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风波平息后的第二个星期,陈默正在工作室里专心创作《澄清》这首新歌,周维急匆匆地推门进来。
"有个意外发现。"周维的脸色很复杂,"关于那个'乐评老王'。"
陈默放下吉他,"怎么了?"
"我托朋友调查了一下他的背景。"周维坐下来,掏出手机,"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份转账记录的截图。
"这是什么?"
"'乐评老王'的收款记录。就在他发布质疑《共鸣》抄袭的前一天,有人给他转了五万块钱。"周维的声音很低,"而且转账备注是'稿费'。"
陈默愣住了,"你的意思是..."
"有人雇佣他恶意中伤你。"周维点点头,"这次的抄袭风波,很可能不是偶然事件。"
"谁会这么做?"陈默感觉后背发凉。
"不知道,转账来源很隐蔽,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很难追踪到具体的人。"周维收起手机,"但能想到的动机无非几种:竞争对手、被你影响利益的人,或者单纯想搞臭你的人。"
就在这时,林小雨也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我也有发现。"她说,"我分析了网上那些攻击陈默的评论,发现了一些规律。"
她打开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个数据分析表格。
"这些恶意评论的发布时间、用户特征、语言模式都很相似,明显是有组织的网络水军行为。"林小雨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而且这些账号之前都很少关注音乐话题,突然在《共鸣》事件上非常活跃。"
陈默看着这些证据,心情越来越沉重。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误解,没想到背后竟然有如此复杂的算计。
"我们要怎么办?"他问。
"暂时什么都不做。"周维思考了一会儿,"证据还不够充分,而且事情己经平息了,如果我们主动挑起新的争议,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但这样太被动了。"林小雨说,"如果对方下次再搞什么动作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周维说,"重要的是我们要更加小心,提高警惕。"
第二天下午,陈默在咖啡馆里和江志明教授见面。老教授听了他的讲述后,沉思良久。
"这种事情在娱乐圈并不少见。"江志明慢慢地说,"成功的音乐人总会遭遇各种攻击,有些是无意的误解,有些是恶意的中伤。"
"但我还没有真正成功啊。"陈默苦笑道。
"《共鸣》的走红己经让你进入了某些人的视野。"江志明喝了一口茶,"在这个行业里,任何有潜力威胁到既得利益者的新人,都可能成为攻击目标。"
"那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首先,继续专注于音乐创作。"江志明说,"最好的回应就是用更优秀的作品证明自己。其次,建立自己的支持网络,包括媒体关系、行业人脉、粉丝基础。最后,学会保护自己,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维护自己的权益。"
陈默点点头,但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
"教授,您觉得我应该公开这些证据吗?让大家知道有人在恶意中伤我?"
江志明摇摇头,"不建议。原因有三:第一,你的证据还不够首接,公开了也未必能说服所有人;第二,这样做会让你显得像是在找借口,反而损害形象;第三,过度关注这些负面事件,会分散你对音乐的注意力。"
"可是这样不就让那些人得逞了吗?"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江志明反问,"是让你停止创作,让你失去信心,让你在争议中消耗精力。如果你继续专注于音乐,继续获得成功,他们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老教授的话让陈默若有所思。确实,最好的反击就是证明他们的攻击是无效的。
当天晚上,陈默在家里继续创作《澄清》。经过几天的打磨,这首歌己经有了基本的雏形。
歌曲的灵感来源于这次抄袭风波的经历,表达了在误解和恶意面前坚持真实的决心。旋律偏向摇滚风格,比《共鸣》更加激烈和首接。
正在他专心创作的时候,手机响了。是马杰打来的。
"默哥,最近还好吗?"马杰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关切。
"还行,事情基本过去了。"陈默说。
"我听说网上有人恶意搞你,真是太过分了。"马杰停顿了一下,"其实我想告诉你一件事。"
"什么事?"
"那个'乐评老王',我认识。"马杰的声音变得小心翼翼,"他之前也攻击过我,后来我发现他经常收钱办事,专门搞这种恶意营销。"
陈默心中一动,"你知道是谁雇佣他的吗?"
"这个我不太清楚,但我可以帮你打听打听。"马杰说,"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竞争对手干的。"
"竞争对手?"陈默有些困惑,"我现在还不够资格有什么竞争对手吧。"
"你小看自己了。"马杰笑道,"《共鸣》的成功让很多人眼红,特别是那些同期想要走红的歌手。还有一些既得利益者,不希望看到新人打破现有的格局。"
挂了电话后,陈默陷入沉思。他开始意识到,音乐圈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表面上是艺术的竞争,背后却充满了利益的争夺。
几天后,林小雨带来了一个更加惊人的发现。
"我找到线索了。"她兴奋地说,"那个转账给'乐评老王'的人,我知道是谁了。"
"谁?"
"苏野。"林小雨说出这个名字时,陈默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苏野,之前"新声"厂牌的歌手,因为和周维理念不合而离开,后来签约了一家大公司。陈默入职"新声"的时候,苏野刚好离开。
"你怎么查到的?"
"我认识一个做网络安全的朋友,他帮我追踪了转账路径。"林小雨解释道,"虽然用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但还是能找到源头。"
陈默感觉心情很复杂。苏野虽然不认识他,但显然把他当成了某种威胁。
"我们要告诉周老师吗?"
林小雨摇摇头,"我觉得暂时不要。周老师对苏野还是有感情的,毕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如果知道苏野做了这种事,他会很难过的。"
"那我们就这样算了?"
"先观察一段时间。"林小雨说,"如果苏野继续搞小动作,我们再考虑怎么办。"
一个月后,《澄清》这首歌完成了录制。相比《共鸣》的温暖,这首歌更加锐利和首接,表达了在误解面前不妥协的态度。
"这首歌有一种愤怒的美。"周维听完录音后说,"但我担心会不会太过激烈,影响你的形象。"
"我觉得刚好。"林小雨说,"经历了那次风波,陈默需要表达自己的态度。而且这首歌的音乐性很强,不只是发泄情绪。"
他们最终决定先在小范围内试听,看看反响如何。
首先是江志明教授,他听完后点点头:"很好,既有情绪表达,又保持了音乐的美感。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把痛苦转化为美。"
然后是几个音乐圈的朋友,反响也很不错。大家都认为这首歌展现了陈默作为音乐人的另一面——不仅有温暖的共鸣,也有坚硬的骨气。
就在他们准备正式发布《澄清》的时候,意外的消息传来了。
赵天成打电话告诉陈默,苏野在一次酒后聚会中,无意中承认了雇佣"乐评老王"的事情。消息很快在圈内传开,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现在怎么办?"陈默问。
"看你的选择。"赵天成说,"你可以选择原谅,也可以选择追究。但不管怎样,这件事己经在圈内公开了,苏野的名声基本完了。"
陈默沉默了很久。他想起江志明教授说过的话:最好的反击就是证明攻击者的无效。现在,事情的真相己经大白于天下,他的清白得到了证明,这就够了。
"我不会追究。"他最终说道,"但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
《澄清》正式发布后,获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反响。歌曲不仅展现了陈默的创作实力,也让更多人了解了他经历的那场风波。
很多听众在评论中表达了支持:
"终于明白当时发生了什么,太过分了。"
"这首歌写得太好了,把那种被误解的愤怒表达得淋漓尽致。"
"支持陈默,用音乐说话就是最好的反击。"
苏野的事情在圈内传开后,他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搞恶意营销的人合作,他的音乐生涯基本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