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池红着脸,但眼神不再闪躲:"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他们并排坐在地板上,背靠着望远镜的基座。徐文轩操作着平板电脑,调出不同的星空模式。
"这是北半球夏季星空...这是你生日那天的星象...啊,这个很有趣,是量子计算机模拟的星系演化..."
张池靠在他肩上,听着他兴奋的讲解。徐文轩的声音在谈论喜欢的事物时总是特别有感染力,手势也比平时更多。这种热情曾经是张池最羡慕也最着迷的特质。
中午时分,陈教授回来邀请他们去员工餐厅吃饭。餐桌上,张池惊讶地发现陈教授对量子计算也有研究。
"你的论文我看过了,很有见地。"陈教授对张池说,"特别是关于量子纠错码的部分。实际上,天文数据处理也能应用类似算法..."
他们聊了很多学术话题,徐文轩虽然不懂技术细节,但总能适时地提出有趣的问题或补充张池遗漏的点。这种默契让陈教授频频点头微笑。
下午,他们谢别陈教授,骑着电动车返回市区。徐文轩没有首接回学校,而是带张池去了海边的一家小咖啡馆。
"第二站!"他宣布道,"这里有全城最好的海盐焦糖拿铁。"
咖啡馆的露台正对大海,蓝色的海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们点了咖啡和蛋糕,享受着悠闲的午后时光。
"我有个消息。"张池搅拌着咖啡,突然说,"昨天收到的...国际量子计算研讨会接受了我的论文,邀请我去做报告。"
"太棒了!"徐文轩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什么时候?在哪里?"
"下个月,日内瓦。"
徐文轩的笑容僵了一瞬,但很快恢复:"那...要去多久?"
"一周左右。"张池观察着他的表情,"刚好是你学生会最忙的时候吧?"
"没事!"徐文轩立刻说,"这种机会绝对不能错过。我可以提前安排好工作,或者找副主席暂代..."
张池摇摇头:"不用了。你为我己经耽误太多自己的事了。"
"池池,"徐文轩突然严肃起来,伸手握住他的手,"支持你追求梦想不是'耽误'。记得吗?我们说好要一起变得更好。"
海风吹乱了张池的头发,也吹红了他的眼眶。他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徐文轩的拇指正轻轻摩挲着他的指节。
"其实..."徐文轩从钱包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我己经写好了请假条。还有这个——"他又拿出一封信,"李教授让我写的推荐信,申请学校的海外会议资助。"
张池展开信纸,上面是徐文轩工整的字迹,详细列举了张池的学术成就和对学校的贡献,字里行间满是骄傲。
"你...什么时候准备的这些?"
"上周李教授提过可能会收到邀请。"徐文轩笑着说,"我知道你会担心费用和我的感受,所以提前做好准备。"
张池突然觉得语言太苍白,无法表达此刻内心的感动。他只能紧紧握住徐文轩的手,希望对方能通过这个动作感受到自己的心意。
夕阳西下时,他们回到了校园。百日纪念日的最后一站是学校后山的小草坪,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天海大学的夜景。
徐文轩从背包里拿出野餐垫和小零食,还有一个小小的蛋糕,上面用巧克力写着"100"。
"自己做的,可能不太好看..."他不好意思地说。
张池尝了一口,奶油甜而不腻,夹层的蓝莓酱正是他喜欢的酸甜度:"很好吃。"
夜幕降临,校园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像地上的星辰。他们肩并肩躺着,仰望真实的星空。
"轩,"张池轻声问,"你真的不介意我去瑞士吗?"
徐文轩侧过身,认真地看着他:"当然不介意。我会想死你,但你的学术比我的思念重要多了。"他调皮地眨眨眼,"再说,我们可以视频啊,跨国恋多浪漫~"
张池笑了,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他们聊着未来的计划——张池可能继续深造,徐文轩想创业,但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会互相支持。
"对了,"徐文轩突然想起什么,"林雨晴昨天来报计算机社了。"
"是吗?"张池有些意外,"她怎么样?"
"挺厉害的,当场就解决了几个技术问题。"徐文轩回忆道,"性格也很开朗,跟王志宇聊得特别投机。"
星光下,他们分享着社团的趣事和同学的八卦,偶尔接个带着蛋糕甜味的吻。夜深了,徐文轩撑起一把小帐篷——这是他准备的最后一个惊喜。
帐篷里铺着柔软的毯子,刚好够两个人依偎在一起。张池靠在徐文轩胸前,听着他稳定的心跳声,渐渐进入梦乡。这是他三个月来第一次在户外过夜,也是睡得最安稳的一夜。
与此同时,计算机实验室的灯依然亮着。王志宇和吴昊正为科技大赛的项目奋战。屏幕上复杂的代码不断滚动,王志宇揉了揉酸痛的眼睛。
"这样不行..."他嘟囔着,"室内定位的误差还是太大。"
吴昊推了推眼镜,突然拿过键盘快速敲打起来:"试试这个算法。将建筑结构数据作为先验条件导入..."
几分钟后,模拟器显示的定位点变得精准多了。王志宇欢呼一声,忍不住抱住吴昊:"天才!你太厉害了!"
吴昊僵了一下,但没有推开。等王志宇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急忙道歉时,他只是淡淡地说:"继续工作吧。还有用户界面需要优化。"
凌晨三点,王志宇终于撑不住,趴在桌上睡着了。吴昊看了看他,轻手轻脚地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他肩上,然后继续调试代码。
窗外,新一天的曙光即将到来。天海大学的钟声准时响起,宣告着又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