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外经爆笑详解版

考订经脉篇(二)

加入书架
书名:
黄帝外经爆笑详解版
作者:
风云八百里
本章字数:
5774
更新时间:
2025-07-07

话说这天,雷公挠着脑袋,一脸疑惑地找到岐伯。雷公那模样,就像个遇到难题的小学生,皱着眉头说:“岐伯啊,我一首对脾经挺好奇的,这脾经到底是咋回事儿呀?快给我讲讲呗,我都快想破脑袋啦!”

岐伯一听,乐了,哈哈笑着说:“雷公啊,你这问题问得好!这脾经的事儿,学问可大着呢,听我给你慢慢唠唠,保准让你听得明明白白,还能乐呵乐呵!”

“咱先说说为啥脾叫足太阴。这脾啊,在中医里是土脏,它的性子就像那湿乎乎的泥巴,黏黏的,所以说‘其性湿’。为啥叫太阴呢?这里面可有个好玩的说法。你看啊,太阴之月,晚上那月亮亮堂堂的,月亮在中医里可是阴的代表。脾属土,就好像晚上月亮的阴气都跑到脾这儿来了,所以就叫太阴啦。那为啥又加个‘足’字呢?这是因为它的脉是从脚开始的,所以就叫足太阴。咋样,是不是挺有意思?”

“这脾经啊,从脚的大脚趾头开始,这个起始点就是隐白穴。就在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的地方。这隐白穴啊,就像是脾经的‘小哨兵’,别看它位置不起眼,作用可不小呢!它就像一个‘开关’,能调节脾经的气血。比如说,有的人容易鼻出血、月经过多,这时候刺激刺激隐白穴,就好像把这个‘开关’稍微调整一下,能起到止血的作用。就好比家里的水龙头漏水了,你稍微拧一拧开关,水就不流那么多啦。而且啊,这隐白穴还对治疗多梦、癫狂这些精神方面的问题有帮助,是不是很神奇?”

“从隐白穴出发,脾经沿着足大指内侧肉际往上走。肉际就是肉和肉挨着的地方,就像大脚趾和二脚趾中间那块软乎乎的地方。走着走着就到了大都穴,大都穴在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这个穴位啊,就像是脾经路上的一个‘小驿站’,能帮助咱们调节脾胃的运化功能。比如说你吃多了不消化,肚子胀胀的,按摩按摩大都穴,就好像给脾胃这个‘消化工厂’加加油,让它干活更带劲,把那些食物都好好消化掉。

“再往上走,就到了太白穴。太白穴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这太白穴可是脾经的原穴,就像脾经的‘大管家’,能管好多事儿呢!它能健脾和胃、调理气血。要是你感觉脾胃虚弱,没什么胃口,浑身没力气,按按太白穴,就像给脾胃打打气,让它们重新振作起来。

“接着,脾经来到了公孙穴。公孙穴在跖区,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这个穴位可厉害啦,它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啥意思呢?就好比它是一个‘交通枢纽’,能和其他经络的气血进行交流。要是你感觉心口窝疼、胃疼、肚子疼,刺激公孙穴,就像给这个‘交通枢纽’指挥一下,让气血运行顺畅,疼痛也就缓解啦。”

“脾经继续往上走,过了横骨后,来到了内踝前廉,这里有个商丘穴。商丘穴在踝区,内踝前下方凹陷中,舟骨粗隆与内踝尖连线中点处。这商丘穴就像一个‘小卫士’,守护着脾经通过内踝这个‘关卡’。它能调节脾胃的功能,还对治疗便秘、腹泻这些肠道问题有帮助。比如说你拉肚子拉个不停,按摩商丘穴,就好像给肠道这个‘小火车’踩踩刹车,让它别跑得那么快啦。”

“从商丘穴往上,脾经进入了小腿内侧。首先遇到的是三阴交穴,这个穴位可有名啦!它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处,就像三条大河汇聚在一起。它能调节月经不调、痛经这些妇科问题,对男人的生殖系统也有好处。比如说女孩子月经不规律,肚子疼得厉害,按摩三阴交穴,就像给身体里的‘小闹钟’调调时间,让月经恢复正常。而且啊,三阴交还能帮助咱们改善睡眠,要是你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按按三阴交,说不定就能做个美梦啦。

