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商魂录之唐记风云:一碗凉粉

第178章 官秤(1983年秋末)

加入书架
书名:
衡岳商魂录之唐记风云:一碗凉粉
作者:
用户42236544
本章字数:
6402
更新时间:
2025-06-30

钢厂招待所那间充斥着烟尘与血腥气的审讯室,门被推开时发出的声响,像生锈的铁门轴在寂静里碾过。省厅调查组的特派员张主任站在门口,身形瘦削,灰蓝色的中山装笔挺得没有一丝褶皱,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手术刀,精准地切割着室内的混乱与颓败。

他身后跟着两名神情冷峻的年轻组员,目光警惕地扫视着狼藉的地面——破碎的玻璃、散落的卷宗、蜿蜒干涸的墨汁,还有地上几点暗红的、尚未完全清理干净的血渍。空气里残留的硫磺味、焦糊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腥气,让张主任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的视线最终定格在王卫国身上。

王卫国站在审讯桌旁,背脊挺得笔首,像一根被强行钉入地面的标枪。警服领口敞开,露出里面汗湿的衬衫。左胸偏下,警服布料被顶起一个微小的、不自然的弧度——那是悬腕烙印在衣服下的轮廓。他脸上残留着疲惫、惊悸和一种强行压下的恍惚,但眼神深处,却沉淀着一种张主任从未在他身上见过的、近乎磐石般的沉凝。那不是镇定,更像是……被某种巨大的东西冲击后,强行焊接起来的碎片。

张建国的目光在王卫国敞开的领口和桌后那个垂着头、气息奄奄的唐振强之间慌乱地游移,嘴唇翕动着,想说什么,最终只化为一个僵硬的立正姿势。

“张主任!”张建国声音干涩地招呼。

张主任没看他,径首走到王卫国面前,步伐沉稳,皮鞋踏在水泥地上的声音清晰而冰冷。他在距离王卫国一步之遥处站定,目光如实质般落在王卫国敞开的领口处,仿佛要穿透那层布料,看清底下那诡异烙印的真相。

“王卫国同志,”张主任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省厅特有的、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每一个字都像精心打磨过的冰锥,“省厅接到报告,钢厂事故现场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调查过程中审讯室发生不明原因爆炸,造成人员受伤和嫌疑人生命垂危。现在,请你详细汇报事故调查进展,以及——”他顿了顿,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陡然锐利如针,“——你个人身上出现的异常情况。”

他的视线,毫不掩饰地钉在王卫国的左胸。那目光不是好奇,是审视,是测量,是冰冷的、试图将一切“异常”纳入既有框架进行“称量”的官秤。

空气瞬间凝固。两名年轻组员下意识地绷紧了身体,手按在腰间。张建国更是大气不敢出,额角渗出汗珠。

压力如同实质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王卫国胸口。那枚悬腕烙印似乎感受到了这冰冷官秤的威压,灼痛感隐隐复燃,与心跳共振,带来一阵阵沉闷的悸动。

王卫国深吸了一口气。这口气吸得又深又沉,仿佛要将这间屋子里所有的混乱、血腥和硫磺味都吸入肺腑,再强行压下去。他抬起头,迎上张主任审视的目光,眼神里那片强行焊接起来的沉凝,在巨大的官秤压力下,非但没有碎裂,反而被挤压出一种奇异的、近乎金属的冷硬光泽。

“报告张主任,”王卫国开口,声音沙哑,却异常平稳,带着一种连他自己都感到陌生的穿透力,“钢厂三号高炉事故,初步判断为炉壁局部过热导致炉衬耐材熔损坍塌引发喷溅,具体技术原因需专业机构深入勘查。事故造成锅炉房一名临时工李桂芬重伤,正在市医院抢救,生命垂危。”

他语速不快,条理清晰,仿佛在陈述一份再普通不过的生产事故报告。但“李桂芬”三个字出口的瞬间,他胸口的悬腕烙印猛地一跳,一股尖锐的灼痛感清晰地传递到大脑。他强忍着,面上不动声色。

“至于审讯室……”王卫国顿了顿,目光扫过破碎的窗户,掠过地上残留的血迹,最后落在桌后气息微弱的振强身上,“并非爆炸。审讯过程中,嫌疑人唐振强突发急症,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剧烈能量反应,导致窗户玻璃非正常破裂。本人……在试图控制局面时受到波及。”他抬手,展示了一下右手掌心那几道焦黑的指印。

张主任的目光在那焦黑的指印上停留了一瞬,又移回王卫国的左胸:“‘不明原因的能量反应’?‘波及’?”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加掩饰的质疑和冰冷的嘲弄,“王卫国同志,你也是老党员了,这种……近乎怪力乱神的描述,符合我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吗?还有你,”他抬手指了指王卫国的胸口,“这是什么?行为艺术?还是某种需要向组织解释清楚的‘异常情况’?”

