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朱棣

第101章 授封仪式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大明当朱棣
作者:
花间灬壶酒
本章字数:
5740
更新时间:
2025-04-27

几日后,武当山,紫霄殿。这里乃是武当山的正殿。

紫霄殿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尽显皇家威仪。殿内香烟缭绕,钟鼓齐鸣,庄严肃穆。殿外,武当山云雾缭绕,仿佛仙境降临人间。这一日,紫霄殿内外张灯结彩,旌旗招展,武林豪杰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盛事。

“华山派掌门岳松涛到!”

“衡山派掌教大弟子陆一鸣到!”

“峨眉派掌门绝心师太(周芷若)到!”

“丐帮恭喜发财西位长老到!”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到了辰时,宋远桥见时辰己到,便果断下令封锁山门,以确保授封仪式能够顺利进行。

此时,太子朱标身着一袭明黄色龙纹锦袍,袍上的金龙栩栩如生,仿佛要腾空而起。他头戴金冠,冠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朱标的神情庄重而肃穆,他站在殿中高台之上,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他的手中捧着一卷明黄绸缎圣旨,这卷圣旨的绣工堪称精美绝伦,金龙盘绕其上,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皇家的威严与尊贵。这卷圣旨不仅是对张三丰真人的褒奖,更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朱标身后,数名太监手捧托盘,托盘上摆放着一件华贵无比的道袍。这件道袍由江南最好的绣工精心缝制而成,采用的是最上等的丝绸,触感柔滑如丝。道袍上绣有祥云、仙鹤、八卦等图案,这些图案不仅精美,更蕴含着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蕴。整件道袍金光闪闪,仿佛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寓意着张三丰真人的超凡脱俗与道法高深。

在宽敞而庄重的大殿内,左侧的燕王朱棣身着一袭华丽的紫色蟒袍,袍袖上绣着精美的龙纹图案,随着他的动作若隐若现,仿佛随时都能腾飞而起。他的神情肃穆,双眼犹如燃烧的火炬一般,散发出威严的光芒。

朱棣作为皇室的代表,亲自出席这次盛典,无疑是对张三丰真人的高度重视。他的到来,使得整个场面显得更加庄重而肃穆。

在朱棣的身后,站着以宋远桥为首的武当七剑。他们身着一袭洁白的道袍,手持长剑,剑身闪烁着寒光,透露出一股凛冽的剑气。宋远桥站在最前方,他的眉目间透着沉稳和睿智,仿佛一座高山,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他身后的六位师弟,或英姿飒爽,或温文尔雅,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气质,但无一不是武林中赫赫有名的人物。

与武当七剑相对而立的,是以张开山为首的新武当七剑。他们虽然年轻,但己经在江湖上崭露头角,成为了武当派新一代的中流砥柱。张开山站在最前面,他的面容坚毅,如刀削斧凿一般,目光炯炯有神,透露出一股坚定和果敢。他身后的六位师弟,个个神采飞扬,朝气蓬勃,显示出武当派的勃勃生机。

殿内右侧,坐着的是前来观礼的各派掌门或掌教大弟子,他们的存在无疑彰显了大明朝对于这一次对张三丰授封仪式的高度重视和尊重。

仪式正式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三丰和武当山上那些声名远扬的徒子徒孙们,他们整齐地跪拜在三清神像前,同时也向太子朱标行礼,以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和对明朝的拥戴。

紧接着,朱标缓缓站起身来,走到香案前,拿起案上的香火,小心翼翼地点燃。就在这时,朱棣快步上前,恭敬地从朱标手中接过那刚刚点燃的香火。朱标见状,顺势后撤一步,让出了主位。

朱棣双手捧着香火,一步步走到张三丰面前,将香火递到他的手中。张三丰面带微笑,双手接过香火,动作优雅而庄重。

然而,就在这一刹那,朱棣突然感觉到一股异样的气息从张三丰体内传出。那是一种他从未感受过的力量,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用粗俗一点的话来形容,就像是在武侠世界中突然冒出了一个修仙者一样,令人瞠目结舌。

