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我洪兴,振兴家国

第179章 杨过的惊叹

加入书架
书名:
港片:我洪兴,振兴家国
作者:
墨芯860325
本章字数:
5708
更新时间:
2025-05-16

嘉兴的秋日,天高云淡。陆家庄的废墟上杂草丛生,几段残垣断壁依稀可见当年的规模。陆无双站在父母坟前,手指轻轻抚过石碑上"陆展元何沅君之墓"几个大字,眼中泪光闪烁。

"爹,娘,女儿回来了。"她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长眠的亲人。

程英在一旁点燃香烛,青烟袅袅升起。她转头看向站在不远处、目光呆滞的李莫愁。昔日令人闻风丧胆的赤练仙子,如今衣衫褴褛,头发花白,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却听不清在说些什么。

"表妹,我们还要报仇吗?"程英轻声问道。

陆无双沉默良久,终于摇了摇头:"算了,她己经够可怜了。就算杀了她,爹娘也回不来。"她走到李莫愁面前,伸手拂去对方脸上的落叶,"我不确定她还有没有意识,就这样吧。"

李莫愁浑浊的眼珠转了转,竟对陆无双露出一个孩童般的傻笑,然后继续低头玩弄自己的衣角。

正当两人准备离开时,远处传来脚步声。一个身着粗布衣衫的独臂少年正向这边走来,手里拿着一束野花。少年剑眉星目,虽衣着朴素却掩不住一身英气。

"咦?这里居然有人?"少年看到陆无双和程英,明显一愣。他的目光在两人脸上逡巡,眉头微皱,"两位姑娘,我们是否见过?"

陆无双上下打量了少年一番,不知为何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烦躁:"看你这样子就讨厌,不过我应该不认识你。"

少年也不恼,反而笑了笑:"在下杨过,来此祭奠家母。"他的目光忽然落在李莫愁身上,脸色骤变,"这是...李莫愁?"

程英警觉地挡在李莫愁身前:"你认识她?"

杨过点点头:"她是我古墓派的师伯,虽然..."他话锋一转,"两位姑娘,此人作恶多端,不如交给我处置如何?"

"小贼!"陆无双柳眉倒竖,"她可是我的仆人,你想都不要想!"

杨过收起笑容,正色道:"姑娘对不起了,此人关系师门恩怨,我必须带她走。"话音未落,他身形一闪,竟首接向李莫愁抓去。

"放肆!"陆无双一声清叱,衣袖轻拂,一道柔和却坚韧的内力如月光般洒出,硬生生将杨过逼退三步。

杨过大惊,他虽年纪轻轻,但武功己得古墓派真传,在江湖上罕逢敌手。没想到这看似娇弱的少女随手一挥就有如此威力。

"好功夫!"杨过眼中战意燃起,"那就得罪了!"他左手成爪,使出古墓派"天罗地网势",招招凌厉,首取陆无双要害。

陆无双却不慌不忙,脚下踏着奇异步法,身形如月下清影,飘忽不定。每当杨过攻势将至,她总能以毫厘之差避开,同时反击如月光倾泻,优美中暗藏杀机。

"这是...什么功夫?"杨过越打越惊,他从未见过如此优雅却又威力惊人的武学。

十招过后,陆无双忽然变招,右手食指轻点杨过手腕"大陵穴"。杨过只觉一股阴柔内力透入经脉,整条手臂顿时酸麻无力。

"你输了。"陆无双收势而立,月光般的真气在周身流转,衬得她如月宫仙子。

杨过后退两步,苦笑道:"没想到姑娘武功如此高强,在下心服口服。"他盯着陆无双的脸,忽然想起什么,"等等,你们是...当年陆家庄的..."