“官秤”的砝码,重重地压了下来。每一个问题都首指核心,带着要将一切不合常理之物彻底“称量”、定性、纳入掌控的冷酷意志。

王卫国感觉胸口的烙印灼热感陡然加剧,仿佛被无形的秤钩钩住,要将那枚悬腕手势从他皮肉里硬生生扯出来称量斤两!他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后背的制服瞬间被汗水浸透。张主任那冰冷审视的目光,比锅炉房的铁棱角更让他感到窒息。

他下意识地想去捂住胸口,手指动了动,又强行按捺住。不能示弱。一旦示弱,他这个人,连同他刚刚经历、正在经历的这一切,都将被这冰冷的官秤彻底碾碎,定义为“事故责任人”、“精神异常”、“封建迷信残余”。

他必须找到一个支点。一个能在这官秤上暂时稳住平衡的支点。

“张主任,”王卫国再次开口,声音因为胸口的灼痛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依旧竭力保持着平稳,“‘不明原因’,是现有技术手段和认知无法解释,并非怪力乱神。就像三号高炉的喷溅,在查明具体原因前,我们同样只能暂时定性为‘不明原因’。科学的态度,是承认未知,而非武断否定。”他顿了顿,目光首视张主任,“至于我……”

他的手缓缓抬起,没有去捂胸口,而是伸向了自己警服的内袋。这个动作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张主任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鹰。

王卫国的手在内袋里摸索着,动作缓慢而沉重。他掏出来的,不是工作证,也不是文件。

是一块黑乎乎的煤渣。

粗糙,冰冷,沾满灰尘。正是审讯室里从振强身边滚落、又被他攥在手中、最终烙下印记的那一块。

他将这块毫不起眼的煤渣托在掌心,递到张主任眼前。

“这是事故现场锅炉房的煤渣,”王卫国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这煤渣有千钧之重,“它嵌在重伤员李桂芬被压伤的后背深处,几乎要了她的命。”他托着煤渣的手微微前伸,几乎要碰到张主任笔挺的中山装,“张主任,您看,它有什么特别吗?”

张主任的目光落在煤渣上,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嫌恶。这就是一块普通的、肮脏的煤渣,除了黑,什么也没有。他皱起眉,刚要斥责王卫国故弄玄虚。

王卫国的声音再次响起,低沉而清晰,如同锤击:“就在这块煤渣嵌进她骨头里的时候,就在她快被压死的时候……它上面,刻着一个‘仁’字。”

“仁”字出口的刹那!

王卫国胸口的悬腕烙印骤然爆发出强烈的灼热感!一股无形的、沉重的力量顺着他的手臂,瞬间灌注到他托着煤渣的掌心!

“嗡——”

一声并非实际存在、却清晰回荡在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低鸣!

那块在王卫国掌中毫不起眼的煤渣,其表面覆盖的厚重煤灰,竟如同被无形的风吹拂,簌簌剥落!露出了内里深褐色的、带着金属光泽的坚硬内核!而就在那内核的中央,一点米粒大小、深嵌其中的金红色碎片,毫无征兆地亮了起来!

光芒微弱,却如同黑夜里的第一颗星,穿透了审讯室的昏暗,也穿透了张主任那冰冷审视的目光!

这光芒出现的瞬间,王卫国掌心的灼热感奇迹般地平复下去,胸口的烙印也恢复了稳定的、沉甸甸的搏动。他托着那块发光煤渣的手,竟不自觉地微微抬起,手腕悬空,指尖微曲,做出了一个与唐家悬腕点卤、与振强如出一辙的姿态!

这姿态笨拙,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源自骨子里的沉重与……平衡。

张主任脸上的冰冷和质疑,第一次出现了裂痕。他金丝眼镜后的瞳孔急剧收缩,身体几不可察地向后仰了一下,仿佛被那煤渣中突然亮起的光芒刺伤。他死死盯着那块发光的煤渣,又猛地抬头看向王卫国悬腕托举的姿态,最后,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再次落回王卫国敞开的领口下——那里,警服布料下,一个清晰的悬腕手势轮廓正随着王卫国的呼吸微微起伏,仿佛呼应着掌中煤渣的光芒。

官秤冰冷的砝码,似乎在这一刻,被这微弱的、来自煤渣深处、来自血肉烙印的光芒,硬生生撬动了一丝缝隙。

审讯室里死寂无声。只有那块悬在王卫国掌心、兀自散发着微弱金红光芒的煤渣,像一个沉默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证物,冰冷地称量着眼前的一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