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危机暗伏
秦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秦峰与苏琴并肩而坐,案几上堆满了兵工厂建设的图纸与奏折。秦峰手中握着一支毛笔,正在一份兵工厂选址的奏折上批注,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能洞悉这字里行间的每一处细节。
“夫君,你看这处靠近煤矿的山谷,地势隐蔽且煤炭资源丰富,十分适合建设大型兵工厂。” 苏琴轻声说道,她手中展开一幅详尽的地形图,图上用各色线条标注了山谷的走势、矿产分布以及水源位置。
秦峰闻声抬头,目光落在地形图上。片刻后,他微微颔首:“此地确实不错,既能保障煤炭供应,又能借助山谷的天然屏障隐藏兵工厂,减少被外敌侦查到的风险。” 他边说边在奏折上写下自己的意见。
正当二人沉浸在兵工厂建设的讨论中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秦峰皱了皱眉,抬目望去,只见老李满头大汗地冲了进来,脸上写满了焦虑。
“少爷,不好了!东林党余孽在朝堂上发难,企图阻止兵工厂建设的资金拨付!” 老李气喘吁吁地说道,声音里透着一丝颤抖。
秦峰面色一沉,手中的毛笔 “啪” 的一声落在案几上。苏琴也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惊慌:“这可如何是好?”
秦峰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沉声道:“老李,你先去稳定一下府里的局势,我与苏琴这就进宫面圣。” 老李点了点头,转身匆匆离去。
秦峰转身看向苏琴,眼中满是坚定:“琴,你放心,我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苏琴望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既有担忧,也有信任:“夫君,我与你一同进宫。”
就这样,秦峰与苏琴匆匆换上朝服,赶往皇宫。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上演。东林党官员们个个面红耳赤,据理力争,试图说服万历皇帝停止对兵工厂的资金支持。万历皇帝龙目微眯,耐心地听着双方的辩论,心中却有些不悦。
秦峰与苏琴赶到朝堂时,争论己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秦峰快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苏琴则站在他身后,神情紧张地关注着局势。
“陛下,兵工厂建设关乎大明的军事未来,绝不能因小人阻挠而停滞!” 秦峰出列,朗声说道。他的声音清澈而有力,在朝堂之上回荡。
万历皇帝听了,微微点头:“秦爱卿所言有理。兵工厂建设是关乎国家安全的大事,岂能因为一些莫须有的指责而停下?”
东林党首领见状,冷笑着站出来:“秦峰,你别以为有陛下的支持就可以为所欲为。兵工厂建设耗费巨大,你有何把握确保它能按时完成,并为国家带来实际的军事效益?”
秦峰毫不畏惧地迎上他的目光:“回禀大人,兵工厂建设己有详细规划,包括资金使用、工程进度以及预期效益等。我有信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并打造出一支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
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和能力,秦峰详细阐述了兵工厂建设的各个环节,从选址、招募工匠到火器研发和生产计划。他还特别强调了兵工厂对提升大明军事实力的重要意义。
万历皇帝听着秦峰的陈述,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转向东林党官员:“秦峰的计划周详,你们还有什么质疑吗?”
东林党官员们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无言以对。最终,万历皇帝拍板决定:“继续支持兵工厂建设,任何阻碍改革的行为都将严惩不贷!”
朝堂上的争论终于平息,秦峰与苏琴相视一笑,心中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这只是改革道路上的一个小插曲,但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当晚,秦峰回到府中,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商讨兵工厂建设的推进事宜。苏琴也积极参与其中,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夫妻二人携手并肩,为大明的未来努力拼搏。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东林党余孽们仍在暗中策划新的阴谋。他们与地方上的不法势力勾结,企图在兵工厂建设的关键时刻制造破坏。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兵工厂的施工现场突然起火。火光冲天,将夜空映照得如白昼般明亮。秦峰接到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赶往现场。
到达现场后,秦峰看到火焰肆虐,工匠们的呼喊声和火光交织在一起。他立刻组织人手灭火,并指挥疏散现场的人员。苏琴也紧随其后赶到,她带着府中的仆从帮忙维持秩序,确保每一个人的安全。
经过一番紧张的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兵工厂的部分建材和设备被烧毁。秦峰望着眼前一片狼藉,心中满是愤怒和无奈。
“是谁干的?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秦峰咬牙切齿地说道。苏琴轻抚他的手臂,试图安抚他的情绪:“夫君,我们一定要冷静,不能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弱点。”
随后,秦峰立即下令展开调查,同时加强兵工厂的安保措施。他知道,这场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艰难险阻,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峰与苏琴一边忙于兵工厂的重建工作,一边暗中追查纵火的真凶。他们深知,只有将敌人连根拔起,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而万历皇帝也在密切关注着兵工厂的进展。他多次下旨慰问,并派遣专人送来慰问品和重建资金,以示对秦峰的支持。
在各方的努力下,兵工厂的建设逐渐回到正轨。新的建材和设备被陆续运来,工匠们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秦峰站在重建的工地上,望着忙碌的人群,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他深知,这场改革不仅关乎他个人的荣耀,更关乎大明的未来。每一个火器的制造,每一次军事训练的开展,都是在为大明的强盛添砖加瓦。
夜幕降临,秦峰与苏琴回到府中。两人疲惫地坐在庭院中,望着满天星斗,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夫君,不管前方有多少风雨,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苏琴轻声说道,眼中满是坚定。
秦峰握住她的手,目光如炬:“有你在,我便无所畏惧。我们一定能为大明开创一个崭新的未来。”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改革正在稳步前行。尽管前路布满荆棘,但秦峰与苏琴携手并肩,正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大明开辟出一条通向强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