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灵把李九言送出秋水巷,李九言把王明修带走了,军中的确需要军医,三个孩子一时之间不太适应。
“才刚看到爹,爹就走了。”元秋强忍着不哭,眼眶却是红红的。
“爹也没说什么时候再来看我们。”元冬噘着嘴。
“后娘还把师父也送走了,以后谁教我们识文断字?”元喜也不理解后娘是怎么想的。
林灵把三个孩子一个个揪回去。
她让李九言把王明修带走也是有她的顾忌,王明修留在她这边的确不太妥当,时间一长,必定会有人风言风语,她和孩子们都承担不起。
再且,王明修是个成人,人家有自己的报复,短时间内可以留在家里帮她看管孩子教他们识文断字,可时间一长呢?
她不能一直把三个孩子关在家里,请个人教,等她手头宽裕些,她还是希望把孩子们送到凤城的书院里,让他们可以在集体环境里学习。
“凤城离军营不远,往后,你们的爹得了空,随时可以回来看你们,这儿不是李家村没有相隔千里,待到战事停歇,就可以团聚了。”她也看得出来,李九言一直强忍着。
他们这个家,也算是特殊,李九言没了家人,她,也没了家人,连三个孩子都是没了家人组成了一个家。
“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看爹?”元秋当即就想去找李九言。
“着什么急。”林灵将大门关好,现在王明修不在,她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门户还是要顾好的。
王明修走了,房间空出来,好安置。
元秋和元冬睡一屋,元喜睡一屋,林灵睡一屋。
厨房里摆放了不少杂物,明日一早,她还要去采买各种原料。
第一批货很顺利的交到纪元和林望月的手中。
纪元让人将货送回满香居,他请林灵上茶楼。
纪元点了好几样茶点,林灵也就不客气了。
“纪东家真是客气,还特意请我喝茶,下回我再请你喝喝特别的茶如何?”林灵啃着卤鸡爪,卤香味浓,还带些甜味,非常适合当零嘴啃食。
纪元端起茶喝了一口。
“林姑娘那边还有特别的茶?是什么茶?”茶便是茶,有好茶,劣茶,倒是很少听说特别的茶。
不过,相处至今,他倒是看出来林灵手头真有些东西。
“若是纪东家不嫌弃,过两日我送一壶给你尝尝。”凤城的天气还热着,她想自己弄点冷饮尝尝,现在的处境的确多有不变,她只盼着早早买处大宅子,她会布置一个特别的房,里面想要什么有什么,不必时不时的偷跑到实验空间里去拿。
“纪某恭候林姑娘特别的茶。”
“好说好说。”
纪元出身富家,算得上是凤城土生土长的,自祖辈就有余产,到他这一辈更是开了满香居,吃穿不愁。
点的几样小点心,也是林灵一个人吃,他只顾着喝茶。
剩下的林灵让小二打包,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
“纪东家不会笑话我吧。”她手上提着食盒。
“怎么会,林姑娘至情至性,与林姑娘相处,倒是不需要拐弯抹角。”事实上纪元是有洁癖的,在外头他向来很少吃东西,觉得不干净。
两人步下茶楼,林灵正想着先回一趟秋水巷,把小点心送给孩子们。
纪元突然停下脚步。
“之前钱氏带头闹事,林姑娘可知道背后之人是谁?”
林灵停下脚步,回头看向纪元,他脸上没多大表情,她当然想过,大抵就是同行。
纪元突然一笑,“林灵心地还真是善良。”
林灵多了一个心眼,她理所当然的以为,上门来闹事的,必定是与之前吴大娘是一个道理,否则,谁会跟她过不去。
没有利益冲突,便不会有竞争,谁会如此不择手段。
“纪东家可是知道其中原由?还望透露一二。”
纪元深看她一眼,笑了笑。
“林姑娘,纪某与姑娘相处的时间虽不长,也算是有缘,林姑娘定是不知道望月楼仅凭林老板一人能做到这么大,其中手段,自是不必言语。”
林灵听完沉默了,林望月不过是比她大几岁,也没听说林望月嫁人生子,凤城倒是有关林望月的流言,据说,林望月是傍了大户,还是京里的大户,有钱有权,她才能以女子之身,把望月楼做得这么大。
她与林望月相处几回,倒也不会因为纪元的三言两语立刻下定论。
毕竟她现在做的生意与望月楼竞争关系并不大,反倒是纪元的满香居与望月楼存在更大的竞争关系。
她不确定是不是纪元想把她当枪使。
“不会吧,望月姐与临香居一直有生意往来,合作也很愉快。”
“林姑娘天真了。”纪元也没多说什么,道别之后回他的满香居,林灵倒也不急着回秋水巷,先回临香居,李亮在后屋整理东西,李四行在前台招待上门的客人。
李四行的妻子生了,家里的开销要大得多,林灵从李亮嘴里知道他到处在找活干,便让李亮把李四行找过来看铺子。
接下来她要到处找原料,也需要有个人跟着,铺子需要有个人看着,原本想请个女人看铺,但临香居是新开的铺子,之前钱氏来闹事,给她闹出点阴影来,有个男人还能镇一镇。
“嫂子回来了。”李四行喜得贵女,又找了稳定的工作,心情大好,做事也卖力。
林灵亮了亮手上的食盒。
“纪东家请我喝茶,打包了点心回来,四行,你和李亮洗洗手,过来吃一点。”
李四行拒绝了,李亮听到叫唤出来看了看,也摇头。
“我们是大人,吃什么点心,留着给元冬他们吃。”他们只需要填饱肚子,并不需要吃零嘴。
李家村逃出来的人,到了凤城,虽然没有在逃荒路上那么惨,但日子过得并不好,勉强能吃饱已经算好的。
他们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在凤城站稳脚根。
林灵见他们不动,便把点心拿出来分成两份。
“晚点下了工,你们一人带一份回去,家里都有孩子,给他们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