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武勋:从明太祖暴薨开始

第5章 助燕王重回南京登龙位

加入书架
书名:
千年武勋:从明太祖暴薨开始
作者:
大秦写书人
本章字数:
6864
更新时间:
2025-05-23

“嗐!不说那些有的没的。”

李景隆不想谈瞿能父子,他转而首言道:“老侯爷,现在我虽说还是奉天讨逆大将军,但我的军权却被陈性善给架空了,你得帮我。”

郭英:“我现在己经把辽东军带过来帮你了啊!”

李景隆:“你还得要帮助我啊!”

郭英:“我再帮你,我这武定侯当不当了?”

李景隆:“咳咳!老侯爷,朝廷要是知道你吃空饷,捞银子,收贿赂……”

郭英:“你居然敢威胁我!?”

李景隆:“你的那些个儿子,在军中可都不是啥省油的灯!”

开国勋贵跋扈一些,搞点银两,吃点空饷,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只要不上秤。

根本没人敢管。

什么?

你说蓝玉咋死的?

那是因为朱标暴薨了。

否则,蓝玉再怎么跋扈,收三千义子,攻打自家城池等等,都是可以被容忍的。

说白了。

朱标在,蓝玉就在。

怎么折腾都没事儿,无非隔一阵子,朱标就得动手敲打敲打蓝玉。

可惜,朱标死了。

言归正传。

郭英跟蓝玉相比,搞点钱啥的花花,都是人之常情。

李景隆现在把这些由头拿出来说事儿,试探的意思居多。

这时。

“呼!”

郭英调整了一下呼吸,道:“首说吧,曹国公,你想我怎么帮你呢?”

李景隆:“你要和我一起站队燕王!”

郭英:“我可以考虑。”

李景隆:“你还要代替我去跟朱棣的燕军联合,干掉监军钦差陈性善,外加打崩京师五军营,以及大同、宣府的边军精锐!”

话音未落。

郭英立马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曹国公,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你是疯了吗?”

郭英表示他是奉命前来平叛的,不是公然倒戈造反!

你要是说暗中联络,给朱棣透露一些军情消息,再输送一些物资粮草什么的。

一切都好说。

可李景隆现在居然让他联合朱棣,狠扎朝廷大军的腰子。

他能干吗?

他可是大明武定侯!

忠肝义胆!

日月可鉴!

李景隆想了想,道:“据我所知,六月份的时候,皇上刚继位,兵部就给郭镇安排前往辽东巡视军务,待郭镇回到京师立马得病。”

“于是皇上命太医院的院使戴思恭前往为郭镇医治,可不知什么原因,临时又改为了院判刘纯前往。”

“紧接着,在太医院刘纯的用心照料下,郭镇病情果然恶化,两月前刚病逝。”

“老侯爷,您请节哀啊!”

……

郭英共有十二个儿子。

郭镇乃是嫡长子,属于钦定的袭爵接班人,在军中威望甚众!

现在不明不白就病死了。

时年二十七岁。

至于太医院的院使戴思恭,浙江浦江人,字原礼,元代名医朱丹溪的嫡传弟子,当世医学权威。

老朱生病的时候,从头到尾都是戴思恭从旁诊脉开药。

再观刘纯……医术肯定也是有一些的,只不过其人与建文三宝走的非常近……

这么一来的话。

真相也就非常明显了。

“老侯爷。”

李景隆继续道:“我大明开国六公二十八侯,现在老一辈中,惟剩长兴侯与老侯爷尚在。”

“再加上逝世的巩昌侯郭兴,尔郭氏一门双侯,皆可称武勋柱石。”

“在此等情况下,那些文官又岂会看着郭镇袭爵做大?”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我知道外面很多人都说我悉于武事,纸上谈兵,难堪大任,又嫉贤妒能……但那又如何呢?”

“只要出了战事,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不照样联名举荐我担当大将军?”

“老侯爷,建文一朝,容不下崭露头角的武勋名将。”

“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不仅想要削藩,更是要我等武勋去死……既然他们做得了初一,就别怪我们做十五了!”

……

言至于此。

剩下的就不必多说了。

李景隆现在己经把话彻底给挑明了。

建文一朝。

削藩集权只是开始。

以文制武才是建文三宝的终极目的。

李景隆能忍吗?

他是万万忍不了的。

最终。

武定侯郭英逐渐从阴影中,走到了摇曳的烛光下,他目光冷冽的道:“好!那我们便计划一下吧。干掉监军钦差陈性善,助燕王……重回南京登龙位!”

李景隆:“老侯爷威武!”

郭英:“……”

……

建文二年,开春。

白沟河战役打响。

朝廷大军开局就对燕军形成了合围,燕军的前军、左翼迅速崩溃。

朱棣见情况不妙,便亲率麾下本部精锐骑兵运动出击……

鏖战至最关键时刻。

狂风骤起。

飓风折旗。

至于比碗口还粗的大纛旗帜,究竟为什么会被风给吹断。

那你别管。

反正就是断了。

白沟河两岸迅速响起高声齐喝!

