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兴来到城外,发现这里的多了许多村庄。这些都是鲁肃的手笔。
没办法,东阳县太小,容不下那么多人口。所以鲁肃打起来城外的主意,把人口迁移到了这里。
平时无所谓,只要社会安定,相信老百姓能够自给自足。可要是碰上战乱呢?最先遭殃的,就是城外的百姓。所以,要给他们建立一个新的庇护所,牛角山的城池必须得建立。这一刻,赵兴建城的信念更加的坚定了。
赵兴骑着马,慢悠悠地走在田野边的小道上,一边前行,一边思考。黄巾贼匪众多,肯定会打到这里来的,到时候这些居民的安全该怎么办?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庇护住他们?
“县尊大人来了!是县尊大人来了!”看到赵兴出现在这里,有人大声的呼喊道。立刻引起了人群的骚动。
赵兴拉马立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对大家嘘寒问暖,表达自己的善意。
那些围观的人涌了上来,将赵兴包围在中间,脸上全是幸福的微笑。
“县尊大人好人呐!”
“多亏了县尊大人,我们才能活命啊!”
“县尊大人就是地上行走的神明!”
“县尊大人不仅供我们吃、穿,还给我们建造房屋,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了!”
“县尊大人要不要去我家坐坐?我家新盖的房子,老暖和了!”
“县尊大人应该去我家!”
“去我家!”
“去我家……”
说着说着,这些百姓越来越激动,甚至有的当场就跪下了,不停的给赵兴磕头。
曾经的他们,只是一群流民。过的是朝不保夕的生活,随时都有可能死去。自从跟随赵兴,一路辗转来到东阳县,他们才算真正的有了一个家。在这里,他们有了新的身份户口,现在的他们己经是东阳县人了。日子也越来越好过,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县尊大人给的。他们如何能不感激呢?
赵兴被围在中间,一时半会儿还真离开不了。实在是老百姓们过于热情,他总不可能对他们用强吧?
“干什么呢?都在干什么呢?”关键时刻,石敢当走了过来,大声的呵斥道。他身边跟着的衙役也冲了过去,手握妖刀,面露凶光,将赵兴护在了中间。
这家伙,自从上一次赵兴铁血进城就被吓破了胆,在府衙更是被典韦收拾得服服贴贴。赵兴愿意给他一个机会去辅助鲁肃,他可是表现得兢兢业业。
这不,赵兴刚一来,石敢当就得到了消息,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正好看到这一幕,以为老百姓们在刁难赵兴,赶紧上前保护。
这些流民有多厉害,他可是见识过的。有一次因为去拉架,还挨了不少闷棍。要不是他的命大,那些人没有下死手,估计今天己经不存在石敢当这一号人了。要是赵兴在他管辖的地盘上出了意外,那傻大个不得把他全家给咔嚓了。想到典韦的大黑脸,他就一阵哆嗦,左右看看,确认典韦没有跟来,他才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你是石敢当?”赵兴看着来人有些眼熟,试着叫道。
“县尊大人,卑职在!”石敢当正襟道,那恭敬的样子,比见了他爸妈还要尊敬。
赵兴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做的很不错,让老百姓们都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不要围在这里了。我就是随便过来看看的,不会影响这里。”
在上一次乡绅叛乱事件中,石敢当通风报信,证明了自己忠诚,再加上协助鲁肃治理东阳县城有功,赵兴也不介意给他一点甜头,把他推为了东阳县的乡绅代表。
这石敢当不愧是之前东阳县的地头蛇,知道什么人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堪称黑白两道通吃。郭嘉也经常会把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交给他去做,往往能够收到不一样的功效。那就说明他的能力还行,赵兴不介意给他更多的机会。
“是是是!县尊大人,小的这就去办!”石敢当对着赵兴点头哈腰说道。
一转身,脸上的笑容消失,换上一副冰块脸,挺了挺腰板,一脸严肃的说道:“散了散了,都散了吧!都围在这里干嘛?家里的活不用干了吗?也不怕县尊大人笑话。”
众人听了,果然一哄而散。看来石敢当在这里,还是有一些脸面的。
“诸位乡亲,有什么麻烦尽管找我!”赵兴看着离开的老百姓说道。
“多谢大人!”众人感激一声,又回到了之前忙碌的状态。看着他们勤奋的样子,看到了他们生活的希望。
赵兴牵着马问道:“现在东阳县的发展怎样?”
