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王大强出门的时候看到何向北在家,于是急忙跑到厂里学摩托车。
依旧是韦庆国教授。
韦庆国从头教起,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起来观看。
刘柱也过来看。
不久,韦庆国就让王大强试着开一下。
摩托三轮也很稳固,王大强坐在上面心情激动不已。
这是王大强第一次触碰摩托车。
他竟然也有机会开摩托车了。
带着激动的心情,王大强发动了摩托车。
可是控制方向不好,本想往左走,结果偏偏往右偏,当他反着来,偏得更严重了。
就这样,王大强驾驶起来显得十分笨拙。
过了十几分钟,王大强还是没能熟练驾驶。
“就这样?”有人调侃道。
“比东子差多了。”有人跟着说。
不少人都在起哄,甚至嘘声连连。
韦庆国也摇头,明显看出王大强与何向北差了很多。
刘柱更是大声嘲笑。
突然间,王大强不小心猛踩油门,眼看就要撞人,更是一片混乱。
“砰!”新笔趣阁
虽然没撞到人,但是摩托车却撞到了一棵树。
顿时,车翻了,王大强趴在地上喊疼。
整个现场寂静无声,连呼吸都听得见。
连韦庆国也被震惊了,竟然连开三轮都会翻车,真是个“人才”。
韦庆国见识了许多学员学习开车,像这样糟糕的学生从未见过第二个。
“真是要把我笑死。”刘柱捧腹大笑。
其他人也在哄笑不止。
厂内顿时充满了愉快的氛围。
“我的腿断了。”王大强大声哀嚎。
“赶紧搭把手帮忙。”韦庆国连忙把王大强扶了起来。
随后,王大强被送往医务室。
幸运的是,王大强的腿并没有断,只是轻微骨折了。
但这事也让王大强惹上了麻烦,厂里唯一的一辆三轮摩托车损坏了,需要送往修理厂修理。
何向北进厂后,很快就听说了王大强翻车的事情。
“开摩托车也能翻车?”何向北难以置信。
厂区道路平坦,不像农村路那么坑坑洼洼,居然能翻车!
轻松愉悦的气息在厂内四散开来。
但李副厂长脸上的表情则非常阴郁。
一大早就听说王大强出事故的事,这使得李副厂长心中非常不舒服。
毕竟是他批准王大强学习开摩托车的。
如果车没事还好,可现在车损坏了,已经被送去修理了。
原本以为王大强能像何向北一样,半个月内拿到驾照,却闹出了这么大笑话。
实在太高估王大强了,如果早知
至于赵春兰三个孩子的大名,分别是李小强、李大强和李香莲。
还差一个名字就组成保家卫国了。
陪着赵春兰的孩子玩耍,柱子仿佛变成了他们的首领。面对其他孩子,柱子虽有些底气不足,但在这三个孩子面前便找回了自尊心。
看到柱子有了玩伴,周丽华心情颇佳。
“可别让这些泥孩子带坏了我们的宝贝。”王秀华对周丽华不满地说。
周丽华一脸无奈。王秀华这位婆婆简直是怪脾气。她总是瞧不起农村出身的人,对孙女们更是百般苛责。
但是,王秀华似乎忘了她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出生,如今家里的大包袱无非就是她自已。
可惜自已只是儿媳,若她作为婆婆一定能让王秀华安分些。
如今最为失落的是张文浩。周丽华怀疑赵春兰提供的怀孕证明存有水分,却不愿过多纠缠。
接着,周丽华拿起一篮衣物,在门口搓洗起来。同时,李铁柱在家里偷笑着张文浩娶了一位来自乡村的老妇以及带上一群孩子的境况,让他开心了好一阵子。
……
另一边,张家氛围紧张异常。
只见张胜利夫妇满脸不悦,赵春兰局促不安。张文浩则愁容满面。
对于儿子娶个村里来的寡妇并且带有三位小孩,张胜利一直难以接受。
张母目光冷冷看向赵春兰:“为何不去找个城里的闺秀,偏偏选一个穷村姑?难道想要害我们张氏族人么!”随即,转向张文浩继续训斥起来。
“简直丢我们张家人面子!”张胜利亦愤怒表示。
赵春兰低下头心情沮丧,她明显察觉到这对夫妻对她充满歧视,并不顾她在场合的尊严。
即使个性刚烈的赵春兰也唯有忍气吞声进入新家中。
此时与丈夫产生激烈冲突显然是不明智的行为。
“这是无可奈何之举”,张文浩挤出一句话。
张母提议:“如果你愿意跟随我的文浩,则需让你的孩子们都更改姓张”。
这无疑使得赵家三人能快速成为张胜利家族成员尽管非血统继承。
“更改姓氏?不可为”。 赵春兰震惊回应道,“我的承诺无法被违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改姓。”
“那你难道是准备让我儿子替你家照顾这些娃吗?”张文浩之母刻薄说道。听到这里,张文浩不由打起寒颤。
