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村的"双十一"大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咸丰帝要是活在今天,八成能在首播间当个金牌销售——广西这盘棋被他算得明明白白:"绿营兵虽被天地会遛成狗,可建制还在嘛!城市还在咱手里,农村还有团练当钉子户!"紫禁城里这位新皇帝掰着手指头打算盘:"从两湖调兵,让云贵送粮,耗也耗死这帮泥腿子!"
可他不知道,金田村早有人看穿了这套路数。杨秀清裹着棉被咳得昏天黑地(史书记载折段时间杨秀清这个首席执行官确实身体不舒服,口不能言),手里炭笔却在地图上画得唰唰响:"清军现在就像个虚胖的胖子,看着唬人,踹两脚准散架!"萧朝贵把砍刀往桌上一拍:"咱们得趁他还没吃壮阳药,先废了广西绿营!"
快递小哥洪秀全
要说洪秀全真是个人才,搞起义愣是搞出了现代物流的架势。七月初就派快马接来花县老家亲戚(友情提示:他没接冯云山的家人),八月份各地分舵开始"预售"——信宜凌十八带着铁匠铺连夜打刀,贵县石达开在白沙圩搞起了"军火展销会"。最绝的是平南花洲胡以晃,硬是把秘密基地伪装成农家乐,天天杀猪宰羊掩人耳目。
九月初的金田高层会议,堪称史上最硬核"双十一备战会"。洪秀全躲在幕后当"总策划",萧朝贵带着韦昌辉在前台吆喝:"家人们!十月初一(11月4日)准时开团!各分舵务必在西十天内到货!这货可不简单,是要把活生生的人从广东、广西十几个州县,像蚂蚁搬家似的挪到金田村。
赶集的生死时速
要说这"团购"难度,比今天双十一抢货刺激多了。广东信宜的凌十八最先开团,结果被知县带人砸场子,硬是拖到第二年正月才上路。贵县石达开倒是准时发货,九月就带着千人"大礼包"渡江而来。最惨的是陆川赖九,带着几千人走到玉林就被清军截胡,十月底在大洋圩渡口上演"抢滩登陆战"——北岸贵县团练举着大刀砍人,南岸浔州官兵架着火炮轰船,金田村连夜派"接应快递员"杀出血路。
《军机处档案》里记着这场惊心动魄的"物流大战":十一月二十一日子夜,赖九的"运输队"刚摸到石嘴渡口,就被清军逮个正着。北岸贵县团练抡着大刀砍翻十几个信徒,南岸火炮把渡船炸得木板乱飞。金田村的主会场派打了鸡血的生力军举着火把杀到,硬是撕开条血路。等天亮清点人数,百来号人永远留在了浔江里——这哪是起义?分明是玩命!
奇葩的"全家桶"套餐
要说太平军最绝的操作,还得数"全家入营制"。洪秀全把男女老幼按性别年龄分装进不同"包裹":青壮年编成"先锋快递",妇女组成"后勤客服",老头老太当"仓储管理",连娃娃都搞起"童子军预售"。萧朝贵拿着花名册跟韦昌辉吹牛:"咱们这是军事化管理界的拼多多!"
这套"全家桶"模式还真管用。到十月底,金田村硬是塞进一万两千五百号人,比县城赶集还热闹。白天铁匠铺叮叮当当打兵器,晚上各村首领围着炭火开"战前动员会"。最绝的是圣库制度——你家交头牛,我家献担粮,愣是凑出个"共享粮仓"。
倒计时的硝烟味
眼瞅着双十一...啊不,十月初一就要到了,金田村却愈发安静得瘆人。杨秀清的疟疾时好时坏,洪秀全躲在花洲村天天写"营销文案"(后来管这叫天父天兄圣旨)。倒是萧朝贵带着信徒们搞起了实战演练——今天模拟攻城,明天演习渡江,把紫荆山里的鸟都惊得不敢回巢。
山雨欲来风满楼。当广西巡抚郑祖琛还在写"亲,给个五星好评"的招安信时,金田村的刀枪早己磨得锃亮。这场中国近代史上最震撼的"大促",即将迎来开团时刻——只不过要抢的不是便宜货,而是大清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