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课业,李峰应对得游刃有余,轻松自如。
时至中午,李峰与格温一同在食堂用餐。
然而,面对这样的美式午餐,李峰实在提不起太大的食欲。
“李峰同学,我已经替你报名了,明日记得早些起身,与我一同前往。”格温提醒道。
“好的,届时我会电话联络你。”李峰回应。
话音刚落,李峰的耳朵微动,他突然从餐桌前的椅子上站起身来。
“……一艘货船即将沉没?位于……亚洲东部海域。”
目睹李峰行为举止突显异常,格温关切地询问:“李峰同学,你身体是否感到不适?”
“哦,并无大碍,格温同学,我腹部稍有不适,需前往洗手间一趟。”
“啊,我明白了。”
格温的话尚未说完,李峰已疾步小跑,迅速从她的视线中消失。
随后,中城科学高中的上空骤然响起了一阵尖锐的音爆声。
这一声响源自距离李峰最近的某国空军基地。
空军指挥官面露惊愕之色,紧盯着探测雷达上呈现的反馈信息。
而坐在操纵台前的士兵们正接连不断地向他汇报情况——
“指挥官,昨日傍晚出现的超人再度现身。”
“天哪,他的速度惊人!已然超越了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
**第二宇宙速度**,又称为**逃逸速度**,是指物体克服地球引力束缚,完全脱离地球引力场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这一速度值在地球表面附近约为**11.2千米/秒**。
具体来说,第二宇宙速度是基于以下物理原理计算的:
1. **引力势能**:物体在地球引力场中具有引力势能,其大小与物体距离地球中心的距离有关。
2. **动能**:物体运动时具有动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3. **机械能守恒**:在没有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即引力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当物体以足够的速度运动时,其动能足以克服地球引力势能的束缚,使物体能够逃离地球引力场。这个足够的速度就是第二宇宙速度。
**计算公式**:
第二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v = √(2GM/r)
其中:
* `v` 表示第二宇宙速度。
* `G` 表示万有引力常数,约为6.67430×10^-11 N·(m/kg)^2。
* `M` 表示地球的质量,约为5.972×10^24 kg。
* `r` 表示物体距离地球中心的距离,在地球表面附近约为6371 km(地球半径)。
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可以计算出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
**意义**:
第二宇宙速度是航天领域的重要参数。只有当航天器达到或超过这一速度时,才能实现脱离地球引力场,进入太空探索的目标。例如,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等深空探测任务都需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才能成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