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深知自给自足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即将面临三年大灾害的预言之下,他决定将自家花园改造成一片生机勃勃的菜园,以保障家庭的基本食物供应。于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洒满小院,他便满怀热情地踏上了这项既实际又充满希望的劳作之旅。
首先,李爱国前往杂物间,那里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农具,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却丝毫没有减弱它们的功能性。在一番翻找后,他找到了几把锋利的锄头,这些是他即将开启翻土大业的得力助手。他拿起其中一把,掂了掂重量,满意地点了点头,便大步流星地走向花园。
花园原本种植着一些观赏花卉,如今在李爱国的巧手下,这些花卉被温柔地移到了别处,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待开垦的土地。他挥舞着锄头,每一次下落都显得那么有力而精准,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湿润的土壤中,仿佛是大自然最真挚的祝福。经过一番辛勤的努力,一百多平方的土地被他细致地翻整了一遍,土壤变得松软而富有肥力,为接下来的播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李爱国开始规划这片土地的种植蓝图。他深知,在资源有限的时期,选择种植高产且易于存储的作物至关重要。因此,他列出了一个详细的种植清单,其中包括番薯、南瓜、冬瓜、西瓜、瓠子瓜、丝瓜等藤蔓类作物。这些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能够有效缓解粮食短缺的困境。
然而,种植藤蔓类作物也面临着搭架的问题。李爱国深知,良好的支架是藤蔓作物茁壮成长的关键。于是,他又开始着手准备搭建支架所需的材料。他计划利用周围闲置的树木进行修剪和加工,制作成坚固耐用的支架。
李爱国在完成花园的土地翻整工作后,抬头望了望天空,阳光依旧明媚,时针才刚刚指向下午三点半,时间尚早。他心中盘算着,既然体力尚有余裕,不如趁此机会再去一趟刘家村,与那里的村民们商讨一些关乎民生的大事。想到这里,他迅速清理了身上的尘土,换上一件干净利落的衣裳,然后推起他那辆老旧却结实的自行车,缓缓走出了四合院的大门。
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和远处孩童的嬉闹声,为这宁静的午后添上了几分生机。李爱国骑着车,微风拂面,心情格外舒畅。不久,他便来到了上次造访的刘家村,那条熟悉的小路依旧蜿蜒曲折,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偶尔露出的农舍屋顶,一片和谐宁静的景象。
刚进村口不久,李爱国就遇到了几位上次见过的村民。他们或肩扛农具,或手提菜篮,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一见到李爱国,他们纷纷停下了脚步,热情地打招呼:“李兄弟,你怎么又来了?是来找刘刚村长的吧?”李爱国微笑着点了点头,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已的来意:“是啊,我有些重要的事情想和刘刚村长商量。”
村民们一听,立刻表示愿意帮忙传话。其中一位中年汉子更是主动提出:“李兄弟,你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叫村长来。”说罢,他便转身向村中心跑去,显然对村长的住处了如指掌。
没过多久,李爱国便看到那位中年汉子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身后跟着一位身着朴素、面容和蔼的中年男子,正是刘刚村长。村长见到李爱国,也是一脸惊喜:“哎呀,李兄弟,你怎么亲自来了?快请进,我们到屋里详谈。”
就这样,李爱国在村民们的热情引领下,再次踏入了刘家村,与刘刚村长进行了一场关于共同面对未来挑战、携手促进乡村发展的深入交流。
不一会儿,李爱国便踏入了刘村长的家门,这是一座典型的农家小院,院子里晾晒着刚收获的农作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与泥土的气息。刘村长热情地迎了出来,两人相视一笑,那份纯朴的乡情在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刘村长,你好啊!”李爱国一边寒暄,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递给刘村长,“来,抽根烟,咱们边抽边聊。”刘村长欣然接受,两人便在院中的石桌旁坐下,点燃了手中的香烟,烟雾缭绕间,谈话也随之深入。
“刘村长,我这次来呢,其实是有个不情之请。”李爱国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道,“你也知道,我家那片花园我改造成菜园了,打算种些藤蔓类的作物。你也知道,这些作物长得快,藤蔓需要搭架子才能长得好。我估摸着,大概得一百多平方的面积,所以需要几十根大腿那么粗的树木来做支架。我思来想去,觉得咱们村里山林茂密,应该能找到这样的木材,所以就来找你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
说到这里,李爱国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刘村长的反应。只见刘村长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李兄弟,你的想法我理解,也确实是个好事。不过,你也知道,现在国家对林木资源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私自砍伐大树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咱们村里确实有一些老树因为风吹雨打或者病虫害的原因,已经快要枯死了,这些树如果不及时处理,还可能对其他健康的树木造成威胁。如果我们能合理利用这些树木,既解决了你的问题,也避免了资源浪费,还保护了环境,岂不是一举三得?”
