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易:复兴之路

第61章 愬愬终吉

加入书架
书名:
行易:复兴之路
作者:
人民易经
本章字数:
3492
更新时间:
2025-07-06

调查组在学校盘桓了整整一周。这一周,对黄建国而言,每一天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他的生活表面看起来与往常无异,依旧是备课、上课、照顾家庭,三点一线,波澜不惊。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内心始终绷着一根拉到极致的弦,时刻警惕着来自西面八方的任何风吹草动。他深刻地理解,自己虽然暂时从第一次问话中脱身,但只要调查没有正式结束,他就依然行走在猛虎的尾巴边缘。任何一点微小的疏忽,任何一句未经思考的话语,都可能让之前的全部努力前功尽弃,万劫不复。

“愬愬”,《易经》履卦九西爻辞中的这两个字,是对这种状态最精准、最深刻的描述——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一种时刻保持的警惕,一种深入骨髓的戒慎。黄建国将这两个字仿佛烙印一般刻在了自己的心里,作为这一周全部行动的最高准则。他几乎切断了所有的非必要社交,每天独来独往,像一个沉默的影子穿行在校园里。除了上课和在教研组必要的备课讨论,他谢绝了所有的交际和闲聊。在路上遇到相熟的同事,也只是微微点头致意,绝不多说一句话。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甚至每一个表情,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在大脑中反复推演,力求不留下任何可供他人揣测、歪曲和利用的缝隙。

期间,他又被调查组叫去补充过两次情况。每一次,他都像是第一次谈话的精准复刻:态度坦诚,但坚守边界;陈述客观,但绝不夹带个人情绪。他提供的所有信息,都像用游标卡尺量过一样精准,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任何角度的推敲和反复验证。为了做到极致的严谨,他甚至主动花费一个通宵,上交了一份数千字的书面材料,将自己所知的所有情况条分缕析,整理成时间线和事件表,写得清清楚楚,逻辑严密,如同一份完美的卷宗,毫无破绽。

他这种近乎苛刻的严谨态度,起初让经验丰富的调查组成员感到有些意外,但渐渐地,这种意外转变成了一种高度的信任。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见过太多在调查中或添油加醋、或夸大其词、或落井下石、或隐瞒包庇的人,像黄建国这样纯粹到极致地将自己定位为“证人”这唯一角色的,反而显得尤为可贵和可靠。

调查结束的那天下午,校长亲自把黄建国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老校长的神情显得异常复杂,既有如释重负的轻松,也有一丝后怕的疲惫。他亲自给黄建国递过来一杯滚烫的热茶,沉默了许久,似乎在组织语言,最终才缓缓开口:“建国啊,调查组的领导今天上午临走前,特意、反复地跟我提到了你。”

黄建国双手捧着温暖的茶杯,没有说话,只是抬眼看着校长,静静地等待下文。

“他说,‘黄建国老师,是一个政治上过硬、思想上坚定、经得起任何考验的好同志’。”校长一字一句地复述着原话,语气里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欣慰和感慨,“这次的风波,总算是过去了。你做得很好,非常好,非常稳妥。”

听到这句话,黄建国那颗悬了一个多星期、几乎要跳出胸膛的心,终于沉甸甸地落了地。他知道,自己最终还是得到了履卦九西爻辞所预示的那个结果——“愬愬,终吉”。这份来之不易的“吉”,不是靠虚无缥缈的运气,而是靠着“愬愬”的极致谨慎和绝对坦诚,一步一个脚印,从虎口边缘硬生生走出来的。

几天后,关于魏进的处理结果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了内部通报。魏进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因涉嫌多项严重犯罪,被正式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通报非常简短,只笼统地提了经济问题和作风问题,但黄建国却从校长那欲言又止的表情和某些一闪而过的词汇中,捕捉到了更深层次的、令人心惊的信息。

散会后,在回办公楼的路上,校长仿佛是刻意放慢了脚步,与他并肩而行,状似无意地长叹了一口气:“唉,真是没想到啊,我们身边竟然还潜藏着这样的害群之马,听说他背后,牵扯出了一个潜藏多年、向境外提供情报的敌特小组……真是触目惊心,令人发指啊!”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黄建国的脑海中轰然炸响。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地附和着校长的感慨,表示震惊和愤慨,内心却掀起了滔天巨浪。原来如此!魏进的问题,根子竟然在这里!他不仅仅是贪腐和堕落,他更是一颗被敌对势力精心安插、用以侵蚀和破坏我们内部的棋子。他心中那条关于魏进的、若隐若现的怀疑线索,至此终于画上了一个血淋淋的、残酷的句号。

他再次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所守护的秘密那沉重如山的份量。他所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硝烟、却更加凶险的战场,而谨慎和真诚,就是他在这个战场上披荆斩棘、赖以生存的最强大的武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