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易:复兴之路

第23章 包蒙

加入书架
书名:
行易:复兴之路
作者:
人民易经
本章字数:
2618
更新时间:
2025-07-06

一九五五年,冬。

自从黄卫国从工厂回来,心里那道“桎梏”虽然松动了些,但要他真正爱上学习,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依然会偷懒,依然会走神,依然会把课本当成枕头。林素音看在眼里,有时还是会忍不住唠叨几句,但黄建国却展现出了极大的包容和耐心。

他常说:“蒙卦九二爻辞讲‘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这‘包蒙’,就是对蒙昧的包容,对初学者的宽厚。教育孩子,不能急于求成,要像包容大地一样包容他,给他足够的空间去成长。而‘纳妇’,就是夫妻同心,教育理念一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克家’,才能真正地承担起责任。”

黄建国把黄卫国的学习,变成了一场充满乐趣的游戏。他不再逼着黄卫国死记硬背,而是把历史课本,变成了每天睡前的故事。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大禹治水,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那些枯燥的年代和人物,在他的讲述下,变得鲜活而生动。黄卫国常常听得津津有味,缠着黄建国再讲一个。

“爸爸,那个秦始皇,他为什么要修那么长的城墙啊?”

“因为他要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他的人民不被外敌侵扰。就像我们现在,也要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让它变得更强大,才能保护我们自己。”黄建国会这样回答,然后话锋一转,“你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们也修了一道很长的墙,不是为了抵御敌人,而是为了保护一些无形却至关重要的东西,一些超越了物质和生命的传承……”

他会把一些“守护名单”上的人,以“古代英雄”的化名和事迹,巧妙地融入到故事里。比如,他会讲一个“精通天文地理的智者”,如何通过观察星象,帮助部落躲避了洪水;或者讲一个“擅长机关术的巧匠”,如何制造出精密的工具,帮助人们开采地下的宝藏。这些故事,听起来像是神话传说,却又隐隐与现实中的某些人物和事件相契合。

算术题,则变成了搭建积木的游戏。黄建国会用积木搭建各种形状,然后让黄卫国计算需要多少块积木,或者如何才能用最少的积木搭建出最稳固的结构。黄卫国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加减乘除,甚至开始对几何图形产生了兴趣。

林素音看着父子俩其乐融融的学习场景,从最初的疑惑,到后来的完全接纳。她发现,丈夫的教育方法,虽然看似“放任”,实则“包容”中蕴含着深远的智慧。她也开始主动参与进来,为黄卫国准备各种学习材料,或者在黄建国讲故事时,在一旁补充一些细节。夫妻二人在教育上,达到了完美的协作,真正做到了“纳妇,吉”。

黄卫国也在这种充满智慧和爱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展现出了“可以治家”的潜力。有一天,家里一个抽屉坏了,怎么也拉不开。林素音正准备找人来修,却发现黄卫国拿着工具,自己摸索着,竟然把抽屉修好了。虽然修得有些笨拙,但抽屉确实能正常使用了。

黄建国看着儿子那张沾着灰尘却充满成就感的脸,欣慰地笑了。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修好了一个抽屉,更是孩子内心深处,那份责任感和动手能力的萌芽。这正是“子克家”的体现,是蒙昧被包容、被启迪后,所结出的第一个果实。

夜深了,黄建国在手稿上,在“包蒙”的爻辞旁,写下了新的批注:“蒙者,非愚也,乃未启也。包容以待,智慧以引,则蒙自开,家自克。”

他知道,教育之路漫漫,但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这颗蒙昧的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