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社的活动室窗帘紧闭,投影仪在墙面上投出徐天穹发来的商业计划书模板。徐文轩站在屏幕旁,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马克笔,将父亲提出的条件和盘托出。阳光从窗帘缝隙漏进来,在他紧绷的侧脸投下细碎的光斑。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吴昊推了推眼镜,电脑屏幕的蓝光映在他冷静的面容上,"我们要么接受这份带着枷锁的投资,要么彻底放弃徐家的资源支持。"
王志宇猛地从转椅上弹起来,笔记本差点滑落:"这算什么支持啊!分明是霸王条款!三年达不到目标就得回去当提线木偶?"他挥舞着能量饮料罐,橙色的液体在罐子里剧烈晃动。
张池始终沉默地坐在窗边,目光落在徐文轩握着马克笔的指节上——那里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突然起身,走到投影仪前按下暂停键。"先不说条件,"他的声音像冰镇过的金属,带着清醒的质感,"文轩,你自己怎么想?"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徐文轩松开被咬出齿痕的下唇,笔尖在计划书的风险评估章节画了个圈:"技术上我们有信心,但商业化确实是个坎。张池的算法能支撑百万级用户,可市场推广、服务器成本、竞品分析......"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笔尖戳破了纸面。
"所以你是想接受?"王志宇瞪大眼睛。
活动室突然陷入寂静,只有主机风扇的嗡鸣声。徐文轩抬头看向张池,对方深褐色的瞳孔里映出自己纠结的倒影。就在他即将开口时,张池突然将一叠资料拍在桌上——那是他们半年来所有的用户调研数据。
"我们缺的从来不是技术。"张池抽出最上面那张布满折痕的问卷,那是开学时在新生报到点收集的,"图书馆AR导航满意度92%,食堂路径优化需求87%......"他的指尖划过一个个数字,"这些才是真正的筹码。"
吴昊突然调出一个网页界面:"国内教育科技领域近三年融资案例。"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折线图骤然拔高,"去年同比增长210%。"
王志宇凑过来看数据,突然福至心灵:"我们可以用金奖做背书,先申请学校创业基金!"他掏出手机划开相册,"昨天赛后李总监不是还留了联系方式吗?她说极光事务所对创新项目有专项扶持!"
徐文轩望着突然活跃起来的伙伴们,喉结动了动。投影仪的光束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那些被父亲条款压得喘不过气的念头,此刻正被同伴们的话语一点点撬开。
"三天。"张池突然说。他走到徐文轩面前,近得能看见对方睫毛在脸颊投下的阴影,"给我们三天时间,做一份让徐叔叔无话可说的商业计划书。"他拿起马克笔,在徐文轩画破的地方补上一个完整的圆,"用我们自己的方式。"
图书馆顶层的通宵自习室灯火通明。连续36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让王志宇瘫在人体工学椅上,面前六块屏幕同时运行着市场分析模型。吴昊往他手里塞了第三杯黑咖啡,自己则继续完善财务预测表的公式校验。
"用户增长曲线要重调。"张池的声音己经沙哑,他指着徐文轩电脑上的数学模型,"考虑到暑假空窗期,Q3的增长率应该......"话未说完,一阵眩晕突然袭来,他下意识扶住桌沿。
徐文轩立刻伸手稳住他,掌心触到对方衬衫下凸起的肩胛骨。张池总是这样,为算法熬通宵时会忘记喝水,调试关键模块时能连续错过三餐。他不动声色地把保温杯推过去:"喝掉,然后休息二十分钟。"
张池摇头,正要反驳,徐文轩突然俯身凑近他耳畔:"我爸派来的评估团队后天就到,如果我们连基本健康管理都做不到,怎么证明团队执行力?"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张池的耳尖瞬间红了,乖乖接过杯子。
这个细节被王志宇尽收眼底。他冲吴昊挤挤眼睛,在便签纸上画了颗爱心推过去。吴昊面无表情地写下"专注工作",却在还回去的纸条背面偷偷补了个笑脸。
凌晨西点,当徐文轩终于完成商业模式画布时,发现张池靠在资料堆旁睡着了。晨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睫毛在眼睑下投出小小的扇形阴影。徐文轩轻轻摘下他的眼镜,把自己的外套披在他肩上。外套口袋里露出半截父亲昨天新发的短信:【评估团队增加至五人,包括CTO与CFO】。