石敢当立刻上前,给赵兴牵住了马绳,高兴的说道:“县尊大人有所不知,这次我们开荒,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哦?有啥成就?”赵兴问道,他的心里也好奇起来。虽然他在开荒上做了一些辅助,但具体情况他还真的不了解。听石敢当这么一说,他也有点好奇了。
“县尊大人,是这样的。鲁肃大人近段时间使用曲辕犁,开垦了大片的田地。又动用大人建造的水车,一首在兴修水利,预计可以灌溉良田数万顷,这是造福子孙万代啊!等到春种结束,夏收上来的粮食,东阳能就够储存大量的粮食,以后大家都不会在为粮食而发愁了!”石敢当激动解释道。
赵兴笑道:“不错,干得漂亮。子敬做事,我放心。”
在乱世中,什么最重要?那就是粮食和兵马。粮食放在前,没有粮食,什么都是扯淡。有了粮食,就可以供给大量的人口,人口多了,就有了士兵,就有了军队,就有了征战天下的可能。
这么一想,赵兴对夏收就更加的期待了。有了自己的改良灌溉和耕种,产量应该还可以吧!到时候,自己不再会对粮食而发愁,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对了,子敬呢?忙什么去了?”赵兴没有看到鲁肃,问道。
“鲁大人正在前面的田地里指挥灌溉呢!都没怎么休息,一首在改修水道,让我们都佩服得很。”石敢当笑道。
真不愧是东吴的能臣,做起事来,那是什么都不顾,一心一意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也不怪周瑜临死之际,要把大都督的职位让给他。
走了半个小时,两人终于在一处田野上看到了在田间忙碌的鲁肃,正在指挥农民们筑田开渠。
“子敬,这边!”赵兴站在田野上挥了挥手,朝着鲁肃喊道。
鲁肃正在劳作,听到有人唤自己,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家公子赵兴来了。鲁肃的心里很是高兴,赵兴每次到来,都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就比如曲辕犁和灌溉的水车,解决了他们多少麻烦?这也提高了他们的效率,开垦的田地是之前预计的好几倍。
“大人,你怎么来了?”鲁肃爬上田野边问道。
“这不是许久没见,过来看看你。这段时间,辛苦子敬了!”赵兴拉着鲁肃的手说道,眼里满是真诚。也不管他的手脏不脏,上去就是一阵嘘寒问暖。
鲁肃哈哈笑道:“不辛苦不辛苦,其实很多问题你都解决了,我不过是监督执行而己。再说,每天这么忙碌,我感觉很充实。看着老百姓脸上的笑容,我心里满是成就感。”
和赵兴待得久了,一些新鲜的名词那是张嘴就来,能够更加衬托此刻的心情。
“你能这样想就好,这次春耕,你可是我们东阳县的大功臣,这东阳县的百姓,都该感谢感谢你!”赵兴说道。
“大人,哪来的话。要说最该感谢的,还得是您!是您给了他们希望和温暖。”鲁肃摇摇头说道。
接着两人又一起讨论了下农事,鲁肃也把之前遇到的一些问题给赵兴说了。赵兴虽然不是很懂,但是理论知识他会吹,上一世的网络信息不是白看的,立刻给他举出个一二三,让鲁肃佩服无比。而赵兴也说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让鲁肃茅塞顿开,称赞不己。
聊完了农事,赵兴就把自己想要在牛角山修建城池的事情给鲁肃说了,询问他可行性如何。
鲁肃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大人,修建城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觉得我还还需从长计议,先把眼前的事办好。”
很显然,对于赵兴修建城池的计划,鲁肃并不看好。即使以后可行,但绝不是现在。
赵兴也想过会是这样的结果,但他心里很是不甘,反问道:“那若是我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建成呢?”
鲁肃一愣,沉默了一阵后问道:“大人可是认真的?”
他紧盯着赵兴的眼睛,想看看他有没有在开玩笑。在短时间内建好一座城池,无疑是天方夜谭。他搞不明白,赵兴哪来的自信能够短时间建成。
“当然,我赵兴何时撒过谎?”赵兴一脸坚定的说道。
“如果真是那样,大人真的是王图霸业可成!”鲁肃深吸一口气说道。
“是极是极,子敬和我想的一块儿去了。既然如此,建城的事交给我,人口安置问题由你负责咋样?”赵兴笑着说道。
“多谢大人信任,我一定尽力而为!”鲁肃躬身道。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赵兴和大家吃了一顿粗茶淡饭后离开了。他的离去,承载着很多人的梦。平易近人,能同吃同住的县令大人,更是受到老百姓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