不过,朱棣毕竟是久经沙场的人物,他的惊讶只是短暂的一瞬。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这突如其来的发现影响到授封仪式的进行。于是,他迅速恢复了平静,继续专注于仪式的流程。

张三丰在与朱棣短暂的接触中,敏锐地察觉到了朱棣体内那股与众不同的力量。然而,他并未声张,只是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

当朱标将香递给张三丰时,他毫不犹豫地接过来,然后朝着朱标特意让出的香案走去。每一步都显得庄重而沉稳,仿佛他所背负的不仅仅是一炷香,而是整个世界的重量。

张三丰来到香案前,先是对着三清真人的雕像深深鞠了一躬,然后缓缓跪下,以最虔诚的姿势磕了三个响头。接着,他又连续磕了五个头,每个头都磕得极为认真,仿佛在向神明诉说着内心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磕完头后,张三丰慢慢地站起身来,手中紧握着那炷香,一步一步地走向香案。他的步伐虽然缓慢,但却坚定有力,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将这炷香插进香案之中。

终于,张三丰走到了香案前,他小心翼翼地将香插进了香炉里。那炷香在香炉中稳稳地立着,一缕青烟缓缓升起,仿佛是张三丰对神明的祈愿和祝福。

等张三丰回到原本的位置跪好后,朱标的随行司礼太监从朱标手中接过了圣旨。只见那太监迈着小碎步,缓缓地走到了三清真人雕像下方,面对着众人站定。

太监深吸一口气,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手中的圣旨。那圣旨展开的瞬间,仿佛整个大殿都被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氛所笼罩。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朱元璋,承天受命,统御万方,夙夜兢兢,以安社稷。今特颁此檄,以彰武当山张三丰真人之德,昭其高风亮节,以励天下之士。

张三丰真人,道号玄玄子,武当山开山祖师,其德行之高,武功之深,实乃千古罕见。真人幼而聪颖,长而博学,精通儒、释、道三教,尤以道家内丹之术,独步天下。其创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实乃武学之瑰宝,后世之楷模。

真人不仅武艺超群,更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其行迹遍及天下,所到之处,无不以教化民众,传播正道为己任。真人常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其言简意赅,深得道家精髓,亦为治国安邦之良策。

朕尝闻真人于武当山修炼,不慕荣利,不逐浮华,一心向道,终得大成。其德行高洁,不为世俗所染,实乃朕所敬仰。朕虽为天子,亦常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真人之处世哲学,实为朕之镜鉴。

今朕特颁此檄,以表彰张三丰真人之功德,望天下之士,皆能以真人为楷模,修身养性,勤学苦练,以期成就非凡之业。朕亦愿与天下共勉,共修道德,共图国家之长治久安。

钦此!”

宣读完毕,司礼太监侧身后退。朱标双手捧起圣旨,将圣旨恭敬地递向张三丰。张三丰身着朴素道袍,须发皆白,面容慈祥,接过圣旨后微微颔首,神情淡然,仿佛世间荣华皆与他无关。

朱棣这时上前,和朱标一起为张三丰披上那件华贵的道袍。道袍加身,张三丰依旧神色如常,只是微微一笑,道:“贫道何德何能,受此殊荣,唯愿天下苍生,皆能得道成真。”

此时,燕王朱棣上前一步,拱手道:“真人高风亮节,实乃我辈楷模。今日得见真人风采,朱棣深感荣幸。”张三丰微微一笑,还礼道:“燕王殿下过誉了,贫道不过一介山野之人,不敢当此赞誉。”

宋远桥与张开山等人也纷纷上前,向张三丰行礼致敬。宋远桥道:“师父教诲,弟子铭记于心,今日得见师父受此殊荣,弟子倍感欣慰。”张开山亦道:“师祖道法高深,弟子定当勤学苦练,不负师祖期望。”

授礼仪式结束后,殿内钟鼓齐鸣,乐声悠扬。武林豪杰纷纷上前祝贺,场面热闹非凡。张三丰虽身处繁华,却始终心如止水,淡然处之。他微微闭目,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展现出超凡脱俗的境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