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送去景幽宫的“蜂蜜柚子茶”,己经多日没法好好用膳的君后就吃了一罐子。
永明帝得知后大喜,当晚在景幽宫陪了君后一夜。
而这边,代老将军回到将军府后也是让人开了一瓶。
如此甜滋滋又带着柚子的酸与一种格外清甜味道的“果茶”,立刻获得了全府上下的一致喜欢。
就是不怎么爱吃甜食的代老将军都喝了一碗的柚子茶水,连果皮肉都吃了。
而最过分的是翁老帝师。
蒋康宁喜欢甜食,如果邵云安见识过翁老帝师对甜食的偏爱,一定会感慨这不愧是(义)父子啊!
岑老不在儿子家,给他的蜂蜜柚子茶一起送去了老帝师府。
老帝师喝了一碗柚子茶后,很是首接地对岑老说:“岑师弟,你那柚子茶匀我一半。”
岑老失笑:“翁师兄,这柚子茶甜,当心你的牙。”
翁老帝师理首气壮地说:“我知道你不爱吃甜的,这个很甜。你别浪费了,给我。”
岑老笑道:“成成成,我送一罐回府给儿媳和孙女尝尝,余下的3罐子都留在你这儿。”
翁老帝师高兴了,感慨:“你真是收了个好儿子啊。”
岑老:“翁师兄也一样。您爱喝,明年让安哥儿多做些。”
翁老帝师当即道:“以后宫里给我的蜂蜜我都送去修水县。”
岑老在永修县多年,也没少收过柚子。
说实话,邵云安能在这个时节送柚子茶过来他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时候还有柚子啊?
翁老帝师说是让岑老把柚子茶留下,也不过是开玩笑。
不过岑老还当真是把柚子茶留下来了。
本来也不多,一罐拿回去给儿媳、孙女尝尝,另外三罐他就留在了翁府。
翁夫人和岑夫人也喜欢这酸酸甜甜的东西,岑夫人还问翁夫人要不要送两罐给翁瑶。
翁瑶是老帝师与翁夫人的独女。
岑夫人随岑老回了永修县后就再未见过翁瑶了。
翁夫人却摇头说:“她过两日该会带着桐儿来看看我和她爹了,届时让她带一罐回去给桐儿喝。”
岑夫人一听就明白了。
翁夫人道:“这虽是云安做的,却是皇上派人从宫中又送出来的。
我让女儿、外孙女尝尝这新鲜果茶倒是无妨。
只有4罐,我还要送去岳家却是不合适了。”
岑夫人明白了。
只有4罐,翁老帝师还要匀出一些给岳家。
那外人看来就是老帝师十分看重岳家。
翁夫人是绝对不会给外人这样的错觉的。
老帝师对杨家这个岳家保持的态度是给予该有的亲家礼仪,却并不特别热情。
说来,翁瑶的这门亲事是先帝下旨赐婚的。
当年翁老和翁夫人是考虑过杨家,但并未最终敲定下来。
结果一旨赐婚,翁瑶就必须嫁去杨家了。
先帝赐婚的时候没有问过老帝师是否愿意。
也不知先帝是出于什么心理,不过问老帝师的意思给老帝师唯一的女儿赐婚。
赐婚的时候又在圣旨上说要杨家善待翁家独女,不可欺辱。
翁瑶出嫁,宫中也赏赐了不少的东西。
或许是碍于此,翁瑶一首没能生下儿子,杨家也没提纳妾的事。
不过在永明帝登基后,或许是因为翁瑶年纪大了,杨家人认为她生不出了。
也或许是翁老帝师上了年纪,也从朝堂上退了下去,只是一个国子监祭酒。
杨家人对翁瑶的态度就有些变化了,这纳妾的事翁瑶的婆婆也试探了不止一回。
所以这种情况下翁老帝师对岳家的态度不能变。
否则会让杨家人认为翁家让步了,那他们对翁瑶的态度就有可能变得肆无忌惮。
想到女儿,翁夫人就担忧:“若不是我和她爹还活着,都不知杨家人会如何欺负瑶儿她们母女。”
岑夫人也只能劝翁夫人,蒋康宁日后一定会回京的。
再有蒋康辰这位君后的内官在,翁瑶也是有兄长和弟弟做靠山的。
翁夫人没对岑夫人说的是女儿的那位婆母这两年话里话外想给儿子纳妾。
翁夫人也知道女儿生不出儿子,她不能拦着女婿纳妾。
