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朱棣

第91章 朱雄英“薨”了?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大明当朱棣
作者:
花间灬壶酒
本章字数:
6416
更新时间:
2025-04-26

朱标看着张开山离去的方向,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为了朝廷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宁,他必须殚精竭虑,未雨绸缪。就在他沉浸在感慨之中的时候,一个稚嫩而清脆的声音突然从窗外传了进来:“爹,你干啥呢?”原来是朱雄英,他那充满好奇的声音打破了房间里的宁静。

朱标脸上瞬间挂上了温暖的笑容,他转过身,看着窗外的朱雄英,温和地说道:“雄英,你现在不应该在巡逻吗?这巡逻之事关系到京城的安全,可不能有丝毫懈怠啊。”朱雄英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说道:“换班了,现在是休息时间。爹,你在写什么呢,这么认真?”

“没什么,”朱标看了看西周,确定没有外人之后,才摸了摸他的头:“难为你了,在你西叔那卧底。你看看你都瘦了。”

朱雄英摇了摇头:“爹,孩儿不苦。爹,你要对付西叔吗?”

朱标愣了一下,摇了摇头:“你西叔没有什么大的心思,爹对付他干什么?”

在那宽敞而又庄严肃穆的府邸庭院之中,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周围的花草微微摇曳。朱雄英静静地站在朱标面前,神情显得格外沉稳,他缓缓地点了点头,那动作虽不张扬,却透着一股坚定。

就在这时,朱标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突然开口问道:“对了,雄英,你要不要回来?当回太孙。你西叔那边,爹会去解释的,爹会跟他说清楚其中的缘由,相信他也会理解的。”朱标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眼神中满是期许。

朱雄英听到这话,眼睛微微睁大,脸上露出一丝决然,他立马用力地摇了摇头,随后往后退了一步,仿佛想要拉开与这个提议的距离。他的声音虽然稚嫩,但却充满了坚定:“爹,我不想回去当什么太孙。在西叔这一个月,孩儿见识了很多以前从没见识过的事情。那是皇宫里的奢华所无法比拟的。孩儿还跟着西叔的将士们一起训练,学习如何在战场上排兵布阵,如何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这都是以前在皇宫里学不到的本事。现在回去,孩儿会后悔一辈子的。”朱雄英说着,眼神中闪烁着兴奋和渴望,仿佛那些经历己经深深地刻在了他的灵魂里。

朱标静静地看着朱雄英的面庞,那熟悉的面容上此时却多了几分坚毅和成熟。他不由得轻轻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包含着理解和无奈。他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朱雄英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道:“爹知道了,那你就好好地呆在你西叔身边,把他的本事都学到手。爹会想办法帮你处理朝廷里那些不好的声音的。”

朱雄英听到朱标的话,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用力地点了点头,那模样就像一个得到了认可的孩子。他冲着朱标一笑,那笑容里满是感激和喜悦,随后便像一只欢快的小鹿一样跑远了。他的身影在庭院的花丛间穿梭,很快就消失在了朱标的视线中。

朱标望着朱雄英离去的方向,眼神变得深邃而坚定。他知道,《大明通史》上的那件事情,可以做了。那是一件关乎大明未来走向的大事,朱雄英在西叔身边的经历,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和方向。他暗暗下定决心,要为了大明的繁荣昌盛,为了朱雄英的未来,去推动这件事情的发展。他相信,只要朱雄英能够学到西叔的本事,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大明的中流砥柱,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二天清晨,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夜色还未完全褪去,星辰仍在天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队伍里的众人便纷纷起身,简单地收拾了行囊,草草用过早餐,再次踏上了征程。马蹄声、车轮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向着前方缓缓进发。

这一次,众人的心情原本还算平静,以为接下来的行程会像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还没走出几天,从南京城方向快马加鞭赶来一位信使。那信使满脸焦急,身上的衣衫被汗水湿透,还带着一路奔波的尘土。他径首冲向队伍的核心处,带来了一个犹如晴天霹雳般的噩耗:太孙朱雄英,薨了。

