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二年秋,金风送爽,然而黄建国的课堂上,却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朝鲜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较量进入了白热化,除了正面的军事对抗,暗流涌动的间谍战、渗透战也从未停止。黄建国深知,在看不见的战场上,敌人同样无孔不入。今天,他要讲的,是《易经》“师”卦的“六五”爻辞:“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同学们,‘田有禽’,是什么意思?”黄建国用木棍在沙盘上,指了指那些隐藏在山林、河流中的蓝色小旗,它们代表着敌方的侦察兵、破坏分子,甚至是潜伏的间谍。“‘田’,是我们的阵地,是我们的家园。‘禽’,是那些不速之客,是那些心怀不轨的敌人。当我们的‘田’里出现了‘禽’,该怎么办?”
学生们纷纷回答:“抓起来!”“审问!”“消灭他们!”
“对!”黄建国肯定道,声音铿锵有力,“就要毫不犹豫地将其抓捕审问,这叫做‘利执言’。‘执言’,就是掌握证据,进行审讯。这样做,没有错,是‘无咎’的。因为这些‘禽’,会破坏我们的阵地,动摇我们的军心,甚至会窃取我们的情报,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利执言’,就是告诉我们,面对威胁,必须果断出击,掌握主动权。”
他强调,对“田有禽”的警惕和清除,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利益的必要手段。他讲到历史上那些因为麻痹大意,导致间谍渗透,最终国家遭受重创的案例。他告诉学生们,和平时期,这种“禽”可能以各种伪装出现,他们可能不是手持武器的敌人,而是披着羊皮的狼,潜伏在各个领域,伺机而动。他反复强调,无论何时何地,对“禽”的警惕都不能放松。
“所以,同学们,我们不仅要警惕战场上的敌人,更要警惕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禽’。”黄建国目光锐利,扫视着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仿佛要穿透每一个人的内心。“他们可能伪装成朋友,可能伪装成合作者,甚至可能伪装成我们自己人。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破坏我们的国家,窃取我们的财富,动摇我们的信念。这种‘禽’,比战场上的敌人更具隐蔽性和破坏性。”
然而,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起来:“但是,仅仅识别和清除‘禽’,还不足以保证胜利。如果用人不当,即使清除了所有的‘禽’,也可能导致更大的失败。”
他目光扫过教室,仿佛在寻找某个特定的身影。魏进,那个在“讼”卦中出现的年轻冒进的同事,此刻正坐在教室的角落里,脸色有些不自然。黄建国知道,魏进虽然年轻有为,但却过于急躁,缺乏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似乎对一些“潜规则”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果让没有经验的年轻人,也就是‘长子’,去统帅军队,而让那些有经验的老将,也就是‘弟子’,跟在后面收拾残局,那会怎么样?”黄建国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那一定会打败仗!”黄建国斩钉截铁地说道,“《易经》‘师’卦的‘六五’爻辞说:‘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长子’,是年轻的、没有经验的人。‘弟子’,是年长的、有经验的人。如果让没有经验的人去指挥,而让有经验的人去收拾残局,那么结果必然是‘舆尸’,是惨败,是‘贞凶’,是必然的灾祸。这‘贞凶’,就是告诉我们,用人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他强调,在关键时刻,必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经验和资历,在某些领域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他讲到那些因为盲目提拔年轻人,导致重大失误的案例。他告诉学生们,年轻人有冲劲,有活力,但缺乏沉淀和磨砺,在没有足够经验的情况下,贸然承担重任,往往会适得其反。他反复强调,用人必须慎重,必须量才而用。
“所以,同学们,‘田有禽’固然可怕,但‘长子帅师,弟子舆尸’更可怕。”黄建国总结道,“前者是外部的威胁,我们可以通过警惕和打击来应对;后者却是内部的隐患,它会从内部瓦解我们的力量,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用人方面,我们必须慎之又慎,量才而用,绝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任人唯亲。这‘贞凶’的警示,是任何一个集体都必须牢记的教训。”
这番话,像是在不经意间,敲打了魏进。而校长听完这节课后,对黄建国的背景调查,从“怀疑”转向了“求证”的阶段。他开始通过自己的旧部关系,去核查一些历史档案。他相信,黄建国身上,一定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他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秘密,无论它是什么。
校长回想起自己当年在战场上的经历,那些血与火的洗礼,那些生死存亡的抉择。黄建国所讲的每一个战术,每一个道理,都与他亲身经历的战争法则不谋而合。甚至,黄建国对“田有禽”的分析,与他从内部渠道了解到的某些历史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让校长感到一阵心悸,他看向黄建国的目光,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欣赏,也有警惕,更有深深的好奇。
黄建国知道,自己的这番话,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但他必须说。因为,这是《易经》的智慧,也是他亲身经历的教训。他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够真正理解“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道理,能够懂得“用人”的重要性。他所守护的,不仅仅是秘密,更是这些朴素而深刻的真理。他坚信,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真正强大。
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带着对“田有禽”和“用人”的思考,离开了教室。黄建国站在讲台前,看着窗外渐渐西沉的太阳。他知道,前线的战斗还在继续,而他的“战斗”,也从未停止。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时刻保持警惕,因为他所守护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八个大字:“警惕内外,量才而用。”
这是他对“田有禽”最深刻的总结,也是他对未来最真诚的期盼。他相信,只要中华民族能够做到这一点,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够避免“贞凶”的悲剧,最终走向胜利。他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明白,真正的强大,不仅仅在于清除外部的敌人,更在于内部的团结和正确的用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繁荣昌盛。这“警惕内外,量才而用”的原则,是任何一个集体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牢记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