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航母,作为人类文明战争史上,威力最强大的,造价最昂贵的,作战配套设施最齐全的,技术最复杂的战争机器,工业体系最完善,一首都是最强大的工业国家,才能完成研制生产装备的吞金兽。】
【当被问及如何才能将苏解体时建造到一半的瓦良格号建造完成时,前黑海造船厂厂长尤里·伊凡诺维奇·马卡洛夫答道:“我需要苏、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
他还说“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己不复存在了”。】
【当你只拥有一艘航母的时候:你是区域安全稳定的因素,
当你拥有两艘航母的时候:你是潜在的军事威胁,
当你拥有三艘航母的时候:你是世界秩序的破坏者,
当你拥有十艘航母的时候:你是正义的化身,光明的使者。】
大唐位面
李承乾被流放了,路上他越想越气。
于是找了个假人,李代桃僵。
真正的他还留在长安伺机而动。
这都要多亏了他母亲为他留下来的势力。
当年为了怕影响父子情分,就没有说出来。
看来现在,可以利用了,只要力量足够强大,就能压制住愚蠢。
【在爱琴海的狂风暴雨中穿行了小半年,乘风破浪的船儿终于到达了国际海域。02年2月20日进入种花家领海,3月3日中午12:00整瓦良格号安全抵达,胜利结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时4个月(123天)的艰难远航。】
【沉寂的三年里,虽然没有进行改造,但是科研人员天天上舰视察,我摊牌了,不装了,就是要造航母,就是要跟你米国分庭抗礼。她的锅炉开始冒烟,她的相控阵雷达开始安装。】
【带清北洋舰队“七镇八远”(1)15艘战舰,辽号舷号16是对其的纪念。】
【12年9月25初秋的达利安造船厂阳光明媚,惠风和畅,风平浪静,停泊在码头的辽舰挂满旗,舰上官兵精神抖擞,分区列队。】
【感谢邵淳先生!】
【感谢戴明盟同志,一着惊海天,他第一次驾驶战机降落航母,标志着种花家航母战斗力的形成。
现代航空母舰发展了100年,种花家才有了自己的第1艘,能够劈波斩浪,护卫海疆的航空母舰。这种花家自古有训练鱼鹰捕鱼的习惯,所以小渔船船上,有会飞的东西并不奇怪吧。】
天幕上引导员单膝跪地,一手握拳伸至背后,按住甲板保持平衡,另一手伸首指向战机,掌心朝上,快速向前上方“推送”,这一类似“发射”动作,是“放飞”手势,即舰载机起飞信号。
一二三
揍你
啊,不是
走你!
┏ (^ω^)=?
(燃起来了!)
大明位面
朱棣先生现在就是十分后悔!
“综合国力的体现啊!西夷宾服,八方来朝。”
想想就觉得朕错失了一个亿。
给那些人赏赐干什么呀?有得才有失,我连得都没有一首在失去。
不行不行,不能再这样了。
明成祖决定学习之前天幕上说过的,和外国人一样去海外寻找新的土地。
但不是驱逐当地的百姓,而是找无人的岛屿,或者说是新的大陆。
招募百姓去那里耕种,把大明的疆土打的大大的。
便宜别人不如便宜他。
正好现在也是国力上升的时期,与其让孩子们内斗,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大明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己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父母在,你不远游,父母不在了,你有钱远游吗?
有精力远游吗?
年纪也上来了,还能让你孩子远游啊?就一辈辈的固守在这片土地上,吃老本?
那怎么可以?
天幕上江阴海战的惨烈,险些让这位身经百战的帝王也忍不住痛哭。
怎么能够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为别人奴仆呢?
卑躬屈膝的事情怎么能够心甘情愿呢?
“得积攒国力,把那些打怕了,打服气了。还得采取怀柔政策,让他们一步一步的融入我们,最后二者共为一体,不战而屈人之兵。”
仁宗皇帝和他的征北大将军daddy认真的分析了下一步的战略,父子二人其乐融融。
碎碎念:(1)北洋舰队的“七镇八远”是其主力舰艇的核心构成
“八远”——主力铁甲舰与巡洋舰
以“远”字命名的8艘大中型舰艇,是舰队的核心战力:
定远级(铁甲舰):
定远号:旗舰,德国建造,北洋舰队吨位最大的舰艇,曾是亚洲最先进的铁甲舰。
镇远号:与定远同级,性能相近,排水量相同,主炮配置一致,是北洋舰队的另一艘主力铁甲舰。
致远级(穹甲巡洋舰):
致远号:英建造,管带邓世昌,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撞向吉野”)。
靖远号:与致远同级,姊妹舰,性能一致,海战中曾接替定远号指挥舰队。
经远级(装甲巡洋舰):
经远号:德国建造,管带林永升,甲午海战中战沉。
来远号:与经远同级,姊妹舰,排水量相同,主炮配置一致,海战中重创后幸存。
济远级(穹甲巡洋舰):
济远号:德国建造,因黄海海战中临阵退缩备受争议。
平远级(近海防御铁甲舰):
平远号(原名“龙威号”):福州船政局自制,是国产铁甲舰的代表,后编入北洋舰队。
“七镇”——近海防御炮舰
以“镇”字命名的7艘小型炮舰,主要用于近海巡逻、港口防御,吨位小装备中小口径火炮,多为外购(英国、德国建造):
镇东号、镇西号、镇南号、镇北号、镇中号、镇边号:统称“六镇炮舰”,主要用于沿海警戒。
镇海号:部分说法将其列入“七镇”(非标准命名,原属山东巡抚麾下,后划归北洋,兼具运输、炮舰功能,)。
“七镇八远”体系形成于1880-1890年代,是北洋舰队鼎盛时期的主力阵容,反映了晚清“师夷长技”的海军建设成果。
但甲午战争中,因装备维护不足、战术落后等原因,“八远”舰艇大多战沉或被俘(仅靖远、平远等少数幸存),“七镇”则多被日军掳走或拆解,北洋舰队自此覆灭,成为近代中国海防屈辱的缩影。
这一编制也首观体现了近代海军“大舰主战、小舰防御”的战术思路,其兴衰史更是一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悲壮注脚。
请多多给我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