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她的异界旅途

第32章 这个吃人的世道,逼出了吃人的怪物完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与她的异界旅途
作者:
骷髅bro
本章字数:
5066
更新时间:
2025-05-16

我的指尖拂过含元殿的蟠龙柱,鎏金鳞片在暮色中簌簌剥落。龙嘴里衔着的夜明珠突然滚落,在玉阶上敲出空荡荡的回响。我弯腰拾起这颗价值连城的宝物,却见珠面映出自己鬓角的白霜——当年曹州起义时的黑须少年,如今竟比洛阳牡丹谢得还要仓促。

“陛下,吉时己到。”赵璋捧着十二旒冕冠跪在丹墀下,金丝串起的玉藻在他手中颤抖。我望向殿外,三十万金甲军士的寒光刺痛了天幕,朱雀大街的青石板缝隙里还嵌着昨日斩首的七姓子弟的指甲。

注:《资治通鉴》载:“巢乘黄金舆,卫以绣袍,甲士如流,陷京师,入自春明门。”

登基大典的熏香里混着血腥味,当我坐上龙椅时,臀下传来纸张碎裂的脆响。掀开织金软垫,竟是叠用血写就的《百官劝进表》——崔沆的喉结墨迹未干,豆卢瑑的断指还粘在末尾。我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私盐船上,王仙芝用咸鱼压着的《讨武曌檄》。

“报!沙陀骑兵己过潼关!”斥候的羽箭插着三根雁翎,这是最紧急的军情。我抚摸着腰间镶满宝石的横刀,刀鞘上波斯商人进贡的猫眼石突然崩裂。赵璋捧着军报的手在颤抖,洒金纸上的墨迹被冷汗晕开,像极了那年岭南的梅雨。

注:中和二年(882年)朱温降唐,次年沙陀李克用破黄巢军,是重要转折点。

暴雨冲刷着太液池的胭脂水,我赤脚踏过漂满诗卷的池面。有个白衣文人抱着《论语》沉入水底,他的广袖里游出十二尾锦鲤。当我用金杯舀起血酒时,突然发现池底沉着块残缺的玉璧——那正是二十年前我在曹州砸碎的盐铁司官印。

注:黄巢起义前曾屡试不第,《新唐书》载其《不第后赋菊》诗显露反意。

潼关的烽火台飘着人油炊烟,我攥紧从王仙芝坟里挖出的鎏金盐斗。沙陀人的箭雨遮天蔽日,有个突厥骑兵的马鞍上竟然拴着十二颗孩童头颅。我的金冠早己换成粗麻额带,上面用仇人血写着“天补均平”。

注:中和三年(883年)西月,李克用破黄巢于渭南。巢焚宫室遁去,史料载“自是长安宫室累世不能完”。

狼虎谷的残月啃食着山岩,外甥林言颤抖的刀锋己经贴上我的后颈。背后的追兵火把映红了整片崦嵫山,我最后望了眼淮南方向——三十年前那个发誓要砸碎盐铁专营的私盐贩子,终究成了比官府更可怕的吃人巨兽。

“哗”

“这就是我的结局,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人,之前不是,现在不是,以后,大概也不会是了。”

“这个世道,好人早就成为了餐桌上的粮食,活下来的,有几个好人?”

“………”

“反正,这辈子,也活够了,仇也报了,老子这辈子,好算没白活。”

………

那年,黄巢身死。

那年,皇帝大喜。

那年,百姓疾苦。

堪于百花总为首,自然天赐赫黄衣。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黄巢

………

在封建统治者的眼中,他就是一个社会不安定分子,是恶魔,是贼寇;社会底层阶级则认为黄巢是草根英雄、农民起义军领袖;文人墨客则认为黄巢是一个失落的有才华的诗人,是有始无终的帝王。

俱往矣。

………

士兵呢?

长安城的百姓激动的把唐军迎入城中,他们激动的告诉黄巢军跑了,长安安全了。

“安全?你们这些刁民怎么可以安全?”

“安全了,安全了我们找谁发财?”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自古以来,官匪都是一家人。

没曾想唐军居然把抢劫这件事给续上了

士兵们刚抢完,正在闲着,想着该怎么分呢呢。

黄巢就杀了一个回马枪,重新进了城。

城中的百姓还以为是唐军,就又开开心心的跑去迎接他们了。

而当时唐军的兵士己经抢了很多东西了,一听说农民军来了,都背着很重的财物赶紧跑路,东西多,重,他们跑不快却又舍不得扔掉,因此被打的大败

在这一刻,长安又再一次属于了黄巢。

士兵呢?跑了呗,一群士兵就跟土匪一样抢完就跑。

长安城,有几个是真百姓,一见到农民就怕,一见到军队就开开心心迎接,丝毫没有在意那群比土匪还要残暴的强盗刚抢过自己。

………

那么,皇帝,又做了什么呢?

那年,走投无路的黄巢,让外甥林言杀了自己,拿着自己的脑袋,去领赏。

林言照做了顺道还把黄巢的舅妈和表弟也给杀了外带黄巢全家的脑袋,去投降。

结果唐军不满意,还让林言把自己的脑袋,也放进盒子里。

随后,黄巢全家老小的脑袋,被整整齐齐的送入了宫中。

跑到蜀中的皇帝回到了长安,在太玄楼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献俘仪式,手下人把黄巢全家的脑袋和被黄巢掳走的姬妾们都献给了皇帝。

皇帝竟然开始(帝国粗口)责问这些姬妾:“你们都是功勋权贵之后,世世代代都受着国恩,为什么就顺从了反贼?”

这句翻译过来就是,老子跑了,不带上你们,你们就留下做炮灰,结果呢,这些被抛弃的家伙没死,然后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去死?

姬妾中为首的一人答道:“贼寇逞凶叛逆,国家有百万大军,却守不住宗庙社稷,被迫迁徙到巴蜀,如今陛下以抵抗不住贼寇,来责备一个女人,又把那些王公大臣,将军大帅们置于何地?”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西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

注:不是那个朝代的诗,这个是五代十国的,但是用在这里,也正合适。

皇帝被这么一骂,脸挂不住了,下令立刻将这些姬妾们全部诛杀。

大部分史书上都有个规律,杀老百姓杀的狠,但对士族官僚优待的,往往会被称颂。反过来,要是哪位杀士族官僚杀的狠的,那他可算完蛋了,黑都要黑死你。

本质上,还是看笔杆子握在谁手里,百姓在历史上只是个数字,没资格说话。

几乎每个时代,到了最后都是比谁更烂。

只要上面人不在乎底下人死活的时候,就会有下一个黄巢,下一个张角,下一个陈胜吴广,下一个人民,马上就会跳出来,再把这个世界,杀的干干净净。

抗争,是这个民族的底色。

番外篇:这个吃人的世道,逼出了吃人的怪物。

最后还要再说一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这句话谁说的,宋江。

宋江是什么人,都知道。

喝了酒之后,飘了,觉得自己牛逼,比黄巢牛逼,然后写了这首诗,之后呢?

这里也是宋江喝醉了才敢这么写的,而且后面酒醒了一下就觉得写出事来了。

史书上对黄巢的评价,不好,你猜为什么?

史书又是谁写的?能传下来的,有几个说农民起义军好的?骂农民的才算正常嘛。

当官的有几个不怕百姓造反砍了他们的。

历史会让所有人都明白,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帝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