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日娇娇总是出府,秦褚翊不由得担忧。
“暗影,你去调查一下王妃最近行程”秦褚翊眼底闪过一丝幽光。
“是,属下领命!”
不一会结果飞快就调查出来,在书房内暗影禀报中。
“主子,今日王妃救了一名江湖男子,那人便是之前调查过的沈如风。”
褚翊心中醋意大发,“他们在哪里?”
“回主子,他们在清风客栈。”
话刚落下暗影感觉一阵风拂过,望向书房主位已空,暗影立马跟上。
————
秦褚翊抵达客栈脸色阴沉仿佛来捉奸那般。
店小二连忙陪笑道:“秦王,您有何贵干?”
冷眼斜视道:“他们在哪间房?”
店小二立马领会:“二楼,天字号房。”
秦褚翊到二楼,一脚踹开客栈房门,只见屋内娇娇正拿着帕子给沈如风擦拭额头汗水。
看到这一幕,他气得握紧双拳。
娇娇吓了一跳,见是秦褚翊,赶忙起身解释道:“王爷,事情不是您想的那样,沈公子受伤很重,我只是帮忙救治。”
秦褚翊冷哼一声:“本王看王妃倒是很关心他。”
沈如风挣扎着想站起来行礼,却又跌倒在床上,“王爷莫要误会,草民感激王妃救命之恩,绝无逾矩之举。”
秦褚翊却不听解释,上前就要拉娇娇离开。
娇娇甩开他的手,气道:“王爷不分青红皂白就这样莽撞行事,实在令妾身心寒。”
秦褚翊愣住,他意识到自已或许真的太过冲动。
这时暗影进来小声在王爷耳边嘀嘀咕咕一番。
秦褚翊顿时冷静下来,“本王已知晓你的事情,你既然救过本王妻子,本王可帮你解救深家堡。”
娇娇面露喜色,“褚翊,你可出手那一定没有问题。”
“你呀!总是让为夫操心。”
两人又和好了,似乎忘记刚刚的事情,谁也不愿意提破坏感情之事。
沈如风心存感激:“多谢,王爷帮助,待伤好后我便即刻动身。”
“好,我会派一支最强暗卫助你一臂之力。”
“太好了,草民多谢王爷。”
“你好好养伤吧!才能好好报仇。”
两人寒暄几句,秦褚翊带着娇娇离开。
两人回到王府秦褚翊眉头紧蹙。
娇娇担忧问道:“褚翊怎么啦?”
“娇娇,皇帝发难看来咱们的计划要提前。”
“褚翊,无论如何我都会在你身边。”
“娇娇,我想把你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娇娇心中明白,要是将来大战在即,她是那个会拖累他的人,皇帝一定会拿她威胁他。
“好,我都听你安排,我会乖乖的等你接我。”
秦褚翊心疼自已的妻子,跟着他受苦受难,把她抱在怀里安抚。
…………
秦褚翊将娇娇安置在一处隐秘山谷中的宅院里,并安排了众多亲信保护她。
临行前,他紧紧握着娇娇的手,目光坚定而温柔,“娇娇,等我归来。”娇娇强忍着泪水点头,“褚翊,一定要平安。”
秦褚翊走后,娇娇每日都在庭院中祈祷。
然而,一个月后的一天夜里,一群黑衣人潜入宅院。
原来,皇帝不知从何处得知了娇娇的藏身之处。
就在黑衣人即将抓住娇娇之时,一道黑影闪过,竟是之前受伤的沈如风。
原来他早就察觉到此处不安全,暗中前来守护。
沈如风拼尽全力抵挡黑衣人。
与此同时,秦褚翊带领人马及时赶到,一场混战之后,敌人被击退。
娇娇扑进秦褚翊怀中哭泣,秦褚翊抱紧她,眼中满是愧疚,“娇娇,是我不好,以后再也不会分开。”
经此一事,他们深知面对重重危险,唯有并肩前行才无惧任何挑战。
秦褚翊感激沈如风:“多谢,你救本王王妃。”
沈如风笑道:“王爷不必言谢,您助我夺回沈家堡,保护您的妻子我也算报答您的恩情。”
随后又继续道:“王爷草民愿加入你们,如今民不聊生昏君当道,为百姓安居乐业而战。”
秦王笑道:“好,难得你有心,本王最初只是为爱妻能有安稳生活,如今决定谋反不止为了家人,为将来的太平盛世。”
众人决定一起前往京城,共同对抗皇帝的阴谋。
一路上,秦褚翊小心呵护着娇娇,而沈如风则负责探路和警戒周围的动静。
行至半途,遇到一座破旧寺庙。
众人打算在此休息一晚,然而刚进入寺庙,便感觉到一股阴森之气。
娇娇害怕得躲在秦褚翊身后,秦褚翊轻声安慰她。
沈如风率先探索寺庙四周,发现这里竟然被邪术笼罩。
原来这是皇帝身边的国师设下的陷阱,意图一举歼灭他们。
正当危险逼近之时,娇娇却发现佛像背后有一个奇怪的符文,她下意识伸手触碰。刹那间,金光闪耀,邪术竟被破除。
秦褚翊惊喜不已,意识到娇娇身上有着特殊的力量。
秦褚翊担忧道:“娇娇,往后不可轻易暴露你身份。”
娇娇点点头,“明白,我会小心一点。”
凭借这份力量,他们顺利抵达京城。
而后经过一番精心谋划和激烈战斗,终于推翻了皇帝的暴政。
秦褚翊登基为帝,娇娇成为皇后,沈如风也恢复了沈家堡往日的荣光,三人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从此国家在他们的治理下繁荣昌盛。
…………
新皇秦褚翊初登大宝,便展现出了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
他深知国家治理之关键所在,于是迅速颁布了三道重要指令。
首先,第一道指令便是要彻底清查那些贪污腐化的官员。
为此,他下令成立专门的调查组,深入各地展开调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对于查实的贪官污吏,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迁就。
其次,第二道指令是进一步完善科考制度。
科举考试本是选拔人才、为国举贤的重要途径,但其中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之处。
秦褚翊认为应当对其加以改进,使之更能选拔出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栋梁之才。
他召集了众多大臣和学者共同商讨,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考试科目和评判标准,确保每一个优秀的人才都能够通过公平公正的竞争脱颖而出。
最后,第三道指令更是具有开创性意义——任何有才能之人,不论男女,也不管出身贵贱,皆有资格参加科考。
这一举措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给予了更多人施展才华的机会。
无论是贫寒之家的子弟,还是女子中的佼佼者,只要具备真才实学,都可以踏上这条通往仕途之路。
此令一出,举国上下为之轰动,人们纷纷称赞新皇的开明与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