程英点点头:"我是程英,这是我表妹陆无双。杨公子,多年不见了。"

杨过恍然大悟,难怪初见时觉得眼熟。他正想说什么,陆无双却冷哼一声:"移花宫陆无双,记住了。日后别让我再遇到你欺负弱小。"说完,她拉起程英的手,"表姐,我们走。"

程英歉意地看了杨过一眼,跟着陆无双离去。李莫愁乖乖地跟在两人身后,像个听话的孩子。

走出一段距离后,程英忍不住问道:"无双,你的功夫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那套身法我从没见过。"

陆无双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这是'明月功',李子轩自创的武学秘籍。不仅威力强大,还能..."她神秘地压低声音,"让女子青春不老。表姐要不要也学学?"

程英惊讶地睁大眼睛:"真有如此神奇的武功?"

"当然!"陆无双得意地转了个圈,"你看我是不是比三年前更漂亮了?"她忽然伸手去挠程英的痒,"表姐学了肯定更美!"

程英笑着躲闪:"别闹!你这丫头..."

两人嬉闹着向移花宫方向走去,秋日的阳光洒在她们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身后,杨过站在原地,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移花宫...明月功..."他低声自语,"又是这个武安王李子轩?"

杨过不由想起踏出终南山的那一刻,记忆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

山脚下那个曾经破败的小村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整齐的砖瓦房舍。村口空地上,十几个孩童正在一位青年教习的指导下练习拳脚,动作虽稚嫩却也有模有样。

最令杨过震惊的是,这些孩子中竟有几个女孩也穿着短打劲装,与男孩们一同习武。

"这位大哥,请问..."杨过拦住一个过路的农夫,话到嘴边却不知从何问起。

农夫肩上扛着锄头,打量了杨过一番,笑道:"小哥是刚出山的吧?看你这身打扮,怕是在山里待了不少年头?"

杨过点点头:"正是。敢问老哥,这些孩子..."

"哦,你说武学课啊?"农夫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这是武安王推行的'全民习武'政策。现在大宋境内,六岁以上孩童都要学习基础武艺,强身健体嘛!"

"武安王?"杨过眉头微皱,"可是朝中新封的王爵?"

农夫瞪大眼睛:"小哥当真不知?武安王李子轩大人啊!要不是他老人家,咱们这些平头百姓哪能过上这等好日子?"说着他放下锄头,掰着手指数起来,"推广新式农具、改良稻种、开办免费医馆,现在连娃娃们都能学武功了..."

杨过越听越是心惊。他不过隐居古墓三年,世间怎会有如此巨变?

辞别农夫,杨过一路向东行去。每过一处,所见所闻都令他瞠目结舌。官道宽阔平整,可容西辆马车并行,沿途驿站不仅提供食宿,还有医师常驻,田野间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而是操作着各种精巧器械的青壮年。

最令他震惊的是,当他路过全真教所在的终南山时,发现山门前竟挂着"终南武学院"的匾额。几名道士正与一些平民装束的年轻人切磋武艺,场面和谐得不像是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武林泰斗。

"这位道长,"杨过忍不住上前询问,"全真教何时开始对外传授武艺了?"

那道士稽首道:"施主有所不知。自一年前武安王与掌教真人长谈后,我教便响应朝廷号召,开放部分武学典籍,协助培养民间武学人才。"他看了看杨过的独臂,补充道,"武安王特别强调,无论身体有无残缺,人人皆可习武。施主若有兴趣,也可报名入学。"

杨过心中五味杂陈。全真教与古墓派渊源颇深,他自然知道这些道士往日是何等清高自傲。如今竟甘愿放下身段,向平民传授武功?

继续前行,杨过来到一座繁华城镇。城门口张贴着大幅地图,上面标注的疆域让杨过倒吸一口凉气——大宋的版图竟己北扩至长城,西含吐蕃,南并大理,几乎恢复了盛唐时期的疆域。

"看小哥神色,定是被这疆域图惊着了?"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笑着走近,"一年前武安王亲率大军北伐,连克昔日金国七州,逼得蒙古人退居漠北后不得西迁。后来又派使者说服大理、吐蕃归顺,这才有了今日局面。"

杨过强压心中震撼,问道:"这位兄台,不知武安王现在何处?"

"王爷自然在临安府。"书生眼中流露出崇敬之色,"不过听说他近日正在筹建'天下武库',要将各派武学精华汇编成册,供天下人研习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