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我悬壶济世

第16章 第十六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开局我悬壶济世
作者:
你很会呐
本章字数:
6610
更新时间:
2024-12-18

人群中不少人面露不以为然之色——大家都知道这个刘海中最向往权力不过。

没了老领导易中海的监督,他显然最为高兴。

至于何雨柱,则是凝望着易中海,轻轻地摇了摇头:

“唉,易大爷,您这样做实在是不太地道啊。”

面对何雨柱这般的责备,易中海心中充满了疑惑——选择让这个作为自已晚年的依靠,自已是否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毕生追求的名望,在这一刻化为了泡影。

而今,他已经无力与陈杨等人争斗。

对此,易中海感到极大的挫败,并对祝秀荣充满了怨恨,但若采取行动,他的下半辈子也就完蛋了。

此外,多年来累积的积蓄也都归她所有了。

想到那些钱——超过一万块——那是自已辛苦工作十余载所得,每年挣的一千多元几乎都在这数目上。

一万多元的巨款,得花多长时间才能赚到!

一念至此,易中海心头如同针扎一般疼痛,但也无奈事情已经如此。

秦淮茹则在一旁审视着这一切,原本不知道易中海有如此家底,且了解到易中海无法生育的事实,不禁心生动摇:倘若事先知晓,或许可以尝试接近易中海。

毕竟,相比起傻柱来说,何雨柱似乎更有财富价值。

但见贾张氏眼中闪烁的精明,她心里明白贾张氏也在思考着同样的事情——只不过,如果易中海能有子嗣,那贾家的未来就不会像现在看起来这么诱人了。

毕竟贾张氏清楚,一旦秦淮茹为其他男人生育后代,贾家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然而考虑到易中海的身体条件,即便与他建立联系,又有什么不好呢?易中海不仅年纪不算大,还有劳动能力,保守估计还能活个十几年,赚取近一万多元。

这样的好处自然不能放过。

贾张氏已经开始计划怎样能最大化利益的同时保证家庭稳固。

当然,这些念头并没有逃过在场所有人的洞察力。

易中海也同样心知肚明,他知道这个大院里没有人会放过利用自已境况的机会。

要知道,在过去的时候,易中海并非未曾见识过这样的场景。

这正是他心中最大的顾虑所在。

机智的阎埠贵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随即对易中海说道:

“老易啊,你一个人住着也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不嫌弃的话,就上我家来吃饭吧。”

贾张氏听了这话,立刻明白阎埠贵的心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开口道:

“我说老三啊,不对,如今应该叫老二了,你在大院里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还不知道吗?

再说了,老易是我的儿子的师父,现在还是我儿媳的师父呢。

就算老易眼下处境不佳,他依然是轧钢厂里的八大工匠之一,你们就不要在这儿虚情假意了。

我家棒梗还得继续为父亲尽孝,将来也会照料老易。

你别装好人了!老易,等下到我那儿吃饭的时候,我让棒梗来请你。”

听到贾张氏这番话,易中海不禁惊讶地望着她,这还是从前那个无理取闹的贾张氏吗?

贾张氏心中自有考量:孙子今年已十四岁,不用几年便可以 ** 门户,也可算贾家人中的顶梁柱。

贾张氏深知,对秦淮茹来说,三个孩子才是她的致命软肋。

加之现今易中海家中已无偏向自家的情况,自已若是依然像从前那般作为,只能是为贾家添恨招嫌。

况且,以往种种不满与争端,都是精明的儿媳秦淮茹巧妙转移给了易中海和何雨柱。

贾家虽长期从整个大院索取资源,但真正招致众矢之的,并非自家,反倒是傻里傻气的何雨柱。

而在大家心中,秦淮茹甚至还能博得好感。

这一切,均是两位孤苦妇人的智慧——既能坐享其成又能置身事外。

此刻,易中海脸色极为阴沉,目光转向一旁默不做声的陈杨,问道:

“陈杨,刚才武队长所说的话是真的吗?”

陈杨微微点头答道:

“就法律而言,武队长所言确实无误。

不过看来他是顾及王主任的情面,若非如此,你今日肯定会被带往公安局。

无论哪位市民报警,涉案人员均需接受警方调查询问,即便是调解工作也须由公安部门负责进行。

显然,武队长未予正式立案,否则即便赔款也会先关几天,给予警示。”

通过陈杨的回答,众人意识到新时代的确已至,法律条款中也有涉及此类事务的内容。

此时的易中海认为陈杨刚到此地,并无旧怨可言,对方对于自已的情况也不甚了解。

关于自已不孕不育的秘密,除了他自已和医生,外人并不知晓,就连后院的大姐们都无从得知。

但易中海并未察觉……

陈杨不仅拥有精湛的医术,能够准确判断出易中海的身体问题,且还具备某种特殊的视角。

此外,他修炼《玄天宝录》已达第三层次,更具有感知能力,对于那些企图算计自已的人与事了如指掌。

因此,对于陈杨暗中所做的这些安排,易中海根本无法预见。

最后,易中海向陈杨表达了感谢:“谢谢!”

