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进行到了尾声,这时,同欢儿打闹的应诚诚突然站起来,举手示意。
应不染伸手噤声,示意诚哥儿说话。
诚哥儿的声音里透着一种脆脆的可人味,如同奋力破土露出头的嫩芽,“阿姊,我也想和石小籽一起去学堂学习!”
众人欣慰,两眼放光,尤其是应不染大惊失色,这是不是望子成龙的具象化。
她心里感叹,诚哥儿也太懂事了。
实际上应不染曾经问过大哥,诚哥儿为什么都到了上学的年纪,却没有去上学,是不是因为什么原因?
大哥指了指应不染,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诚儿他,从小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知晓伯母腿脚不便,需要时常撑着拐杖行走,也就是我阿爷在的时候,她才不需要借助拐杖。后来,有幸得一神医救助,你大伯母而今大多时候才不需要借助拐杖。”
听后,应不染也大多了解这么些情况。
大伯和大哥并不能时常相伴于伯母和诚哥儿他们,一家都靠着他们,总不能歇下来,诚哥儿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因这个顾虑,大伯有次想要留下照顾伯母一些时日,还没等大伯做啥,就被伯母推搡着去做事。
这一切应诚诚都看在眼里,他自小就有主见,一不想令大伯伯母难做,二不想让嫁人的阿姊担心,所以到了上学的年纪,他朝大伯提出留在家里照顾伯母。
起初大家都是不同意的,可应诚诚执拗,他们都拗不过,只好作罢,但终是于心不忍,大哥时不时为他带些旧书回来,他才识得些字,懂得些道理。
应不染点头答应,随即又开始念叨,生怕应诚诚在学堂不适应:“诚哥儿,你想要去学堂阿姊是支持的,只是这去了学堂之后,可再也不能睡懒觉了,你要好好学知识,不可偷懒,如果在学堂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先去找夫子,下学后定要告知阿姊和大哥,晓得不?”
应诚诚点点头,语重心长故作小大人的模样,学着应不染刚刚的语调安慰她:“阿姊,我都知晓的。”
落在应不染眼里,真的是有样学样。
不过她想,许是因为诚哥儿他们,她才这人生地不熟的州桥过得如此憧憬。
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这个道理应不染不是不懂,她自小也是属于被放养的一方,小时候跟着祖父,考入大学同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唯有生活费不够了才会联系一二。
没有话题言语,没有儿时记忆,她也不知晓该如何同他们相处。
索性就和平常一般。
而现在,她却不想让这种事情发生在诚哥儿身上。
“诚哥儿,明日我们就去上学堂,晚一些阿姊帮你去置办一些必需品。”她挥了挥手示意诚哥儿坐下。
解决完诚哥儿想要去学堂的事情,她又把众人的注意力拉回正轨,说一些重点之后,提议今日午餐为大家伙改善一下,做一份黄金蛋炒饭。
随着经济中心南移,越来越多的北方人来到南方定居,这鸡蛋的价格久而久之也越来越亲民。
应不染抬头看了眼正午的太阳,刺眼又闷热。
于是便洗手开始准备午饭。
早在开会之前,她就己经蒸了一大锅米饭,现在晾凉控干水分。
都说炒饭要拿隔夜饭炒最好,可应不染否认了这个约定俗成。
做餐饮最忌讳的就是品质,如果那过了夜的东西,要做给食客,显然是不好的。
至于为何会选择用隔夜饭炒制蛋炒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隔夜饭的水分比较少,炒出来的饭粒粒分明,卖相口感方面都会比刚煮出来的米饭好。
显然应不染这样子想,一是为了健康考虑,二是大宋不好保存。
香葱切碎,火腿切丁,她分别用小碗分装好,又接过梅姨递过来的青豆,焯水后捞出备用。
应不染可没有这么多讲究,原本按照她开店来说,蛋黄和蛋清都是要分开打散,为何这样子,是因为卖相更好。
想着是自家人吃,图个轻松和简单,首接混在一起打散备用。
蛋炒饭一定得需要热锅凉油,这样炒出来才够味。
梅姨在一旁添柴,铁锅温度上来之后,她倒入前不久熬制的猪油,待微微啪滋啪滋作响后,倒入鸡蛋液,快速翻炒成小块后盛出来备用。
重新倒油起锅,油热后,将冷却好的米饭投进去,梅姨见状抽出柴火,转为中火煸炒打散。
米饭一开始会‘咬锅’,但慢慢炒一会儿,表面的水分会越炒越少后,再用锅铲背面压一压,很容易就会散开。
依次倒入香葱、火腿丁、青豆、鸡蛋块,少些盐、酱调味,这锅里眼一看,饭己经炒得色呈现出金灿灿的颜色,光是看色泽就十分诱人,味道可想而知。
蛋香混杂着米香,二者不争不抢融合的十分融洽。
梅姨在一旁看得也目不转睛。
没一会,这香喷喷、色泽诱人的蛋炒饭就出炉了。
应不染和梅姨一起装盘,后院里传来嬉笑欢闹的声音,她听着盛饭的动作也快了许多。
她端着一大盆蛋炒饭来到后院,朝大家伙的方向示意,点点头指了指这盆蛋炒饭,拿起锅铲颇有食堂大妈那味道,喊道:“都快过来排好队,准备吃饭啦!”
应松云没有参与进来,而是来到前院搬来一张桌子,又跑了一趟拿了几张板凳,取了十一双筷子,默默摆好后,才来到应不染这里盛饭。
“大哥,做好事不留名啊!”应不染为他舀了一勺又一勺,打趣道。
他红着脸,来到桌子边。
此时太阳没了那般晒人,照的小院日照生辉,就着这股无名风,吃着十分诱人的蛋炒饭,几声拌嘴闲聊,两小只相互追逐,她坐在一旁,望着这没有树荫遮挡的小院,边吃边冒出一个想法——看来得种树了!
正好明日就是初九,一大早可以去一趟草市,逛一逛有没有合适的树种。
如果有合适的果树,这时种下去不到明年,逢秋的时候,不就可以摘来吃。
应不染想着,自己便“噗嗤”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