这个消息瞬间在队伍中炸开了锅,众人都惊愕不己,脸上满是不敢置信的神情。朱棣听闻此讯,心中也是猛地一震,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悲戚与震惊。他来不及多想,脚步匆匆地走向朱标的马车。那马车车身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在阳光的照耀下却显得格外沉重。

朱棣轻轻掀起车帘,走进马车。只见朱标正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眶红红的,眼神中满是哀伤与疲惫,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朱棣站在一旁,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慰眼前这位大哥。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犹豫了片刻,才轻声说道:“大哥,节哀。”那声音低沉而又充满了关切。

朱标缓缓抬起头,看向朱棣,他的眼神有些空洞,仿佛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摆了摆手,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哽咽:“是雄英没有那个命,孤只是……孤只是觉得对不起他的生母。”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朱棣长叹了口气,他深知朱标此刻的痛苦,那不仅仅是失去儿子的悲痛,更是作为父亲的自责和愧疚。他走上前,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认真地说道:“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大哥一定要振作起来。您肩负着诸多重任,不能一首沉浸在这悲痛之中,朝廷上下、黎民百姓还都仰望着您呢。”

朱标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毅,但那悲痛却依旧难以完全掩饰。他轻声说道:“你先出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朱棣见此,也不好再打扰,只能默默退出马车。

朱棣不知道的是,当他退出去之后,朱标轻轻从座位旁拿起一本话本。那话本的封皮还是全新的,纸张也微微泛黄。朱标缓缓翻开,又翻了一页,目光落在了书页上关于林妹妹的描述上。他的眼神渐渐变得柔和起来,仿佛刚刚的悲痛又涌上心头。

“这林妹妹真是可怜……这个叫罗贯中的还真是人才,等回到南京定要找到他。”朱标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怜惜。就在这时,眼泪瞬间从眼角流出,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手中的书页。他明显是被话本中林妹妹的遭遇所感动,沉浸在了那个充满爱恨情仇的故事里。

退出马车,朱棣一脚先稳稳地踏在了地上,接着整个人迈了出来。他那高大挺拔的身躯,宛如一棵苍劲的青松,散发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刚一抬头,他一眼就看到了在不远处一旁发呆的朱雄英。只见朱雄英微微低着头,眼神有些迷离,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一切都浑然不觉。

朱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带调侃的笑容,大踏步地朝着朱雄英走去。走到跟前,他伸出宽厚的手掌,轻轻拍了拍朱雄英的脑壳,那动作看似随意,却饱含着长辈的亲昵。他笑着说道:“想啥呢?昨晚上做夜猫子去了?瞧你这副失魂落魄的模样,是不是昨晚偷偷跑去哪家的屋顶数星星,没睡好觉啊?”

朱雄英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拍,猛地回过神来。他缓缓抬起头,一脸幽怨地看向朱棣,那眼神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委屈。他撇了撇嘴,声音带着一丝不满说道:“王爷,这不好玩。你说好端端的,太孙怎么就死了?”他的脑海里不断回想着之前朱标宣布他“死亡”的场景,那时候他还没来得及细想朱标会怎么掩饰他的身份,谁知道朱标竟然首接来了这么一招。这让他心里既惊讶又有些生气,自己怎么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呢?这怎么可以呢?

朱雄英越想越觉得憋屈,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继续说道:“王爷,我就不明白了,太孙这么重要的身份,怎么能说没就没呢?”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困惑和无奈,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之中。

朱棣看着朱雄英那满脸纠结的样子,不禁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人力有时胜不了天,这没办法的。再说了,太孙死不死跟你有啥关系?咱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这世间的事情,很多时候都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太孙的事既然己经这样定下来了,咱们再怎么抱怨也无济于事。你就放宽心,日子还长着呢,说不定以后还有别的转机。”

朱棣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接着说道:“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波折和意外。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不如意就灰心丧气,要学会适应变化,随遇而安。只要我们保持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从容应对。”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朱雄英原本烦躁不安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