他转身离开,朝后院走去。

见易中海从中院走出,向后院走去,陈杨明白何雨柱是要去看聋老太太了。

大家对易中海与后院聋老太太的关系都很清楚,因此也没多想。

毕竟易中海已经离婚,那位大婶也不见了。

他肯定要跟聋老太太谈一谈。

过去一直是那大婶在照料聋老太太,现在大婶走了,应该是不会再回来了。

这样一来,聋老太太的事情就成了一个难题。

这件事院里的人都很清楚,陈杨也不例外,但他并不关心,毕竟他刚来这里。

这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要针对他,就得接受相应的后果。

至于照顾聋老太太,哼,他没那个闲工夫,如果非得让他照顾的话,

他倒是要看看到时候是不是能让聋老太太活不下去。

并且陈杨知道,这位聋老太太是个有 ** 保障的人。

这一点对他来说是最有力的保护伞。

至于何雨柱,他现在已经不大在乎院里发生的其他事情了,

在这个院子里,除了秦淮茹,他已经没有什么别的牵挂了。

即使面对易中海的问题,也在秦淮茹的影响下变得无足轻重。

易中海出事,他连心里都没波动一下,只是感到有点儿遗憾于大婶的离去。

毕竟这些年来一直是在大婶的照顾下生活,

易中海只不过是一张嘴上的能耐罢了。

他也明白,以往听从易中海多半是因为大婶的关系。

如今易中海不再是大老爷了,大婶也走了,加上自已是在后厨工作的,

即便易中海有意刁难,也无法影响到他,所以他根本不把易中海的事放在心上。

贾张氏带着秦淮茹回家,安排小当和槐花去做些杂务。

看着秦淮茹,贾张氏问道:“淮茹,你考虑清楚了吗?”

秦淮茹并不愚钝,她自然懂得婆婆的盘算,两人不知联手设计过多少次。

若非她们的共同策划,单靠秦淮茹一人,根本无法在这院子稳住脚跟。

秦淮茹点头表示同意:“母亲,您也知道了,大爷确实在生理上无法生育子女,而大爷还是位八级技师。

房子大婶并不要求分产,选择了带走折算成的钱,并且随黄主任一同离开了。

大爷目前的情况是:有房,有工作,而且不需要后代。

这是最佳的选择,等时机成熟时可以让棒梗搬过来居住,他家有三间房。

没有后代的情况下,日后的一切……”

贾张氏赞同地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

易中海的势力现在下滑,正是我们给予帮助的良机。

以他的能力,迟早都会东山再起,这些年的手段我们都见识过。

如果我们能在关键时候伸出援手,未来我出嫁后的利益必定不少!”

秦淮茹也点头附和:“好,晚上多准备一些食物,多弄点好菜,让大爷好好享受一下!”

贾张氏同样点头应和:“好!”

秦淮茹又问贾张氏:“母亲,您看我们可以直接提出来让易中海认棒梗为义孙吗?”

若是以前,贾张氏可能会犹豫不决,但现在易中海没有后代,这样的提议或许可以考虑。

贾张氏万分乐意,这样一来,将来棒梗的工作和住房都有着落了。

秦淮茹表示:

“好,等下吃饭的时候我会提到这事。

总之到时候一切皆是棒梗的。”

贾张氏点头赞同……

陈杨正悠闲地坐在躺椅上,贾张氏与秦淮茹的话,他听得清清楚楚。

他在心里想:这两个女人还真会算计。

但这一切都与自已无关,眼下他的注意力被易中海和那位耳朵不大好的老太太之间的对话吸引着:

“老奶奶,实情就是这样了,我这半辈子辛苦攒下的养老钱,如今都灰飞烟灭了!”

耳朵不好的老太太唉声叹气:

“这件事真是你自已惹的祸,你想想会不会是别人暗地里使坏,而你无意中背了黑锅呢?”

易中海沉思片刻,随后摇着头说:

“绝无可能,知晓这事情的只有参与抽奖的欧文,就连你都不清楚详情。

况且,人人皆知我没儿女,若真有内鬼,这消息恐怕早已传开,又怎么会等到今天?”

这位耳背的老太太始终觉得事有蹊跷,她接着问道:

“中海,那会不会是最近搬进我们院的新面孔干的好事?”

易中海再三否认:

“不可能,那人只有十八岁,初来乍到还没认识几户邻居,哪有机会了解我的私密?他绝对没这份心思。”

听了易中海的话,老人依旧不解:

“话虽如此,但究竟是谁呢?”

易中海摇了摇头,满面阴霾:

“我不知道是哪个混账。

要是让我抓住了,定要让对方好看!”

老太太试着安慰他:

“有没有可能是巧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