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易:复兴之路

第39章 或锡之鞶带

加入书架
书名:
行易:复兴之路
作者:
人民易经
本章字数:
5208
更新时间:
2025-07-06

市级教学标兵的荣誉,像一道光环,短暂地笼罩在黄建国身上。学校里,同事们投来的目光,从过去的疑惑、观望,变成了此刻的敬佩与赞许。学生们更是将他视为偶像,课堂上,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求知的渴望和对老师的崇拜。然而,面对这份“或锡之鞶带”的荣耀,黄建国的心中却波澜不惊,甚至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他深知,这份荣誉的得来,并非仅仅因为他教学上的卓越,更像是一场“争讼”的副产品,是真理与谬误较量之后,真理暂时占据上风的表象。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任何通过“争讼”得来的荣誉,都如同空中楼阁,看似华丽,实则根基不稳,随时可能因为风向的再次改变而被剥夺。

这便是《易经·讼卦》上九爻辞所言:“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其意为:虽然获得了象征荣誉的“鞶带”(古代官员的佩饰),但这种荣誉是不稳定的,可能在一天之内被多次剥夺。它警示人们,在争讼的最高阶段,即使看似获胜,也要警惕荣誉的虚妄和变数的无常。黄建国深谙此道,他知道,真正的智慧,在于看透事物的本质,不为表象所迷惑。他所追求的,不是一时的名利,而是长久的安宁,是教育的真谛,是国家的未来。

黄建国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更没有借此机会去谋求更高的职位。他只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份荣誉,然后,像往常一样,投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他把那张烫金的奖状和红色的荣誉证书,和过去那些在战火中获得的功劳章一样,默默地放进了家里的旧木箱底。对他而言,这些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的价值,在于他所坚守的教育理念,以及他所守护的那个秘密。他深知,荣誉是双刃剑,它既能带来光环,也能招致嫉妒和新的审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低调和内敛,才是最好的保护色。

果然,风波过后,对魏进的处理结果,也很快传达了下来。出乎许多人的意料,魏进并未受到严厉的处分,没有被开除,也没有被下放。他只是被调离了教学岗位,去了学校的后勤部门,负责一些杂务。这个结果,在旁人看来,或许是魏进“后台硬”,或许是组织“宽大处理”,但黄建国却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他知道,这并非简单的“争讼”结束,而更像是一种“保护性隔离”。魏进没有被彻底清除,反而被安置在一个相对安全、却又远离核心的岗位。这说明,魏进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势力,或者说,他本身就是某个更大棋局中的一枚重要棋子,不能轻易被舍弃。这种处理方式,让黄建国意识到,敌人的根,比他想象的要深,要复杂。他们并非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有组织、有预谋的体系。魏进的“激进”,他的“教育革命”,甚至他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军事术语,都可能只是这个体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设下的伪装。

黄建国的心中,对魏进的去向有着更深层次的解读。他知道,真正的较量,往往不在明面上的输赢,而在暗流涌动的布局。魏进的“调离”,并非简单的惩罚,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的转移。这让他联想到《易经》中“讼”卦的深意:争讼的最高境界,并非你死我活,而是通过对局势的精准判断,选择最有利于大局的行动。魏进这枚棋子,虽然暂时被搁置,但其背后的势力,绝不会轻易放弃。这更坚定了黄建国继续深入探究的决心。他必须像一个最谨慎的棋手,洞察棋局的每一个变化,才能在这场无声的博弈中,为国家和民族争取到最终的胜利。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黄建国再次拿出那本《易经》手稿。他翻到“讼”卦的篇章,在空白处,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密码,详细记录下他对魏进的观察和判断。他写下了魏进的言行举止,他所关注的异常信息,以及他对魏进身份的推测。他甚至将魏进在动员会上脱口而出的“穿插分割”西个字,用特殊的符号标注出来,作为一份重要的情报记录下来。这份手稿,不仅仅是他对《易经》智慧的感悟,更是他作为一名“潜伏者”的秘密档案。他知道,这些看似零散的信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或许会成为揭露真相、保护国家的重要线索。他必须将它们妥善保存,并以最隐秘的方式进行加密,以防落入不轨之手。

黄建国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深沉的夜色。他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远未结束。他所获得的荣誉,不过是这场漫长斗争中的一个短暂的休止符。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必须保持胜不骄、宠不惊的境界,以及对时局清醒而深刻的洞察力。他深刻理解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明白自己的使命,远比一个市级教学标兵的荣誉要重要得多。他要做的,是继续潜伏,继续守护,首到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那一天。

他回想起自己这一生,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来,见证了国家的浴火重生,也亲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深知,每一次看似平静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汹涌的暗流;每一次看似胜利的背后,都可能预示着新的挑战。他所坚守的《易经》智慧,教会他如何在顺境中保持谦逊,如何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他所守护的秘密,不仅仅是一份名单,更是一种信念,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诚。

他轻轻合上手稿,目光落在书桌上那盏昏黄的台灯上。灯光摇曳,映照着他坚毅的侧脸。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也很艰难。但他并不孤单,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为了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他将继续以“作事谋始”的智慧,以“不争之争”的策略,在这条复兴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因为他所守护的,不仅仅是家庭的安宁,更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

他深知,真正的“讼”,并非一蹴而就的胜负,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荣誉,只是阶段性的肯定,而非终极的奖赏。他所肩负的,是跨越时代的使命,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他必须将这份清醒和警惕,深植于心,化为行动。他知道,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那些看似被“褫夺”的荣誉,那些看似被“调离”的棋子,都可能以新的面貌,再次出现在棋局之上。而他,必须时刻准备着,以不变应万变,以深邃的智慧,应对一切挑战。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易经》中“天与水违行”的卦象。天道刚健,水性下流,二者相背而行,故为“讼”。然而,君子观此象,却能“作事谋始”,在纷争中找到解决之道,在逆境中寻求转机。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他将要继续走下去的道路。他相信,只要坚守正道,以智慧为舟,以信念为帆,无论前路有多少风浪,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终将抵达彼岸。而他,黄建国,将是这条路上,一个默默的守护者,一个坚定的践行者。

他重新睁开眼睛,目光变得更加深邃而坚定。窗外,夜色己浓,但远方的天际,己隐约泛起了鱼肚白。那是黎明前的黑暗,也是希望即将到来的预兆。他知道,新的“讼”,新的挑战,正在等待着他。而他,己经准备好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