现在唯一令他高兴的事情就是终于有了后代,他一直寄希望赵春兰为他生育个男孩子来争口气。若能有个儿子,则有机会用这个来嘲弄那个讨厌的邻居。
至于赵春兰,张文浩明白想离异不易。离婚在这个时代仍被视为羞辱。
许多婚姻即便不和谐依旧凑合度过时光。
“我的誓言无法打破,不会允许他们改姓”。赵春兰面露困窘。
“算了我不关心”,张文浩答道。如果有后代,他就无所谓别人的孩子使用他的名字。
见此情境,赵春兰感到忧愁。
看来将来张文浩拥有亲生骨肉时会对这些孩子视而不见。
本来,打算与他成亲之后孕育下一代的,现在看起来似乎不宜那么去做。由于她已许诺不会更改他们姓氏,而张文浩对此亦不在乎,故而张夫妇转而去谈论另一话题。
即既然结为了夫妇,总归要宴请一下。
根据张文浩想法无需办席,但却不可能实现愿望,只好决定简简单单庆祝一下。
夜晚,李明轩和妻子洗漱完毕准备休息。
此刻,李家比以往显得更为热闹——一个年轻的寡妇以及活泼的孩子使得原本宁静的院子增添了更多色彩。
或许此刻张文浩正在享受其中。
令人惊讶,以往羡慕不已张文浩的柱子这次居然不羡慕了,当周丽华端盆倒入清洗液并返回时,她看到秦淮茹仍停留在室外。
从视觉判断,后者体型略显纤细了一些。尽管依然较为丰腴,不过距离贾婆婆差距似乎缩小了些。
如果给予她数载时间,则极有希望能实现瘦身目的。
此刻,赵德海起身如厕并且向周丽华眨了一下双眼。
后者随即告知婆婆要去洗漱间方便后离开。
贾张氏顿时心生不满,心想她虽年长视力却并不衰减,注意到两人之前的细微动作。
她内心骂了一句,决定跟着观察状况。柱子三人皆已入梦乡, 婆婆便悄悄跟上前。
在厕所外,赵德海正等待周丽华到来。
二人
回到家后,杨雪发现自已毫无睡意。她目睹了一场大戏。
“你真觉得是王伯让秦丽去郝建屋里的?”杨雪疑惑不已。
这一行为与王伯以往的形象完全不符。然而,贾桂珍不像在编造故事。
“你看贾桂珍把王伯脸抓破那样,你觉得只是开玩笑吗?”李文东笑了笑。
“王伯居然这么做?”杨雪惊讶。
“为了老来有所依呗。”李文东解释。
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对孤寡老人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养老。尽管王伯现在是技术高超的钳工,但他也在思考如何安享晚年的问题。
“只是有些不解。”
“如果是农民这样做还能理解,但他是技术娴熟的工人。”
的确,在这个时代能有这样的地位本就已不易,却还需要这样的手段,未免让人费解。
李文东见状索性多聊些邻里的事分散杨雪的心绪。“比如李伯家一直算盘精打细算;王伯表面帮邻居多,实际上是为了个名誉;刘伯则一门心思想官位;至于贾家人则离谱得多——譬如那贾桂珍……”
听着这些细节,杨雪更深入了解了四合院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而越了解其中的情况便越发头疼。在她的认知中,四合院远称不上一团混乱,但也存在许多微妙的小摩擦。她原本以为不错的邻居经过李文东剖析后再难对她产生好印象。当然李文东在叙述中不免带着一些个人观点,杨雪自已亦有些想法却难免受到李文东看法的一定影响,逐渐她分析问题的方法更加贴近李文东的观点。
虽然在表面来看李文东仍同邻里相待融洽,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融入这里。同理杨雪亦然。
换一个角度说:四合院中依旧保有一些温暖的情谊。就如现实生活中邻居关系一般。在关键时刻大家仍愿意互相帮忙,即使偶尔会产生分歧,但三位管事伯父总能在中间起到调停作用。因此这里并不容有公开的矛盾出现。所有人都重视一种团体协作精神与荣誉感。墙面上写的“互助互利, 争当国家贡献者”的口号就是最佳例证。
李文东同杨雪详谈了很久直至深夜。
此时贾家中。
两个小弟弟还在床上沉睡,只有哥哥坐立在炉灶旁。贾桂珍阴着脸色将贾家遗属的照片摆放在桌上。
见妻子苍白的表情,她知道自已又做出了极端之举。毕竟剧中贾母曾因同样原因将家里布置成了祭祀场所。
她拿出亡故儿时的照片走到秦丽身旁。 见媳妇低下脑袋, 冷笑道:“抬头,看看你夫君。”
虽然深夜出门最终并未进入郝建家中。但内心已产生动摇。庆幸的是郝建并不愿娶秦丽为妻。否则贾桂珍怕是夜夜不安。
另外贾桂珍更为火大,因秦丽此前竟然未给予自已任何帮助。如果秦丽肯助她,可能会使王伯颜面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