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纯?精盐?”
林凡抛出的新词汇,让刚刚还沉浸在找到盐的喜悦中的众人,再次陷入了疑惑和好奇。
“林凡兄弟,你是说……能把这又苦又涩的玩意儿,变得好吃?”赵钱孙舔了舔嘴唇,眼中充满了对美味的渴望。
“理论上是的。”林凡点点头,努力回忆着昨晚在“失眠梦境”中看到的那些关于原始制盐和提纯的技术信息,“我记得一些古老的方法,可以通过溶解、过滤、再重新结晶的方式,去除粗盐中的大部分杂质,得到更纯净的盐。”
他又开始了他那套“看书记载”的说辞。
虽然大家心中依旧存疑,但鉴于林凡之前屡次“恰好记得”关键知识并最终成功的先例,这一次,没有人再公开表示怀疑了。
就连张猛,也只是用探究的目光看着他,没有反驳。
“具体……怎么做?”陈雪对这种“化学”过程很感兴趣,追问道。
林凡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讲解起来:
“第一步,是溶解。”他指着那些粗盐说道,“我们需要把这些粗盐尽可能地溶解在水里。
盐也就是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比较高,而很多杂质,比如泥沙、硫酸盐、碳酸盐的溶解度相对较低。”
“第二步,是过滤。”他拿起一块之前用来过滤水,虽然效果不太好的兽皮条,“溶解之后,盐水里还会有很多不溶解的杂质,我们需要用更细密的东西,把这些杂质过滤掉。
也许可以用几层干净的兽皮?或者更细密的植物纤维布?”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蒸发结晶。”林凡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过滤后的盐水,虽然去掉了不溶解的杂质,但里面还溶解着其他可溶性的杂质,比如导致苦涩味的氯化镁、硫酸镁等。
我们需要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的原理,通过加热蒸发水分,让溶解度较低的氯化钠优先结晶析出,而那些溶解度较高或者在高温下溶解度变化不大的杂质,则会留在剩下的‘母液’里。
这样,我们收集到的结晶,就是相对纯净的盐了。”
林凡尽可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着这个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基础化学原理的过程。
众人听得似懂非懂。
溶解、过滤还好理解,但那个“蒸发结晶”、“溶解度差异”就有些超出他们的认知范围了。
“听起来……好像很复杂的样子。”赵钱孙挠了挠头。
“实践起来确实不容易。”林凡承认道,“特别是过滤和蒸发结晶这两个环节,对容器、火候控制,还有耐心,都有很高的要求。”
“不管多难,都得试试!”张猛沉声道,“总比一首吃这种苦盐强!”
说干就干!
在吃完午餐后,提纯粗盐的实验,立刻开始进行。
他们选用了几个中等大小的陶罐作为溶解容器。
将一部分粗盐倒入陶罐中,加入干净的水,然后用木棍不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很快,陶罐里的水变得浑浊不堪,底部还沉淀着一层肉眼可见的泥沙。
接下来是过滤。
这是第一个难点。
他们尝试了各种能找到的过滤材料:
用处理过的比较柔软的兽皮?不行,孔隙太大,细小的泥沙根本过滤不掉。
用几层叠在一起的大树叶?效果更差,而且树叶容易破损。
用干燥的苔藓?会吸附一部分杂质,但过滤效果依旧不理想,而且可能带入新的杂质。
用植物纤维?陈雪和李苟尝试着将一些采集到的比较强韧的植物纤维反复捶打、揉搓,试图制作成类似“布”的过滤材料。
这个过程非常耗时耗力,最终得到的“纤维布”也极其粗糙,孔隙大小不一。
他们用这块简陋的“纤维布”叠了好几层,蒙在另一个空陶罐的口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浑浊的盐水倒在上面进行过滤。
过滤的速度非常缓慢,而且效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过滤后的盐水依旧显得有些浑浊,只是比之前稍微清澈了一些。
“看来过滤这一步,还需要更好的材料和方法。”林凡看着那过滤得异常艰难的盐水,皱着眉头想道。
或许需要用到更细的砂石?或者木炭?梦境中似乎有提到木炭的吸附作用。
但眼下只能先这样了。
接下来,是更关键的蒸发结晶环节。
他们将过滤后的依旧浑浊的盐水,倒入一个较大的敞口陶盆中,然后将陶盆架在火塘上,开始用小火慢慢加热。
随着温度升高,陶盆里的水分开始蒸发,水面渐渐下降。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观察着。
当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盐水变得越来越浓稠时,奇妙的现象发生了!
在陶盆的边缘和底部,开始出现一些细小的、亮晶晶的,如同雪花般的白色晶体!
“结晶了!真的结晶了!”陈雪惊喜地叫道!
林凡也激动起来!这说明他的理论是对的!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当水分蒸发、溶液达到饱和时,它就会率先结晶析出!
“快!把这些结晶捞出来!”林凡连忙说道。
李苟用一个之前在溪边捡到的蚌壳,小心翼翼地将盆壁和盆底析出的白色晶体刮了下来,收集在另一块干净的石板上。
这些新析出的晶体,与之前的粗盐相比,颜色明显要白得多!颗粒也更细腻、更规则!
林凡捻起一点尝了尝。
咸!纯粹的咸味!虽然还带着一丝微弱的苦涩,但相比于粗盐那难以忍受的味道,己经好了太多太多!
这就是精盐!他们成功提纯出了第一批精盐!
虽然产量极低,一罐粗盐水最终只得到了薄薄一层精盐,过程极其繁琐,过滤效果也不理想,但这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成功!证明了这条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太好了!”众人再次欢呼起来!
然而,林凡在短暂的兴奋过后,却又陷入了新的思考。
这种提纯方法,效率实在太低了!过滤效果差导致最终得到的精盐纯度也不够高。
而且,加热蒸发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时间,对于资源本就紧张的营地来说,成本太高了。
必须找到更优化的方法!
如何改进过滤?砂石?木炭?还是更细密的编织物?
如何提高结晶效率和纯度?是控制降温速度?还是利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多次结晶?
林凡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个一首默默观察、若有所思的李苟。
或许……这位沉默的工匠,又能给他带来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