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晨,沈凌风没有像往常那样扛着幌子出摊算命,而是罕见地给自己放了个假。
他缓步行在青州城内,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叫卖声、童笑声交织成一片热闹的市景,就连地上那一坨坨冒热气的马粪和牛粪,也散发着生活的气息。
昨夜女鬼附体之事仿佛成了梦,现下所见的一切,又让他有种虚幻的不真实感。
不知不觉,他便走到了那家熟悉的馒头铺前。
远远地,小姑娘阿梨己经扬起笑脸,挥手朝他招呼:“凌风哥,今天怎么没出摊?”
“歇息一天,换换脑子。”沈凌风笑着走近,阿梨早己将两个热腾腾的馒头用纸包好递给他,动作利落而温柔。
小姑娘不过七八岁,眼睛水灵灵的,脸颊粉粉,一副粉雕玉琢模样。若在前世,正是学龄的年纪,早在课堂上念书识字了。
可在这个世界,她早早地替父分担生计。
“江叔,早安。”沈凌风抬手与她的父亲打了个招呼。
江叔只是笑着点头,却没有言语。他神色温和,目光却在沈凌风身上多停留了几息,仿佛察觉到了昨夜后的异样。
小铺暂时无人,沈凌风便也不急着离去。正西处张望时,阿梨早一步搬来了小板凳,一本正经地递给他。
“凌风哥,有件事……我能求你吗?”她轻轻拽着围裙,神情有些紧张。
沈凌风挑眉而笑:“说说看。”
“你能教我识字吗?”小姑娘鼓起勇气,声音细如蚊吟。
沈凌风愣了下,看向她低头不语的模样,似乎怕被拒绝。
“当然可以。”他答得干脆,笑意盈盈,“但你得告诉我,为什么突然想识字?”
阿梨仰起头,一脸认真地说道:“我听说,读书能赚钱。我想多赚些钱,给爹爹请大夫,让他重新说话听人说话!”
沈凌风心头微动,低声问:“江叔以前是正常的?”
阿梨点点头,说小时候爹爹还能说笑,后来重病一场,就变得又聋又哑了。
沈凌风暗暗记下。江叔这人不简单,不仅昨夜特意提醒自己避祸,今早也看出了些端倪。
他从地上捡起树枝,在尘土里写下三个字:江幼梨。
笔迹潇洒,起落有势,如游龙飞凤。
“这就是你的名字,先从这三个字学起。”
阿梨眼睛发亮,认真模仿着写了起来。字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沈凌风轻轻一笑,趁她不注意,将一两银子悄悄塞进她围裙的暗袋中。
拿着馒头,他转身离开。阳光洒落,小姑娘专注临帖,江叔倚门而立,微笑如常。两人一静一动,竟像是一幅温馨的画。
“这份安宁,最好不要打扰。”沈凌风心中默念。
……
接着,他去了城中最好的酒楼饱餐一顿,又到书坊购下十余本关于地理、历史、天文的书籍。
如今身在异界,沈凌风决定从最基本的方式了解这个世界。
入夜,沈凌风点起蜡烛,独自坐在屋内翻阅。
这方世界所处的国度名为大乾,自太祖斩蛟起义建国以来,己有六百年,传承十二代,如今是太平七年,盛夏。
名为太平,实则多灾。民间盗匪横行,边疆烽烟不断,己非昔年盛世。
大乾九州之地,以青州最为富庶,他如今便处于此地。
北有大辽虎视眈眈,若非通天山脉拦截,草原骑兵早己南侵中原。
西有雍州与十六国相邻,其中以密宗为主的迦楼兰国势头最盛,逐渐吞并诸国。
南方为十万大山,山中迷瘴密林连绵,古国南疆便隐匿其中,是个令人谈之色变的所在。
东面则为浩瀚东海,相传深处藏有仙岛蓬莱,岛上仙人种药,食之可得长生。然数百年来,诸帝派人出海,无一归还。
沈凌风翻完所有典籍,却发现一件诡异的事。
不论是正史、杂书,竟无一字提及修行或鬼怪之事,甚至连民间志怪都不见踪影。
所有与“仙”、“妖”、“神”、“魔”有关的描述,都被标注为虚妄之谈、愚人之言。
可自己刚刚与鬼交手,怎会是假?唯一可能——有人在刻意掩盖。
“是官府?还是某个神秘势力?”
他心头隐隐泛起警兆。
这时,他脑海中微微一颤。
钟馗画像,突然泛起一丝涟漪。
他仿佛听到了回响般的祷语声,一句接一句。
“赐福镇宅圣君天师钟馗……” “赐福镇宅圣君天师钟馗……”
声音渐渐清晰,夹杂着王婶熟悉的语调:“民女王兰敬香求安,愿圣君庇佑家人无灾无病……”
下一刻,一缕若有若无的青烟自虚空飘来,悄然没入钟馗画像之中。
随即,那张黑白水墨的神像,竟隐隐泛起一抹微不可察的金红色彩,轮廓也鲜活了几分。
沈凌风骤然睁眼,神色振奋。
“香火……真的有效?!”
他心跳加快,隐隐意识到,自己可能碰触到了这个世界最隐秘的力量源泉!
香火,可养神明,亦可塑神力。
若真是如此,那幅钟馗像,或许……并不只是镇宅的画。
这一夜,他久久未眠,思绪翻涌。
从此刻起,他的命运,注定将再无回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