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危机与机遇
以后定期给动物做体检,提前做好疫苗接种,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为了弥补养殖项目的损失,童伟华决定加大乡村旅游项目的推广力度,通过增加游客量来提高收入。
他和村两委成员商量后,决定举办一场大型的乡村旅游文化节。
“我们可以把村里的特色文化、美食、民俗活动都融入到文化节里,吸引更多游客。”童伟华向大家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但也提出了一些担忧:“举办文化节需要不少资金,而且组织这么大型的活动,会不会出什么岔子呀?”
童伟华坚定地说:“资金方面,我们可以拉一些赞助,再从村里的公共资金里拿出一部分。
组织活动确实有难度,但我们提前做好规划,把每个环节都安排好,肯定能成功。”
于是,童伟华开始忙碌起来,联系赞助商、策划活动内容、安排场地布置。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不少困难。
有些赞助商对村里的活动不太感兴趣,觉得风险较大;活动策划也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不能有丝毫疏漏。
“您好,我们大河村想举办一场乡村旅游文化节,希望能得到您的赞助。
我们村现在发展得很不错,文化节肯定能吸引很多游客,对您的品牌宣传也有好处。”童伟华向一家企业负责人推销道。
对方却犹豫着说:“你们这活动听起来是不错,但我们还是有点担心效果,而且赞助费用也不低啊。”
童伟华没有放弃,他详细地介绍了村里的发展前景和文化节的策划亮点,最终说服了一些企业提供赞助。
在活动策划上,童伟华和团队反复讨论,不断完善方案。
就在文化节筹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有村民反映,文化节的举办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而且活动期间村里会很吵闹,他们担心休息不好。
童伟华得知后,挨家挨户去做工作。
“大家,文化节是为了咱们村的发展,能吸引更多游客,带来更多收入。
活动期间可能会有点吵,但时间不长,希望大家能理解和支持。”
经过童伟华的耐心解释,大部分村民都表示理解,但还是有少数村民不太乐意。
童伟华只能尽量调整活动安排,减少对村民生活的影响。
文化节终于如期举行。
开幕式上,精彩的民俗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现场热闹非凡。
农产品展销区里,各种特色农产品吸引了游客们纷纷购买;亲子游乐区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农耕体验区也有不少游客参与其中,感受着传统劳作的乐趣。
“这个文化节办得真不错,让我们体验到了真正的乡村生活。”一位游客满意地说道。
看着热闹的场景,童伟华心里却不敢放松,他时刻关注着活动的各个环节,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在文化节举办期间,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比如个别游乐设施出现故障,但都被及时解决了。
文化节取得了圆满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村里的收入也有了明显增加。
但童伟华知道,这只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村子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挑战。
农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生态养殖的疫病防控、乡村旅游项目的创新和优化,这些都需要他和村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
大河村在乡村旅游文化节的推动下,名气愈发响亮,游客数量持续攀升。
然而,随着游客增多,村里的基础设施短板愈发凸显。
童伟华看着村里拥堵的道路和供不应求的公共厕所,心急如焚。
他深知,若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游客的体验感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影响村子未来的发展。
“得赶紧想办法改善基础设施。”童伟华眉头紧锁,在心里暗自盘算。
童伟华第一时间召集村两委成员开会商议。
“现在咱们村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基础设施跟不上。
大家都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解决。”童伟华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
村主任李洪波无奈地摇摇头:“领导,改善基础设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大量资金。
咱们村目前的财政状况,恐怕很难承担。”
其他成员也纷纷附和,大家都为资金问题发愁。
童伟华沉思片刻后说道:“资金确实是个大问题,但咱们不能因为困难就退缩。
我打算向上级部门申请扶持资金,同时也争取一些社会捐赠。
大家再想想,村里有没有可以利用的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
会后,童伟华立刻着手准备申请扶持资金的材料。
他详细整理了村里的发展现状、基础设施的困境以及未来的规划,希望能打动上级部门。
“这份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让上级看到咱们村发展的潜力和改善基础设施的紧迫性。”童伟华一边整理材料,一边自言自语。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联系一些爱心企业和慈善机构,寻求社会捐赠。
“您好,我们大河村现在发展乡村旅游,游客越来越多,但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希望贵企业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帮助,捐赠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村里的道路和公共设施。
我们会在村里为贵企业设立感谢牌,宣传贵企业的善举。”童伟华诚恳地向一家企业负责人说道。
然而,申请扶持资金的过程并不顺利。
上级部门表示,申请资金的村庄众多,大河村需要排队等待审批,而且审批标准严格,需要提供更详细的项目规划和预算。
“怎么会这样?村里可等不了那么久。”童伟华有些着急,但他知道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只能继续完善申请材料。
寻求社会捐赠也遇到了挫折,许多企业对捐赠持谨慎态度,担心捐赠资金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我们很想帮助你们,但我们需要确保捐赠资金的去向透明,并且能真正改善村里的状况。”一家企业的代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