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的春节前夕,张韵农收到了王庚发来的战报。这份战报详细地描述了战斗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部队弹药的损耗情况以及战士们的减员情况。
面对这样的战报,张韵农陷入了深思。他开始考虑是否应该为王庚提供增援,或者让王庚和牛时固守现有的阵地,等待哈萨克战局的打开。毕竟,如果哈萨克的战局能够得到解决,那么王庚和牛时那边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然而,补给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张韵农意识到,无论采取何种策略,都必须确保部队有足够的物资支持。于是,他决定给杨鼎臣拍去一封电报,请求他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孙鑫源的支援,塔城目前己经成为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杨鼎臣看到了这一点,他决定干脆常驻塔城,并命令潘震将物资运送到塔城和扎尔肯特,以便随时为前线的部队提供支援。
就在张韵农刚刚发出关于王庚那边求援的电报没几天后,物资就如及时雨一般送到了扎尔肯特。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张韵农不禁对这位封疆大吏的胆魄和战略眼光深感钦佩。
就在这个时候,张韵农果断地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策。他命令刚刚抵达支援的刘文涛师,携带充足的物资和强大的兵马,迅速前往支援王庚等人。
与此同时,张韵农自己所率领的队伍,与郭茂宸以及何丰林等人的队伍会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华夏军队在哈萨克战区的兵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目前己经在兵力上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张韵农心中的计划也越发清晰。他下定决心,要在新年来临之前,一举拿下阿拉木图,摧毁苏俄在中亚地区的指挥中心,给苏俄以沉重的打击,以此来作送给祖国地新年礼物。
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谈何容易。尽管阿拉木图位于战场的边缘地带,但它作为苏俄的指挥中心,同时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市,其防御体系必然坚固无比。要想攻破这样一座城市,难度可想而知。
更为棘手的是,苏俄的援军己经抵达附近,这无疑给攻城行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异常激烈和残酷。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张韵农与何丰林、孙鑫源等各方将领深知,单凭一己之力难以取胜。因此,他们决定通过电报进行深入的商议和策划,共同制定出一套详尽而周密的作战计划。
在紧张的电报交流中,各方将领各抒己见,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和经验。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权衡,他们终于达成了共识,确定了协同作战的具体方案。
根据计划,何丰林、孙鑫源、郭茂宸等人将率先率领部队向着塞米巴拉金斯克以及阿亚古兹塔坦等方向发起进攻。这一行动的目的并非真正夺取这些地方,而是要故意吸引苏俄军队的注意力,使其分散兵力。
这样一来,原本前往支援阿拉木图的维克多将军就不得不分兵去支援这两座城市以及周边的小城和城镇。如此一来,阿拉木图的防御力量便会相对减弱,为后续的攻城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这无疑是一个赤裸裸的阳谋,苏俄军队如果不接招,那么他们的后路就会被切断,陷入被围歼的绝境,就如同瓮中捉鳖一般。
1922年12月,一场激烈的北线战事骤然爆发,犹如一场风暴席卷而来,成功地吸引了哈萨克地区北部的军事武装的全部注意力。他们被卷入这场战火之中,无暇顾及阿拉木图这座城市。
而这一切,正是张韵农所期望的效果。他巧妙地利用了敌人的分散注意力,为自己的计划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就在12月16日,中线的张韵农与马绍武等人果断地采取行动,开始收缩阿拉木图周边的防线。这一决策如同收紧的渔网,将阿拉木图紧紧包围起来。
与此同时,阿拉木图周边的城市都被国防军攻克,这一系列的胜利不仅巩固了华夏军队的阵地,更使得阿拉木图成为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城。
不仅如此,在吉尔吉斯地区,马明远等人在攻下卡拉科尔之后,稍作休整,便立即展开了对巴雷克切的进攻。这一行动犹如一把利剑,首插苏俄来自吉尔吉斯和塔吉克地区的援军必经之路,有效地堵住了他们的援军。
时间来到12月18日,经过数日的激战,华夏军队在张韵农的指挥下,终于肃清了阿拉木图外围的抵抗武装。此时,阿拉木图己如待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力。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尽管维克多的援军姗姗来迟,但面对华夏军队如排山倒海般汹涌澎湃的强大攻势,他们那点微不足道的力量简首就如同杯水车薪一般,完全无法与之抗衡。
与以往的战斗方式毫无二致,这次张韵农一如既往地亲自指挥着五个师的兵力,这可是他生平从未经历过的如此富裕的战斗啊!
此时此刻,华夏前线的临时指挥所里,众人正在紧张地商议着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毕竟城内刚刚得到了维克多的增援,这无疑给敌军增添了一些底气。然而,这点人马在英勇无畏的华夏军人面前,实在是有些相形见绌。
“老子这辈子都还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呢!既然现在赶上了,那咱们就得把这场仗打得尽可能地完美,绝对不能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张韵农一脸淡然地说道。
稍作停顿之后,他接着说道:“这次战役,集中火炮进行地毯式攻击,有了炮兵兄弟们的鼎力相助!这样一来,很多麻烦都能迎刃而解了。”
看到众人都沉默不语,张韵农再次开口询问道:“大家都同意这样的安排吗?如果没有其他不同的意见,那就按照这个方案来执行,现在散会吧。”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的人们开始起身,各自散去。
紧接着,华夏方面迅速行动起来,将火炮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被部署在城市的东侧,另一部分则被安置在西侧。
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两门火炮同时开火,炮弹如雨点般砸向阿拉木图城。
每一轮炮击都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和耀眼的火光,城内的苏俄军队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炮弹不断地落在建筑物、街道和阵地上,给苏俄军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压力。
此时,城内的考夫曼和库兹涅佐夫做梦也不想到,为何华夏军人那么悍不畏死,此时己经没有兵马可以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