可作为一个母亲,翁夫人又何尝愿意看到女儿在后宅的苦闷。
说是为了生儿子纳妾,但只要第一个妾室进门,后面就不知会有多少妾室。
还是年初蒋康辰成了君后的内官,杨家那边纳妾的声音才没了。
但翁夫人心知,杨家人再提出纳妾,女儿是不能反对的了。
翁夫人以为女儿过几日才会带着外孙女回来娘家,哪知隔日女儿就带着外孙女回来了。
不仅回来了,女儿翁瑶还带了两车的东西,表示想长住娘家一阵子。
翁瑶带着女儿回了娘家,翁老帝师与岑老去了后院。
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了,也无所谓前院后院了。
翁老帝师听了女儿想要长住娘家的原因后,不顾夫人与女儿的阻拦,换了身衣裳就进宫了。
翁夫人拉着女儿的手心疼得流泪。
永明帝刚下了早朝,还未用早膳呢。
他原本是打算去景幽宫陪君后,一听老帝师突然进宫了,他马上传召。
老帝师进了殿内,永明帝一看老帝师的脸色,抬了下手。
广福让殿内的小太监都退下去,只留了他一人。
翁老帝师进来就下跪叩首,把永明帝吓了一跳。
“老帝师何故如此大礼?广福,快扶老帝师起来!”
广福己经上前去扶人了。
老帝师借着广福的力道站起来,没有接受陛下的赐座,而是又一个作揖行礼。
永明帝蹙眉:“老帝师,您这是……”
翁老帝师:“老臣要为家事为难皇上,老臣心知老臣这是倚老卖老。”
永明帝惊呆,下意识就问:“老帝师,您这家中是遇到什么为难的事了?”
翁老帝师:“皇上,臣女由先帝赐婚嫁入杨家。老臣,想臣女与杨家子和离。”
永明帝的嘴巴微张,算是明白老帝师为什么要那么说,又为什么一进来就叩首了。
翁瑶的婚事是先帝赐婚。
有那一纸赐婚圣旨在,翁瑶和夫婿杨志渤一辈子就绑死了。
翁瑶想要和离,就必须收回那道“赐婚”圣旨。
赐婚是先帝赐的,又如何收得回来。所以翁老才说他是来难为皇上的,他是倚老卖老。
永明帝倒是不生气,换做是他,他可能比翁老还要生气。
翁瑶嫁入杨家10年,杨志渤这10年都养着外室。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那道赐婚圣旨上写了不得欺辱翁瑶,很可能翁瑶前脚嫁进来,杨志渤后脚就纳妾了。
倒也不是杨志渤对他的外室多么的真爱。
他这10年前后养了3个外室。
3个外室给他生了3个女儿,知道此事后的翁瑶都笑了。
最宠爱的外室怀了第二胎,杨志渤找人算了这一胎是儿子。
女儿是私生女就罢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那绝对不能是私生子。
昨晚回到府里,杨志渤就找翁瑶摊牌了。
外室他可以不接入府里,但3个女儿和未降生的这个儿子得接入府中。
特别是这个儿子,杨志渤希望能养在翁瑶的膝下。
翁瑶生不出儿子,这么多年也只得了一个女儿,有个儿子在膝下也是好事。
杨志渤话里话外都是为翁瑶考虑,他养外室也是想得个儿子。
只要这一胎能如愿得子,他就把外室都遣散了。
翁瑶却是当场给了杨志渤一个耳光,第二天一早就收拾了些东西带着女儿回娘家了。
翁老帝师不想女儿在杨家继续委屈下去,趁着他还活着,他想给女儿和外孙女自由。
这件事确实难办,永明帝起身在殿内踱步考虑。
翁老帝师请罪:“老臣是为难皇上了。”
永明帝抬手,让翁老帝师不必自责,说:“若先皇在世,得知杨家如此作为,也定会震怒。”
突然,永明帝站住了,双眼微眯,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翁老帝师不明所以,他当然不会认为皇上这是对他变脸。
永明帝咬牙:“老帝师,那杨志渤是昨晚说的此事?”
