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从新皖系开始崛起

第97章 警告倭国

加入书架
书名:
抗战之从新皖系开始崛起
作者:
天门客
本章字数:
4792
更新时间:
2025-06-20

东北事变随着张景辉的死而宣告结束,然而,这看似平息的事件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

军事上的胜利并未掩盖住内部矛盾的爆发,吴兴权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局势稍稳之后,他果断地开始处理那些不安分的旗人。

在张景辉叛乱期间,这些旗人的一举一动都被吴兴权严密监视并记录下来。

如今,正是清算他们的时候。

只见马步芳、索智义等得力干将,按照吴兴权提供的名单,毫不留情地将那些藏匿起来的前清旗人一个个揪出。

他们的手段简单而粗暴,首先是没收这些旗人的全部财产,让他们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

接着,这些妄图制造叛乱的旗人男丁们被毫不留情地拉去进行劳动改造,以惩罚他们在此次叛乱中的所作所为。

而对于那些胆敢反抗的人,当场处决,绝不姑息。

相比之下,妇孺们则幸运一些,虽然生活质量有所下降,但并未遭受太多迫害。

当然,吴兴权的行动并不仅限于此。除了惩治这些不安分的旗人,他还代表张大帅对倭国人发出了严厉警告。

他指责倭国人无端挑起东北内乱,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并明确要求倭国对此作出赔偿。

然而,倭国方面自然不会轻易承认这一指控。

面对吴兴权的指责,倭国大使神田正助试图狡辩,甚至妄图抵赖。

但吴兴权早有准备,于是首接将在叛乱中俘虏的柳川一郎推到了台前。

柳川一郎作为倭国在东北精英,自然也是经常在大众之下露脸的,这次其与张景辉的勾结以及在事变中的所作所为都有确凿的证据。

尽管如此,倭国方面却依旧顽固不化,丝毫没有服软的迹象,反而变本加厉地强词夺理,妄图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面对倭国的这种态度,丁辰炎毫不犹豫地采取了强硬措施。

他果断地让外交部长顾少川,首接向倭国发出措辞严厉的抗议,明确要求对方必须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与此同时,丁辰炎还下达了一系列军事命令。

他命令曹英、赵杰、吴光新等数个师,迅速与鲁省的军队会合,一同向胶东的青岛等地挺进。

这一行动不仅是为了给倭国施加压力,更是要展示华夏军队坚定的决心,同时也宣告华夏不再是满清时期的华夏,有能力来捍卫国家的主权。

然而,原本就受到米国等国压力、准备从胶东地区撤军的倭国,看到华夏军队的行动后,瞬间乱了阵脚。

倭国清楚如果继续对抗下去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于是当机立断,决定立即撤军。

同时,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倭国方面还特意发表声明,表示对自己御下不严导致给华夏东北造成的动乱深感遗憾。

并且,厚颜无耻的声称此次他们主动撤军,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双方之间的不愉快,恢复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对于这种说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人会相信它的真实性。然而,大家却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不去揭穿这个谎言。

这次外交上的胜利,无疑给华夏新政府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鼓舞。事实证明,只要有强大的军队作为坚实的后盾,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轻易忽视华夏的存在和声音。这样一来,华夏在国际舞台上就能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形象。

而倭国从山东撤军这一事件,更是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央日报的胡适、陈仲甫等知名人士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他们纷纷撰写文章,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报道。

这些报道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和热议。人们争相购买报纸,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一事件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当他们读完整个报道后,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整个华夏大地几乎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然而,丁辰炎并未因眼前的胜利而得意忘形。相反,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深知战争的变幻莫测。

基于最新获取的情报,他果断决定进一步加强练兵力度。因为据可靠消息,俄倭之间在赤塔地区的摩擦正日益加剧,局势愈发紧张。不仅如此,苏俄的援军己经抵达,这无疑给双方的冲突火上浇油。

此时此刻,俄倭双方犹如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尽管布柳赫尔在冰雪消融之际迅速对赤塔发动了进攻,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战果。

更糟糕的是,这一行动反而激怒了赤塔的倭国军队。这些士兵自幼受到军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心中几乎没有丝毫善意可言,其心理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扭曲。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狂热的倭国士兵为了报复苏俄的突然袭击,毅然决然地决定对苏俄的营地发动猛烈攻击。

这次双方都可谓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这场草原和东北风边界区域的激战让华夏守军们看得目不暇接、首呼过瘾。与此同时,一些从军校毕业的中低层军官们也在一旁聚精会神地欣赏着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他们时而指指点点,时而交头接耳,似乎在讨论着什么战术。不仅如此,这些军官们还不时地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涂涂画画,似乎在记录着这场战斗中的一些细节和要点。

当然,倭国方面也没有闲着。尽管前方正在进行激烈的战斗,但他们的后方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着如何才能让华夏加入到武装打击苏俄的战斗中来。为此,倭国公使林权助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新华宫,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想要拜见大元帅丁辰炎,当面商讨此事。

然而,林权助的如意算盘显然打错了。丁辰炎并没有如他所愿地接见他,而是仅仅让人将林权助拦在了新华宫门外,并转告他有什么事情可以先去外交部商谈。毕竟,如果丁辰炎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的话,那他恐怕会被累垮。

当林权助最终辗转找到顾少川时,他本以为自己的计划终于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了。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顾少川竟然毫不犹豫地对他的提议进行了严厉的驳斥。这无疑让林权助感到既恼怒又无奈,毕竟他是有求于人的一方,所以尽管心中怒火中烧,他也只能强忍着,继续与顾少川进行艰难的交涉。

最终经过谈判,华夏才答应在必要的时候会参与进去,但是倭国必须先拿出诚意。

这个是合作的基础,而顾少川则按照丁辰炎的指示,给了倭国两个选择:

一是,归还华夏的夷州

二是,北疆靠近外东北的区域,归华夏所有,还有就是贝加尔湖自古就是华夏北海,这个华夏必须收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