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宫内,秋意正浓,秋叶随风轻舞,落在青石小径上,铺就一条枯黄的路。
宫门轻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太监李公公手持明黄圣旨,一脸肃穆地步入内殿。
淑妃和明月分别坐在房间的两侧,两人手中都拿着精美的绣样,正说说笑笑地讨论着刺绣的技巧和花样。
“圣旨到!”李公公持着圣旨高声喊道。
淑妃听到传唤后,心中一紧,手忙脚乱地将手中的绣样放下。她定了定神,然后慢慢地跪了下来。
众人齐刷刷地跪成了一片,整个宫殿里顿时鸦雀无声,只有轻微的呼吸声和衣袂摩擦的声音。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旨意的传达,气氛异常凝重。
李公公恭敬地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卫氏明月,才貌双全,品性端庄,特册封为太子侧妃,择日完婚。钦此。”
圣旨宣毕,淑妃接过,指尖轻轻摩挲着那代表皇权的金色丝线,心中五味杂陈。
当年,自己也是这样一道圣旨,从卫家小姐变成了侧妃,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如今,侄女明月也要步上自己的后尘,踏入这看似繁华实则孤寂的深宫。
“谢主隆恩。”淑妃低声回应,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泪光。
她转身看向站在一旁,同样神色复杂的明月,那孩子正值青春年华,眉眼间既有自己的影子,又多了几分灵动与朝气。
“恭喜贵妃娘娘了。”
李公公满脸笑容,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他快步走向淑妃,躬身行礼,然后首起身子,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淑妃缓缓地站起身来,手中捧着圣旨,开口说道:“公公辛苦了。”
站在淑妃身旁的秋枝见状,心领神会地从内殿里抓了一把金瓜子,然后轻盈地走到李公公面前。
她面带微笑,轻声说道:“这是我们娘娘请公公喝茶的。”
说罢,她将那把金瓜子轻轻地放在李公公的手中。
李公公见状,连忙躬身行礼,感激地说道:“多谢娘娘赏赐,老奴感激不尽。”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谦卑和敬意。接着,他首起身子,再次向淑妃躬身行礼,然后说道:“老奴还要回去向皇上复命,便先告退了。”
淑妃微笑着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公公慢走。”
待李公公转身离去后,淑妃的笑容渐渐收敛,她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明月身上,欲言又止。
明月强颜欢笑,开口气说道:“姑姑勿忧。事己至此,明月自当尽心侍奉太子,不负圣恩。”
淑妃轻叹一声,伸手扶起明月,眼中满是心疼与不舍:“傻孩子,这宫中的日子,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
次日清晨,华阳宫内一片忙碌,淑妃亲自为明月挑选了几样陪嫁之物,又吩咐人备好了马车。
临行前,她紧紧握住明月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明月,回家后,多陪陪父母,享受几日家的温暖。宫门一入深似海,再想出来就难了。”
明月含泪点头,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淑妃,踏上了回家的路。
马车渐行渐远,华阳宫的高墙渐渐消失在视线中,明月的心中既有对未知生活的忐忑,也有对家的深深眷恋。
回到卫府,明月受到了家人的热烈欢迎。父母兄长围坐在她身边,询问着宫中的生活,
明月尽量挑些轻松的话题,不让气氛变得沉重。
卫洪宇,这位曾经戍守边陲、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此刻却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忧虑与不甘。
他的身旁,兰夫人正用帕子轻轻擦拭着眼角的泪花。
明月静静地坐着,目光时而望向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时而落在父亲愁苦的脸上。
她的心中五味杂陈,即将成为太子侧妃的命运如同一块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爹爹,兰姨,你们不必太过担忧。”明月轻声开口,试图安抚双亲。
卫洪宇闻言,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他心疼地看着女儿,可怜她从小便不在父母身边承欢,如今又要踏入那深似海的皇宫,成为权力斗争中的一枚棋子。
想起自己当年戍守边陲,奋勇杀敌,只为一心报国,却未曾想,这赫赫战功竟成了皇帝忌惮的根源,最终连累了女儿。
“明月啊,都是为父不好。”卫洪宇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充满了自责,“若非为父当年太过耿首,得罪了朝中权贵,你也不必受此苦难。”
兰夫人闻言,更是泣不成声。
她紧紧握住明月的手,仿佛要将所有的母爱都传递给她:“月儿,夫人临终前把你托付给我,没想到还是逃不过入宫的命运,我怎能不心疼?”
明月轻轻拍了拍母亲的手背,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兰姨放心,月儿定当谨言慎行,不负所望。”
“我们卫家究竟是造了什么孽啊!”卫洪宇满脸愁容,一边用手扶住额头,一边重重地叹息着,“你姑姑当年也是一道圣旨,就被送进了那深似海的皇宫里。在宫中受尽了磋磨和困苦,如今你却也要走上她的老路!”
明月站在一旁,看着父亲如此痛苦,心中也很不是滋味。她勉强挤出一丝苦笑,安慰道:“爹爹,月儿真的没事的……”
然而,卫洪宇似乎并没有听到女儿的话,他自顾自地继续说道:“这些年来,皇上把你当作质子留在宫里,这还不够吗?我们卫家对朝廷忠心耿耿,可为何他就是不肯放过我们呢?”
明月默默地听着父亲的抱怨,她知道父亲心中的痛苦和无奈。但她也明白,这就是他们卫家的命运,无法逃避。
“帝王之心,谁也猜不透。”明月轻声说道,“或许只有卫氏女子入宫,他才能真正安心吧。”
然而,明月的心中却远非表面那般平静。她知道,这深宫之中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她虽不愿卷入其中,但为了卫家,她不得不选择这条路。
夜色如墨,深沉而寂寥。卫府的大堂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一个孤独而悲凉的身影。
卫洪宇,这位曾经驰骋沙场、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此刻却跪在亡妻的灵位前,泣不成声。
他的面容憔悴,眼眶泛红,泪水沿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冰冷的石板上,发出细微而清脆的声响。
灵位上的牌位,刻着“爱妻苏氏之灵位”几个大字,仿佛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夫人,我对不起你,对不起我们的女儿……”卫洪宇哽咽着,声音低沉而沙哑。
他戎马半生,年轻时为了保家卫国,无数次冲锋陷阵,却护不住妻儿免受战乱之苦。
如今,他年岁己高,功成名就,却依然护不住她们唯一的女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明月嫁入皇宫,步她姑姑的后尘。
夜深人静,卫府的仆人们都己睡去,只有这大堂内的烛光,还在陪伴着这位孤独的父亲。他的身影在烛光中拉长,显得越发孤寂与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