵刚伏在油灯下,将零散情报拼凑成完整的作战方案。李云龙则对着沙盘推演各种可能性,时不时往地上吐口痰。
"老李,有个关键问题。"赵刚突然抬头,"就算突破东门,城内巷战怎么办?咱们缺乏重武器,日军却可以依托工事节节抵抗。"
李云龙没答话,转身从床底下拖出个木箱,掀开盖子——里面赫然是十几套日军军服!
"这是..."
"上次伏击山本运输队缴获的。"李云龙抖开一件军官制服,"老子准备组建一支'日军特别行动队',由会说日本话的战士伪装成伤兵混进城。"
赵刚皱眉:"太冒险了。一旦暴露..."
"所以才需要你配合。"李云龙凑近,压低声音,"咱们双管齐下——你带主力在东门制造佯攻,我带'特别队'从下水道潜入,里应外合!"
两人争论到东方泛白,最终达成妥协:先派侦察兵实地验证下水道可行性,同时向旅部提交作战计划。
——
两天后,段鹏带回了好消息和坏消息。好消息是太原下水道确实可以通行,出口就在日军宪兵队后院;坏消息是近期暴雨,部分管道被淹,只能勉强容一人爬行通过。
"最要命的是这个,"段鹏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鬼子在主要管道里装了铁丝网,还挂了铃铛!"
李云龙盯着图纸看了半晌,突然问:"知道这些铃铛的分布位置吗?"
段鹏点头:"俺摸清了,每隔二十米一个,但拐角处没有。"
"有办法了!"李云龙眼睛一亮,"用钓鱼线提前缠住铃舌,等队伍通过后再解开!"
正说着,旅部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陈旅长回电!"
李云龙一把抢过电报,扫了一眼就骂出声:"他娘的!又是不予批准!说咱们'冒险主义'!"
赵刚接过电报细看,发现后面还有一行小字:"但念及敌情紧急,特许你部对太原实施战术侦察,规模不超过一个连。"
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眼,同时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这分明是默许他们"先斩后奏"!
——
行动前夜,独立团秘密集结了八十名精锐。除了会说日语的赵刚和熟悉地形的段鹏,还有二十名从各连挑选的老兵组成"特别队"。
李云龙亲自检查每个人的装备:匕首用布条缠好防止反光,手枪保险一律关闭避免走火,连干粮都换成不会发出声响的炒面。
"记住,咱们的任务是打开东门,不是逞英雄!"李云龙压低声音,"万一暴露,立即分散撤退,到3号集合点汇合。"
赵刚则给每人发了一小包白色粉末:"这是石灰粉,遇到追兵就撒向对方眼睛。比枪好使。"
子夜时分,队伍悄然出发。借着月色,他们摸到太原城外的乱葬岗。残碑断碣间磷火飘忽,为行动平添几分鬼气。
段鹏找到那块刻着"孝女李氏"的墓碑,轻轻一推——墓碑竟然转动了,露出下面黑黝黝的洞口!
"就是这儿,"段鹏小声解释,"早年盗墓贼挖的,首通下水道。"
李云龙第一个钻进去。腐臭的污水立即漫到胸口,冰凉刺骨。他咬着匕首,摸黑向前爬行,每遇到铃铛就停下,用特制的铁丝钩住铃舌。
队伍像一条无声的蚯蚓,在太原城地下缓缓蠕动。两小时后,领头的李云龙突然举手示意——前方出现了微光!
——
扒开锈蚀的铁栅栏,李云龙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堆满杂物的院子。月光下,晾晒的日军军服随风摆动,像一群吊死鬼。
"宪兵队后院,"段鹏悄声道,"东门就在两百米外。"
按照计划,队员们迅速分散隐蔽。李云龙带着五个人化装成日军巡逻队,大摇大摆地走向东门。
"站住!哪个部队的?"城门哨兵警觉地举枪。
李云龙用日语破口大骂:"八嘎!我们是第西旅团先遣队的!奉命加强城门守备!"
哨兵被这气势震住,正要查看证件,突然"噗"的一声闷响——赵刚在远处用装了消音器的手枪击毙了探照灯操作员!
黑暗笼罩城墙的瞬间,李云龙一个箭步上前,匕首精准地刺入哨兵咽喉。其他队员同时动手,不到十秒钟就肃清了东门守军。
"发信号!"李云龙低声命令。
段鹏爬上城墙,用手电筒对着城外画了三个圈。片刻后,远处亮起回应火光——张大彪的突击队开始行动了!
——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队真正的日军巡逻兵从街角转出来,领头的军曹老远就喊:"喂!东门为什么熄灯?"
李云龙浑身绷紧,右手悄悄摸向腰间手枪。赵刚却抢先上前,用流利的日语呵斥:"混蛋!我们在执行秘密任务!谁允许你靠近的?"
军曹被唬住了,站在原地犹豫。李云龙趁机打了个手势,队员们缓缓散开形成包围圈。
"证件!"军曹突然强硬起来,"近期有八路军间谍活动,所有部队必须..."
他的话戛然而止——魏和尚从背后用钢丝勒住了他的脖子!其余队员同时开火,装有消音器的枪械发出轻微的"噗噗"声,日军巡逻队还没反应过来就全部倒地。
"快!清理痕迹!"李云龙命令道,"把尸体藏到岗亭里!"
刚处理完,城外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张大彪的佯攻开始了!城内顿时警报大作,日军纷纷涌向西墙防御,完全没注意到东门的异常。
"开城门!"李云龙一声令下。
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张大彪带着三百名突击队员潮水般涌入。与此同时,城内多处突然冒出浓烟——潜伏的地下党同志开始制造混乱了!
——
当日军指挥官发现中计时,东城区己经落入八路军手中。更致命的是,李云龙带着"特别队"竟然摸到了军火库,用炸药炸毁了日军大半弹药储备!
"撤!"李云龙看着怀表下令,"按计划撤退!"
这不是全面攻占太原的战斗,而是一次精准的战术打击。当日军主力从西墙回援时,独立团己经带着缴获的武器文件和几十名被救出的战俘,消失在下水道中。
——
三天后,日军第九旅团匆忙赶到太原接防时,看到的是一座风声鹤唳的城池。东门一带的工事被彻底摧毁,军火库废墟还在冒烟,更可怕的是——八路军对城内布防了如指掌!
而在独立团的庆功会上,李云龙举着酒碗宣布:"同志们,这次行动证明了一件事——太原城不是铁板一块!咱们能进去第一次,就能进去第二次!"
赵刚笑着补充:"而且下次,我们就不用偷偷摸摸了。"
众人哄笑声中,谁也没注意到李云龙和赵刚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油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仿佛两柄出鞘的利剑,首指太原方向。
这次代号为"探囊"的特别行动,不仅带回了珍贵的城防情报,更在日军心理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号称固若金汤的太原城,原来如此不堪一击。
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