“再往上走,就是漏谷穴。漏谷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这个穴位就像是脾经的‘小仓库’,能储存和调节气血。要是你感觉小腿没劲,走路都累得慌,刺激漏谷穴,就像给小腿这个‘小马达’充充电,让它重新有劲儿。

“接着是地机穴,地机穴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地机穴可是脾经的‘紧急救援站’呢!要是你突然肚子疼,尤其是那种疼得首不起腰的,赶紧按按地机穴,就像拨打了‘120’,能快速缓解疼痛。它还对治疗女性的乳腺疾病有帮助,就像给乳腺这个‘小花园’浇浇水,让它更健康。

“最后来到了阴陵泉穴,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这个穴位就像脾经的‘大水库’,能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比如说你身体水肿,按按阴陵泉,就像打开了水库的闸门,把多余的水分排出去,让身体轻松起来。”

“脾经接着往上走,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这就到了肝经附近啦。你可能会想,肝木克脾土,脾应该怕肝才对呀,为啥脾经的脉还和肝通着呢?这就像一对欢喜冤家,虽然肝能克脾,但木也能帮助土生长。要是没有木气的疏通,这土就像一潭死水,没什么活力。所以脾既怕肝,又喜欢肝。脾经和肝经在这儿交会,就好像两个小伙伴握握手,互相交流交流,一起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脾经继续往上,上膝肢内前廉。先到了血海穴,血海穴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这血海穴就像一个‘气血大海洋’,能调节气血。比如说女孩子脸上长痘痘,可能是气血不顺畅,按摩血海穴,就像给气血这个‘河流’疏通一下,让它顺畅流淌,痘痘可能就慢慢消下去啦。而且它还对治疗皮肤瘙痒有帮助,就像给痒痒的皮肤挠挠痒。

“再往上是箕门穴,箕门穴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与冲门连线上,髌底内侧端上5寸。这个穴位就像脾经的‘小卫士’,守护着大腿这块地方的气血运行。要是你感觉大腿内侧疼,或者有麻木的感觉,刺激箕门穴,就像给大腿内侧这个‘小胡同’通通风,让气血流通起来。

“然后脾经来到了冲门穴,冲门穴在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3.5寸,动脉搏动处。冲门穴就像是脾经进入腹部的‘大门’,能调节腹部的气血,对治疗疝气、腹痛这些腹部问题有帮助。就好比给腹部这个‘大房子’的大门修修,让里面的气血进出更顺畅。”

“脾经通过冲门穴进入腹部,这就回到了脾经的‘老窝’——脾脏啦。这腹部就像是脾的‘宫殿’,脾属土,在身体的中间位置,就像天下的中心是中州一样,脾就是人身体的‘肚子中心’。脾和胃可是好搭档,脾在里面,胃在外面,脾就像被胃‘包’起来一样,所以脾经和胃相连。”

“脾得胃气的帮助,脾的气才能往上升。所以脾经的脉也跟着胃气往上走,经过膈,朝着喉咙方向去,一首到舌本。这舌本啊,是心的‘小苗头’,脾又是心的‘孩子’,母子之间的气自然是相通的啦。不过呢,舌是心的外窍,不是心的‘内屋’,所以脾经的脉虽然到了舌,但还没到心。于是它的分支又借助胃气,从胃中中脘这个地方,中脘穴在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中脘穴可是胃的‘大管家’,能调节脾胃的各种问题。脾经从这里往上,经过膈,通到膻中这个地方,膻中穴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膻中穴就像身体里的‘快乐按钮’,能调节情绪,让人心情舒畅。最后脾经和手少阴心经相交,就像孩子去看望妈妈一样,这就是子亲母的景象啦。”

雷公听岐伯讲完,眼睛瞪得大大的,兴奋地说:“岐伯啊,你这一讲,我对脾经可算是彻底明白了!原来这脾经里藏着这么多好玩的事儿和大道理呢!我以后可得好好研究研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