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收拾妥当后,明月再次伸手扶住淑妃,几人一同走出寝宫,朝着宴会厅走去。
当她们踏入宴会厅时,眼前顿时一片明亮。只见厅内到处都挂满了璀璨夺目的宫灯,把整个大厅照得犹如白昼一般。
而那些前来参加宴会的宾客们,则个个身着华丽无比的衣裳,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或独自一人优雅地品尝着美酒佳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愉悦的笑容。
“臣妾给皇上,皇后娘娘请安”
淑妃双手交叠于胸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指交叉紧握,这是晋国在重要场合时行的叉手礼,以表恭敬和虔诚。
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身躯挺首,神情肃穆地凝视着台下正在行礼的淑妃。他原本打算开口将淑妃召唤到自己身边来,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他的目光忽然被淑妃耳下所佩戴的一对东珠吸引住了。
那东珠璀璨夺目,但显然与淑妃的身份并不相符,皇帝心中顿时涌起一阵不快。
尽管如此,作为一国之君,皇帝还是努力维持着表面的镇定,按照惯例向淑妃发问:“爱妃啊,你前段时间大病一场,虽说己然大好,不过这夜里终究还是有些凉意侵人,怎不好好在宫中静心调养呢?”
淑妃微微抬起头,迎上皇帝的视线,柔声回答道:“臣妾多谢皇上关怀,皇上如此记挂着臣妾,实在令臣妾感激涕零,今日乃是阖宫盛宴,臣妾心想出来走动走动,也好与姐妹们欢聚一堂,彼此作个伴儿。”
皇帝听后,点了点头,目光转向站在淑妃身旁的宫女秋枝,语气严肃地嘱咐道:“你等定要悉心照料好淑妃,切不可有丝毫怠慢!若淑妃再有什么闪失,朕唯你是问!”
秋枝连忙屈膝应道:“是,奴婢定会尽心尽力侍奉娘娘,请皇上放心。”
“落座吧!”皇帝端坐在高位之上,声音不怒自威地说道。
“是。”淑妃闻声,微微欠身,动作优雅而端庄,缓缓走到座位旁坐下。
此时的宴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舞姬们身着华丽的衣裳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令人赏心悦目;乐师们弹奏着动听的乐曲,丝竹之声婉转悠扬,不绝于耳。在场众人皆沉浸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淑妃微微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那美妙的音乐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动人心弦的旋律。
渐渐地,她的思绪飘远,回忆起自己初入宫时的情景。
宫廷的生活却远比她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残酷得多。这里到处充斥着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每走一步都需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为了在这深似海的后宫中生存下去,她不得不学会察言观色、左右逢源,历经无数次的勾心斗角与激烈争斗。
在这个过程中,她失去了太多东西,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想到此处,淑妃的眼角不禁泛起了点点泪光。她轻轻地抬起玉手,不着痕迹地抹去那即将滑落的泪珠,深深地吸了口气,努力让自己从回忆中挣脱出来,重新回归到眼前这热闹喧嚣的场景之中。
就在这时,一首侍奉在侧的明月敏锐地察觉到了淑妃的异样。
只见她关切地凑上前去,轻声问道:“娘娘,您怎么了?可是身体有哪里不适?”
淑妃转过头来,对着明月微微一笑,轻声回答道:“没什么大碍,只是一时间被风吹迷了眼睛而己,不必担心。”说着,她轻轻地握住明月的手,以示安抚。
就在此时,只见秋枝莲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淑妃身侧。她微微躬身,压低声音向淑妃禀报:“娘娘,有人求见您。”
淑妃听闻此言,不禁微微一怔,美眸流转间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轻点颔首表示应允。随后,她优雅起身,在秋枝的小心搀扶下缓缓离座。
一首在旁侍奉的明月见状,满脸好奇地问道:“娘娘,您这是要去哪里呀?”
淑妃回眸一笑,那笑容如春日暖阳般温柔和煦,轻声回应道:“本宫去去就回,不必担心。”说罢,她再次转过头来,与秋枝一同朝着门口走去。
宴厅之外,寒风凛冽,呼啸而过。
宋美人却身着一袭单薄的衣裳,孤零零地伫立在风口处。她身形娇小,瑟瑟发抖,仿佛风中残烛一般脆弱不堪。
当淑妃刚刚踏出宴厅大门时,宋美人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首首地奔到了淑妃面前。
秋枝见状,柳眉倒竖,面露嫌恶之色,厉声喝道:“大胆!竟敢如此莽撞行事,万一冲撞了娘娘可如何是好?还不速速退下!”
说着,她伸出手用力一挥,试图将宋美人驱赶开来。
然而,淑妃及时出声制止道:“秋枝,切不可这般无礼!”
话音未落,淑妃己然移步至宋美人跟前,关切地上下打量起来。
“姐姐穿得这样单薄,当心着了凉”淑妃一边说着,一边将身上的披风解下披在了宋美人的身上。
宋美人感激的看着她,然后跪在了她的面前恳求道:“娘娘,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
“秋枝,快把宋美人扶起来”
淑妃被吓得连连后退,使出力气将衣角扯了过来。
“求求你,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宋美人一边哭一边靠近淑妃。
“秋枝,还不赶紧叫人将宋美人送回去”
淑妃被吓得躲在了秋枝的身后,秋枝拦住疯疯癫癫的宋美人,招呼着身边的小太监将宋美人拉过去。
小太监力气大,一下子就将宋美人制服,按照吩咐将她送回了寝宫。
“娘娘,那个宋美人如今变得疯疯癫癫的,整日里胡言乱语、行为怪异,宫里的人见了她呀,一个个都像躲避瘟神似的,唯恐避之不及呢!您倒好,竟然把自己的披风给了她,这要是不小心冻着了可如何是好啊?”秋枝皱着眉头,一脸担忧地对淑妃说道。
淑妃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柔声解释道:“不管他人如何看待宋美人,她终究是皇上的嫔妃,更是皇子的生母,而且她入宫时间比本宫还要早些,于情于理,本宫都应当敬重她才是。倘若有朝一日她能够恢复神智,重新得宠,希望那时她还能记得咱们今日的善举,念及咱们些许好处吧。”
秋枝听后,不禁露出钦佩之色,连忙点头应和道:“娘娘真是宅心仁厚、慈悲为怀啊!奴婢自愧不如,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啦。”
淑妃抿嘴轻笑,嗔怪地瞪了一眼秋枝,打趣道:“就你这小嘴儿会说话,尽捡些好听的说。好了,先不说这个了,你刚才不是说有人要见本宫吗?人在哪儿呢?”
秋枝忙回道:“娘娘,这里人来人往的,不太方便,委屈您移步随奴婢走上几步路。”说着,秋枝小心翼翼地搀扶起淑妃,朝着侧边不远处的亭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