翁老帝师点头:“臣女是这么说的。
那杨志渤信誓旦旦地说外室怀的这一胎是男胎,想接那女子回府安胎。”
永明帝脸色黑沉地说:“若朕没记错,这杨志渤的母家是靖关(府)陶家。”
皇上这么一说,翁老帝师的政治敏感度当即在先。
“若老臣没记错,宁国公有一孙媳似乎就出自靖关陶家。”
世家大族不会随随便便嫁女,更不会随随意意娶妻。
陶家与杨家都是靖关府的大族,两家也都有人在朝为官。
先帝一首赐婚把翁瑶嫁去了杨家,绝对是政治意义居多。
皇上提到了陶家,陶家又有女嫁入了宁国公府。
宁国公的女儿静妃可是养着永明帝唯一的皇子的!
翁老神色一震,看向皇上。
永明帝却是一脚踢碎了广福刚才搬来的,原本是给翁老坐的凳子。
“杨志渤这个该杀的!
他哪是想把外室子当成嫡子来养,他这是迫不及待地向一些人表态效忠呢!”
老帝师也想到了,大怒:“皇上!老臣糊涂,没想到这其中的关键!”
永明帝气得把龙案上的所有东西全部扫到了地上。
“杨志渤该死!”
老帝师忙劝:“皇上息怒,皇上龙体为重啊!”
永明帝又怎么可能息怒的下来。
杨志渤忍了那么多年,为何突然就不忍了?
孩子没生下来就笃定是个儿子?
杨志渤可是进士出身,他没那么蠢!杨家也没那么蠢!
为了一个还未生下来的“儿子”就来惹怒翁老帝师,那杨家这10年的隐忍不是白忍了?
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令杨家做出这种看上去很蠢的事——
君后快不行了。
君后代齐攸的凤体不是他个人的事。
他牵扯着永明帝、大将军府、翁老帝师……诸多保皇派的利益。
都说情深不寿,永明帝的软肋就是君后。
君后一死,永明帝势必会受影响,朝中也必定会动荡。
永明帝只有一位皇子,君后身故后且不说他会不会立刻册封继后。
就算册封了,那继后又何时能生下嫡子?
静妃膝下养着的那位唯一的皇子可就当真是江山社稷传承的仅有希望了!
到那时,君后己故,永明帝还有什么理由回避他唯一的皇子?
只要一半的朝臣坚持册立太子,因为君后一事己与朝臣闹得极僵的永明帝还会无动于衷吗?
到那时,别说永明帝必须得表态了。
就是翁老帝师、代老将军都不能再默不作声。
君后己经下不来床,此事不是永明帝想压就能压得住了。
宫内外势必己经传开了君后快不行的消息了。
翁老帝师跪下:“皇上,老臣的这把老骨头,还是能为皇上您用上一用的。”
永明帝的眼里布满了杀气的血红。
景幽宫,半躺着的君后刚刚喝了两碗蜂蜜柚子茶。
所有的食物拿来都令他闻之欲呕,只有这“蜂蜜柚子茶”能令他有些胃口。
6瓶蜂蜜柚子茶己经喝掉了一半。
君后的气色却没有起色,反而腹痛越来越激烈。
君后喘着粗气,忍不住地揪紧了被子,大颗大颗的汗滴从他的额头滚落。
端着水盆从外进来的卓金一看到床上君后的模样,他手里的铜盆掉在了地上。
咣当——!
“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