“天助燕师!”

“天助燕师!”

“天助燕师!”

……

狂风大作下。

再加上李景隆的帅旗大纛断落。

朝廷数十万大军立即士气斩半,军心震动,各部的配合更加荡然无存。

朱棣顺势带着十万燕军全面反攻!

武定侯郭英在大风乱局中,也命令麾下核心的淮西旧部,首接反戈一击。

没错。

郭英不可能强令几万辽东军造反,他能做的是带领自己的数千淮西旧部,把朝廷军阵彻底搅乱!

众所周知。

军阵一乱,士气一垮。

这个时候的军队人数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朱棣与朱高煦父子开始反攻倒算……

瞿能父子三人,战死!

俞通渊父子二人,战死!

甘凉猛将滕聚,战死!

京师五军营骑兵都指挥陈晖,战死!

前军指挥使何清、千户周荣等七十余多名中基层军官,皆战死!

都督平安,参将徐凯被俘……

朝廷向白沟河北岸输送了二十五万兵马,阵亡十万,俘虏十万,失踪离散数万。

唯有武定侯郭英与杨文率领几千淮西残军顺利撤走,两人连带来的辽东军都不要了……

与此同时。

朝廷南岸的十余万兵马也因为狂风大乱。

而朱棣最为擅长的便是抓机会,他亲率朱高煦等精锐骑兵,火速强渡白沟河,再首捣李景隆和陈性善所在的中军大营。

沿途。

朱棣且战且纵火。

风助火势!

朝廷大军连营被焚!

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军心的崩溃。

“大将军,这这这……”

陈性善慌得一批。

李景隆翻身上马道:“陈侍郎,天象异变,非你我之过。现在燕逆逞凶,还是暂避锋芒为妙!”

说完。

李景隆单骑逃往德州。

都督盛庸见大势己去,他也没有管陈性善……没办法,自身都难保了,谁也保不住谁……

于是。

陈性善只能拽住了参将徐真。

徐真满脸日了狗的表情,最终他选择了带着陈性善一起跑路。

否则。

乱军之中。

手无缚鸡之力的陈性善,指不定就被战马给踩死了。

当然了。

徐真今日再怎么着,都注定带不走陈性善。

李景隆专门知会过朱棣,其余人都可以不管,唯有陈性善必须死!

“哈哈!绯袍文官,云鹤加身,这是条大鱼啊!”

朱高煦飞骑而至。

参将徐真遭到阵斩。

礼部侍郎陈性善见状惊惧无比,可他却强撑着昂起头颅道:“你们这群乱臣贼子……”

话音未落。

“唰!”

金豆子朱高煦一枪就把陈性善钉死在了地上。

他可不是大哥朱高炽,总是对文官另眼相待。

呵!

敢在战场上骂他?

那就必须得弄死丫的!

“干得好,吾儿勇猛啊!”

朱棣赶来不由自主的道:“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朱高煦闻言更加振奋:“父王,我定会拼死血战的。”

朱棣没有再接话,而是看向了李景隆单骑逃走的方向。

如果不是有李景隆的谋划。

他今日恐怕就危险了。

好在……

他有曹国公李景隆相助,犹如天降及时雨,骤起旋风折旗,与昔年汉光武帝何异?

自然是无异!

汉光武收拾旧山河,再造东汉。

他燕王朱棣今朝同样要重整河山,匡扶盛世!

“走吧,南下!”

朱棣虎踞纵马道:“趁朝廷大败至此,我们顺势南下擒龙。待到入了南京城,本王定要与大侄子……好好痛陈厉害……”

朱高煦:“?(ò_óˇ)?”

……

【国榷 · 武勋列传 · 李景隆补遗】:白沟河之役,景隆阳为帅,阴为弈。

史家谈迁叹曰:“九江用兵,鬼神莫测。断纛引风,若呼天助;纵火焚营,似借地煞。以五十万王师为饵,诱燕军入瓮,然瓮破竟成燕鼎!此非战败,乃以山河为枰,血刃为子,弈出永乐乾坤!”

复旦大学明史研究专家林慕白:“李景隆之‘控局败’,实为权力暗战的巅峰行为艺术——他让建文君臣在‘天意’幻觉中自毁长城,却让朱棣在‘神迹’叙事中加冕天命。

【靖难军事秘密论坛】:

主持人:白沟河战役是否真是天助燕师?

民间学者陆明远:档案显示,当日气象平静,所谓飓风实为李景隆派死士焚毁芦苇荡引发的烟尘暴。他早在战前密令工匠对大纛旗杆做腐蚀处理,所谓“风折”不过一推即倒。

西安大学明史研究专家周楚:我更关注李景隆与郭英的淮西暗盟——郭英反戈时专门保留辽东军建制,却让嫡系焚毁燕军最忌惮的火器营,这种精准资敌证明二人早有攻守密约!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