压力像潮水般涌来。徐文轩走到窗前深呼吸,远处天际线己经泛起鱼肚白。父亲派来的不是普通顾问,而是集团核心高管,这分明是要用商业标准严苛审判他们的梦想。他摸出手机,相册里存着昨天张池伏案工作的侧影——那是他偷偷拍的,青年专注时微蹙的眉头和紧抿的唇角,在台灯下像一幅古典油画。
"我们会赢的。"不知何时醒来的张池站在他身后,声音还带着睡意,目光却清亮如星。他手里拿着刚打印出来的技术架构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墨迹未干。
次日的模拟答辩堪称惨烈。扮演投资人的计算机系主任接连抛出尖锐问题:"如何应对BAT的同类产品碾压?""初期用户获取成本是否低估?"连最乐观的王志宇都开始额头冒汗。当被问及"团队是否有能力从技术思维转向商业思维"时,徐文轩看着张池被激光笔照亮的演示文稿,突然笑了。
"正因为我们是技术出身,才更清楚教育场景的真实痛点。"他调出开学季时拍摄的视频,画面里新生们对着他们的AR导航发出惊叹,"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而价值——"他按下暂停键,定格在一个女孩找到教室时灿烂的笑脸,"就在这里。"
极光事务所的玻璃会议室里,评估团队的五位专家正在传阅他们的计划书。徐氏集团的CTO翻看着技术方案,突然指着某个节点对张池发问:"这个分布式定位算法,你们实测误差范围是多少?"
"室内1.2米,室外0.7米。"张池调出测试数据,"但通过行为预测模型,实际使用体验相当于误差0.5米内。"他演示的图表专业得让CFO都微微颔首。
徐文轩站在激光笔的光束里,白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他刚刚讲完盈利模式,现在正展示他们设计的校园大使计划:"通过学生KOC裂变传播,获客成本可以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的30%。"
评估团中最年长的运营总监突然打断:"年轻人,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三年后达不到预期目标......"
"那就继续迭代,首到成功为止。"徐文轩斩钉截铁地回答,目光扫过每位评估成员,"徐总提出的对赌协议里,三年期限对应的里程碑是盈亏平衡。但对我们来说——"他按下遥控器,屏幕切换到项目路线图,"真正的里程碑在这里。"
画面展开成树状图,从校园导航延伸到智慧教室、个性化学习系统,最终指向"教育新基建"的愿景。张池适时补充:"每个阶段的技术预研都己开始。"他展示的代码仓库里,分支命名清晰显示出长期规划。
会议室突然安静得出奇。评估团成员交换着眼色,徐父派来的CFO轻轻摇头,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最终CTO合上文件夹:"技术方案超出预期,商业规划......"他故意拖长音调,看着年轻人绷紧的肩膀,"有风险,但想象力足够。"
当天晚上,徐文轩在公寓阳台上接到了父亲的电话。夜风拂过他被汗水浸湿的后背,电话那头的声音罕见地带着温度:"评估报告我看过了。"背景音里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明天来集团签协议吧。"
挂掉电话,徐文轩发现自己的手在微微发抖。客厅里传来王志宇的欢呼声和吴昊难得的笑声,张池却不在其中。他在厨房找到了正在切柠檬的青年,从背后环住那截清瘦的腰肢,把脸埋在他颈窝深深吸气。
"你做到了。"张池任由他抱着,刀尖精准地分离柠檬的果肉与筋膜,"用实力说话,这才是你。"
徐文轩转过他的身体,发现对方眼里盛着整个城市的灯火。柠檬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他低头抵住张池的额头:"是我们。"手指穿过对方指缝,十指相扣按在料理台上,"接下来要建服务器集群、谈校园合作、开发2.0版本......"
张池用沾着柠檬汁的手指轻点他嘴唇:"还有期末考试。"见徐文轩瞬间垮下的表情,他忍不住笑起来,眼角泛起细小的纹路。这个笑容太珍贵,徐文轩忍不住追着去吻,柠檬的酸涩在唇齿间蔓延,像他们即将踏上的征程——清新,刺激,充满无限可能。
窗外,初夏的暴雨不期而至。雨滴敲打着玻璃,水痕扭曲了城市的霓虹。徐文轩想,这或许就是成长的模样:前路模糊不清,但紧握的手真实而温暖。他们终将在暴雨中,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