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我在北电当保安

第815章 庆功宴

加入书架
书名:
娱乐:我在北电当保安
作者:
东北溜达鸡
本章字数:
4536
更新时间:
2025-07-02

吕文的信心来自前世的记忆。

原时空,《士兵突击》是明年5月在地面频道试播,然后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北京台才买了首轮播放权,并在8月1日播出。

但并不算是什么好档期,因为同期有《奋斗》……

两部现象级电视剧撞在一起,收视群体又比较接近,自然会互相影响。

可即便如此,《士兵突击》在北京台还是拿到了平均7%,最高9%的收视率,加冕当年北京台收视冠军。

这个数据对标电视剧频道,应该有望突破5%。

就算不能破5%,3%以上也是板上钉钉的事,那就不亏,还是40万一集,但只要收视率小爆一下,就赚了,双赢嘛。

至于什么优先购买权,站在严浩的角度是怎么都赚,站在吕文的角度也是不亏。

收视率高,价格就高,卖给谁都一样,收视率不好,也没人买……

张骞感觉自己的CPU烧了,半晌,才弱弱地问道,“所以,优先购买权,有没有都一样?”

“那能一样吗?”

吕文乐了,“我要是不说优先购买权,严主任也不能这么痛快啊!”

张骞一拍脑门儿,这才反应过来,有时候就是要让别人觉得自己占便宜了,他们掏钱才痛快……

吕文和张骞的饭还没吃完,他就接到了曾佳的电话,让他去参加《疯狂的石头》庆功宴。

嗯,《疯狂的石头》票房突破3000万了,肯定要办个庆功宴嘛。

一方面算是给剧组发福利了,庆功宴除了吃吃喝喝,华纳还会出面给主创发个红包,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宣传。

虽然《超人归来》己经上映,而且以不可阻挡之势横扫暑期档,首周六天,便狂揽4100万票房,然后次周第一天,单日票房就跌到了250万……

其实也很正常,周一看电影的人还是太少了。

即便如此,次周七天,《超人归来》也拿了3400万,累计7500万,破亿应该没什么问题。

不过这些和《疯狂的石头》关系不大,《超人归来》吃肉,他们还能喝点汤,虽然每天票房也就百八十万,但累计起来,也快3500万了,于是就有了这次庆功宴,搞不好还能冲一下4000万呢。

庆功宴大概100来人,整个剧组都过来了,华仔、三爷,甚至是鲍尔也来了,吕文倒是没想到……

等和鲍尔聊了几句,他才搞明白,原来《疯狂的石头》海外版权卖得不错,一共卖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差不多300万美元。

吕文愣了一下,这不科学啊,大老外也能看懂《疯狂的石头》?

鲍尔脸笑得跟菊花似的,“你不知道自己现在有多火吗?”

“我?”

还真是因为吕文,吕文在东南亚确实有点小名气,尤其是刚刚接了《死亡笔记》,争议大,名声就更大了。

别看吕文只是客串了一下,但是到了国外,完全可以宣传他就是男主角嘛,反正谢小萌这个角色也差不多贯穿始终了,不算骗人。

吕文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当初海外版权可是说好了都给吕文和华仔的,华纳只收一点发行费,那就还剩下250多万,他和华仔一人能分到100多万美元,比特么票房分账还要多,怪不得华仔在台上笑得跟一朵菊花似的呢,这么多年,他拍电影就没赚到过这么多钱……

当然,这指的是投资人身份,当演员人家还是挺赚钱的。

不然也赔不起啊……

鲍尔也很高兴,这是华纳进军中国之后第一部发行成功的电影,他还准备继续投资宁昊,他觉得宁昊就是下一个小钢炮!

吕文连连摆手,差远了……

宁昊擅长反英雄主义,小人物,黑色荒诞叙事;小钢炮更擅长传统叙事,就是说教那一套,而且小钢炮能驾驭大制作,宁昊,还是差点意思。

不过现在的宁昊还是非常值得投资的,《疯狂的赛车》大赚了一笔,让鲍尔参与一下也不是不行。

于是吕文就指了指正在台上发红包的三爷,“你能说服三爷,就没问题。”

鲍尔很高兴,说服三爷很容易,他就怕吕文不把版权交出来……

虽然宁昊的下一部电影是吕文、华仔和中影一起投资的,但谁都知道,吕文才是更有话语权的那个,主要是他能影响宁昊的选择。

鲍尔去找三爷了,恰好轮到吕文上台发言,他就把自己拿到的10万块钱红包给工作人员抽了……

从台上下来,吕文就坐到宁昊和黄博他们那桌了,宁昊笑得比华仔还要高兴,而且明显己经有点多了,舌头都大了。

吕文摇了摇头,还是太年轻了啊……

确实年轻,宁昊满打满算就拍了三部电影,前两部还不是院线电影,根本不能算,第一部院线电影就扛着好莱坞大片,拿到一个夸张的票房,肯定算是成功了,还是巨大成功。

其实很多人不理解,在中国,年轻导演是非常难混出头的。

一般也就两种方式,一种是科班毕业,又遇上一个欣赏你的老师,恰好这个老师又有点人脉,才有可能。

第二种方式就比较难了,就是先拍广告、MV、电视剧、微电影,一点一点积累经验和名声,出了名,才有可能拍院线电影。

原时空宁昊属于两条路都走了,他的老师帮他拉来了《香火》和《绿草地》的投资,才让他有了自己的作品。

宁昊也拍过MV,比如屠洪钢和朴素……

然后宁昊才入了华仔的眼,投了《疯狂的石头》。

523和伍世贤也是差不多的路子,两人都是广告导演出身,然后拍短片参加电影节,才有机会拍院线电影。

相比之下,伍世贤更惨一点,《独自等待》的投资,他拉了六年……

所以有些小说里的主角,拿着一个剧本去电影公司毛遂自荐,大佬们惊为天人,当即决定投资,还不干涉拍摄……都是意淫出来的剧情,不是说这些电影公司的老板眼光不好,是根本见不着人家。

人家日理万机,会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吗?

要是没有《疯狂的石头》,宁昊也见不到大小王总、王常田和吴克波,人家根本不在乎这种小成本电影……

过程越艰辛,成功就越可贵,所以宁昊现在意气风发也能理解。

只是其他人看在眼里,难免有点眼红,比如徐光头,他也想拍电影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