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然正气爆发之时,那狐妖便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他几乎本能的运转神通,一股浓烟瞬间以他为中心四散开来。
身处烟雾之中的狐妖正要施展遁法之时,陆仁的声音却是悠然间响起。
“子不语,怪力乱神。”
那声音恢宏大气,宛如洪钟大吕一般以陆儒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而伴随着这道声音响起,原本正在施展遁术的狐妖顿时一脸懵逼。
他周围的雾气瞬间被驱散,而他自身的法力也在瞬间被禁锢。
虽然他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是陆仁这七个字却仿佛是封禁了方圆十里的天地一般,身处其中的狐妖根本无法施展任何的神通。
“你…”
那狐妖难以置信的盯着对面的陆儒,声音有些颤抖的开口问道:“你这是什么神通?”
陆儒闻言之后笑道:“这便是我儒家神通,阁下以为如何?”
听到陆儒的言语,又见陆儒此时正一步步向自已走来,那狐妖沉默了片刻,随即果断从心,直接跪倒在地上叩首道:“晚辈涂山狐族涂山书,之前多有冒犯,还请前辈恕罪。”
“涂山?”
一听到对方自报家门,原本也没准备痛下杀手的陆儒面色一凝,随即开口道:涂山狐族?你不在涂山修行,跑来人间做什么?”
涂山乃是一座仙山,山中有涂山氏,涂山狐妖曾有一位涂山女娇,曾配与大禹为妻。
大禹治水之时,涂山女娇对人族多有帮助。
这涂山一族虽然是妖类,却并不害人,并且时常以帮助人类积攒功德,别说是在人间,在天庭这涂山狐族的风评都是不错。
若是这涂山书乃是其他什么地方的野狐狸,陆儒说不得也要好好教训教训他。
但对方来自涂山,看在大禹与涂山女娇的面子上,陆仁也得给对方这个面子。
他当即收回浩然正气,原本笼罩在天地之间的压力顿时消散。
不论是真心前来求学的弟子,还是那些持怀疑态度,亦或者是别有用心的人都在这一刻对儒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那涂山书恢复了行动之后,当即松了一口气,而后急忙开口说道:“老祖宗说,人族的又一个大世即将到来,这里面或许有我们涂山狐族的机缘。
所以小妖奉老祖宗之命到人间来寻访人族大贤。
之前不知前辈在此,多有冒犯之处,还请前辈海涵。”
听到涂山书这么说之后,在场的其他人顿时面露惊讶之色。
他们能够坐在这里听讲,自然是有一些学识在身的。
他们也大多都听说过涂山女娇与大禹的故事,自然也对涂山狐族有所了解。
一时之间,众人议论纷纷,讨论最多的倒不是儒家神通,而是这涂山狐妖。
陆儒闻言之后摆了摆手说道:“我儒家并不以神通见长,而是以修学养德为主。
修行之初,也多以积蓄自身正气为先。在一定境界之前,儒家修士并无神通。
这恐怕,要让涂山氏失望了。”
涂山狐族在三界都能够吃得开,最主要的还是他们修功德,又与人族五帝之一的大禹有着极为深厚的情谊。
但是,成也人道,败也人道。
正是因为与人族牵扯太深,以至于狐族修行之路艰难。
不论是修妖还是修道,亦或者是修佛,对于涂山狐族来说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故而每逢人族大世,便总有涂山妖狐四处寻道。
那涂山书虽未表明来意,陆儒便已知他所求,故而果断开口说明儒家的特点。
那涂山书闻言却不死心,而后急忙开口问道:“敢问前辈,儒修境界如何划分?”
听到涂山书的问题,在场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竖起了耳朵。
这件事情不单单是涂山书关心,他们这些准备步入儒道的人也同样十分的关心。
陆儒见他一再坚持,颇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随即开口说道:“儒家为入世之学,当有十文位,分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大学士、大儒、半圣、亚圣和儒圣。
这原本是最适合人族修行的儒修之道,只可惜,如今儒道未昌,文位未定,故而儒家十文位形同虚设,属于一条暂时无法走通的儒修之路!”
听到陆儒这么说之后,在场所有人都是眉头紧锁。
涂山书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条人道新路,结果却得知这是一条绝路,他的脸上满是迷茫与哀愁。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间有人开口问道:“敢问先生,除了这一条道路之外,我儒家可还有其它道路?”
陆儒循声看去,便见一个衣衫褴褛的青年此时正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已。
陆仁闻言之后叹了一口气,紧接着开口道:“若是没有文位加持,儒修之路却是千难万难。相比较于其他修行之道,其中最难的便是长生。
罢了罢了,且与尔等讲一讲这儒家另外一条道路吧!
其一境曰正学,可称学子,乃是读书明理,修行儒家六艺之境。若是没有博闻强记的本领,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还是莫言儒道为好。
此境界最多不过一凡夫,却是逊色寻常修士远矣!
其二境曰正念,可称学士,乃是修生养性,清心正念之境,需得有一定的悟性,还得有极为强大的自制力放才可以走通此境。
此境界时,便可养浩然正气。虽入修行之路,却无什么神通。应对同境界妖邪鬼祟尚可,更多的却是…难言,难言!”
他言语到了此处之时,叹了一口气,紧接着又继续开口道:“第三境为君子,也可以称之为贤士,六艺俱全,德才兼备。需得感悟意境,明悟自身的儒道,方才能够有机会更进一步。
这已是修行者的第三境界,却依旧没有神通,只是君子六艺的威能在正气的加持下能够有些许的长进,勉强与寻常人,鬼二仙持平,却比不得有道统传承的高功!
至于第四境,可以称之为大儒,乃是明悟了自身儒道的儒修,已经初具神通,方才能够追赶上佛道两家修士。
至于第五境界,可称之为半圣,却是需得完成立言,立功,立德这三不朽…”
陆儒言语到了此处的时候,便已不再言语。
此时此刻的他,实际上都不知道自已是如何完成这三不朽的。
再之后的道路,他也未曾走通,自然不敢与人开口。
可是他闭口不言,众人却是急了。
素来稳重的孔丘竟然都没忍住开口问道:“敢问老师,您如今到了何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