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听说过,那可是古往今来无数皇帝最向往之人,我听人说李世民好像也很崇拜对方。”李世民回答道。
“你后面一句话说对了,但前面有点小问题。”苏白听到后解释道:“大唐之前,汉文帝的确是许多皇帝的标杆,可自从贞观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就成了曾经的汉文帝,变成了后世无数皇帝崇拜的帝王!同时也是无数臣子梦想中的皇帝。”
???
!!!
等等!
朕成了汉文帝?
之前苏白虽然说有人称赞他的军事能力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人,但他毕竟未曾听说过对方,只知道对方在苏白心中仿佛很伟岸,可对他而言,这句评价并未让他的内心有太大的起伏。
可现在。
苏白首言在他之后。
大家所希望成为的“汉文帝”变成了自己。
这就让他有些难以自制了。
“这...你说的可是真的?”
李世民压制着内心的兴奋和喜悦问道。
他并不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再加上玄武门的事情如同一座大山似的压在他的身上,哪怕如今己经登基两年多,依旧隔三差五在噩梦中惊醒,生怕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昏君。
为此。
他连魏征都留了下来,就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
所以要是苏白现在说的都是真的,甚至夸张点也可以,最起码证明了他并没有成为千古罪人。
“骗你又没有好处,而且这些都是史书上写的。”苏白见眼前的老李不信,于是他也继续问道:“老李你知道昭陵么?算了,你肯定不知道,就是李世民死后所葬之地。”
这句话一出。
别说李世民愣住。
正在喝水的长孙无忌更是吓得把茶杯都摔在了地上。
导致原本就是无价之宝的琉璃茶杯碎了一地。
当然。
这个“无价之宝”是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眼中的价值。
完了!
自己居然把如此贵重的宝物给摔碎了,还是在这种情况之下。
哪怕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
此刻看着眼前碎了一地的琉璃碎片也是面如土灰,觉得自己闯下了大祸。
同时也在心里不断的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用它喝水呢?
这么贵重的宝物,难道自己就不能把水倒在碗里么?
旁边。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是眉头皱起。
“这...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李世民当即起来指责一句,然后稍作犹豫便继续说道:“苏兄弟,你看他也不是故意把杯子摔碎的,我看你这里的杯子和你刚才赠我的都一样,要不从我这里再给你一个?你觉得如何?”
???
!!!
这一次。
轮到苏白无语的愣在原地了。
好家伙。
自己是什么黑心商人么?
还是说他跟混混地痞一样?
不就是一个玻璃杯,摔坏就摔坏了,平日里自己也经常摔,只要人没伤到就行了。
怎么现在听老李的话,好像是摔坏了什么不得了的宝物一样。
或许...这就是生意人的眼力见和说话艺术吧。
虽然表现的夸张了一些,但的确是照顾到了自己的情绪。
“没必要那么麻烦,我平时也经常摔坏的,换一个就行,没什么大不了的。”苏白说话的同时也从旁边拿了一个扫把和铲斗过来,然后在李世民三人的注视下,他把地上的碎玻璃全都扫进铲斗里。
正当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想要开口说话的时候。
苏白接下来的动作却彻底的震惊了他们,首接让他们愣在原地忘记了要说什么。
因为...苏白居然把琉璃杯的碎片全都倒在了装有鸡蛋壳的桶里。
什么情况?
李世民几人互相对视一眼。
完全没想到苏白会做出这种事情,如此价值连城的琉璃杯,哪怕摔成了碎片,可这些碎片也是有价值的。
除了彻底变成粉末的那些颗粒,剩下稍微大一点的琉璃稍微打磨一下,价值也同样无法估量。
结果...现在就这样被苏白给扔了?
实在是暴遣天物!
而对苏白本人来说。
他并未发现老李三人暗地里的小动作。
不过茶杯都碎了,他也索性又快速去了一趟地下室,然后手中也再次拿着一套玻璃茶具放在桌上。
“好了,用新杯子就行,咱们继续刚才的话题,我说到哪儿...想起来了,我之前说昭陵,也就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合葬的陵墓。
咱们就拿大宋来说。
大宋虽然文臣武将数不胜数,但就和我之前说的伯乐一样。
宋朝的皇帝跟唐朝的皇帝还是有一拼的。
除了极个别还算可以,剩下都是一群废物蠢货。
这也就导致许多宋朝的官员在百般无奈下,或者当时的皇帝太过昏庸,他们就会跑到昭陵向陵墓中的太宗诉说。
后面宋朝的陆游都曾为此作诗:积愤有时歌易水,孤忠无路哭昭陵。说的正是此事。
而且从唐代开始,历代帝王都委派官员代表朝廷祭祀昭陵。
只是昭陵正南方献殿前的空地不多,加之道路崎岖,石料搬运不便,所以,历代的祭陵碑都立于北司马院内,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北司马院称为“祭坛”。
而且在华夏帝王陵墓之中,唯昭陵有此殊荣。
可惜山里没网,要不然我首接打开百度百科给你看。
不论是新旧唐书这两本官方史书,还是历史名人的评价,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
这句话说完。
苏白心里也突然想起一对君臣出来。
当初他查看李世民的历史评价,几乎所有人都在称赞其文治武功都是天下第一,举世无双!
可偏偏在这些称赞之中,有一对君臣对李世民的评价却稍显“苛责”。
而他们的名字就是:赵构+秦桧!
没错。
在南宋和金朝达成和议后,赵构向金朝称臣并割地赔款。
这种情况下。
面对文武百官的不满和暗地里的指责,他便通过点评唐太宗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说自己虽比不上唐太宗文治武功,但有一颗至诚爱民之心,与金议和是为了让大宋子民不再饱受战争之苦,让大宋江山社稷幸免于难。
总结起来就是说李世民固然有能力,但好大喜功,不够真诚!
而为君者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向他一样真诚!
秦桧当即便顺着赵构的话一番吹捧,说道:“汉文帝文不胜质,唐太宗质不胜文,陛下兼有之!”
赵构听后也是满脸知足的说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