李爱国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刘村长,你这主意太好了!我完全同意你的想法。这样既能满足我的需求,又不会破坏山林资源,还能为村里做点贡献。你放心,我肯定会按照市场价格支付木材的费用,绝不让大家吃亏。”
刘村长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李兄弟,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我待会儿就组织几个村民,去山里看看,把那些符合要求的树木挑选出来。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小心翼翼地砍伐,尽量不破坏其他树木的生长环境。”
就这样,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既环保又实惠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为接下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多时,李爱国便跟随刘村长的脚步,踏上了前往山林的小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微风轻拂,带来阵阵清新的空气。刘村长显然对这片山林了如指掌,他领路时步伐稳健,不时向李爱国介绍沿途的树木种类和生长情况。
到达预定的砍伐地点后,刘村长迅速行动起来,他高声呼喊了几声,不一会儿,从附近的农舍中跑出了十几个身强力壮的村民,他们手持斧头、锯子等工具,显然是为砍树而来。刘村长简短地说明了情况,分配了任务,大家便纷纷行动起来,有的负责砍伐树木,有的则负责清理树枝和树干上的杂物,以确保树木能够顺利运输。
与此同时,几位村民牵着三辆结实的牛车缓缓而来,这些牛车是村里用来运输农作物的传统工具,虽然简陋,但却非常实用。村民们将砍下的树木小心翼翼地装上牛车,每一根树木都经过精心挑选,确保它们既符合李爱国的要求,又不会对山林造成过大的破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辆牛车逐渐被装得满满当当,一根根大腿粗的树木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恩赐与人们的勤劳。李爱国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喜悦。他深知,这些树木不仅仅是搭建菜园支架的材料,更是村民们对他无私帮助的见证。
大约一个小时后,所有的树木都已装车完毕,村民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互相拍了拍肩膀,庆祝着这一天的劳动成果。李爱国走上前去,向每一位村民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承诺会按照约定支付报酬。
在夕阳的余晖中,三辆牛车载着满满的树木,缓缓驶出了山林,向着李爱国的家园进发。李爱国跟在一旁,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他知道,有了这些树木的支撑,他的菜园将焕发出勃勃生机,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刘村长和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李爱国骑着那辆陪伴他多年的自行车,车后刘村长,然后在前方引路。后面的三个牛车拉着树木紧跟其后,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趟归途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期待。一路上,两人不时交谈,分享着对未来菜园的憧憬与规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期待。
大约经过了一个小时的骑行与步行,他们终于回到了那座充满生活气息的四合院。四合院内,几位邻居正或坐或立,享受着午后的宁静与悠闲。当看到李爱国带着一行人,身后还跟着满载树木的村民们时,大家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李爱国见状,连忙走上前,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他先是向刘村长及几位帮忙搬运的村民表示了衷心的感谢,随后转过身,对围拢过来的邻居们解释道:“大家看看,这些树木和树枝,是我特意找刘村长帮忙准备的。你们知道吗?我打算把家里的花园改造成一个菜园,种上一些藤蔓类的作物。这些树木和树枝,就是用来搭架子的,让藤蔓们能有个支撑,长得更好。”
说着,李爱国还指了指那些刚被搬进院子的树木,它们被整齐地码放在一起,显得格外壮观。“这样一来,我们的菜园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多出不少新鲜蔬菜呢!”他补充道,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邻居们听后,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有的还主动上前帮忙整理树木和树枝,一时间,四合院内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询问李爱国的种植计划,有的则分享自已种菜的经验,场面温馨而和谐。
不一会儿,随着一阵阵忙碌而有序的脚步声,李爱国的三个牛车上的树木被逐一卸下,稳稳当当地安置在了四合院的空地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这些粗壮的树干上,仿佛为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村民们虽然汗流浃背,但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他们知道,自已的劳动成果即将为李爱国的菜园增添一份坚实的支撑。
搬运工作完成后,李爱国连忙招呼大家稍作休息,并亲自端来了几碗清凉的井水,以表感激之情。随后,他拉着刘村长的手,两人并肩走进了房间。房间内,一张古朴的木桌旁,两杯热腾腾的茶水正散发着袅袅香气,似乎在欢迎着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坐下后,李爱国从口袋里缓缓掏出了一叠钞票,那是十张崭新的大黑十,面值共计一百元。他双手捧着这些钱,目光诚恳地望向刘村长,说道:“刘村长,今天真是多亏了你和乡亲们的帮忙,我才能这么快就弄到这么多树木。这份恩情,我李爱国铭记在心。这点钱,虽然不多,但请务必收下,算是我对大家的一点心意。”
刘村长见状,连忙摆手推辞道:“李兄弟,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咱们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再说,这些树木本来就是村里的资源,你合理利用,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这钱,我是万万不能收的。”
李爱国见状,更加坚定了自已的决心。他深知,在这个淳朴的乡村里,人情比金钱更重要,但他也想用自已的方式表达感激之情。于是,他再次将钱推向刘村长,同时诚恳地说道:“刘村长,你就别推辞了。我知道你们不图回报,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也是我对大家辛勤付出的认可。如果你真的不收,那我心里可就过意不去了。”
见李爱国如此坚持,刘村长终于不再推辞。他接过钱,眼中闪过一丝感动。随后,他拍了拍李爱国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好吧,李兄弟,这钱我就收下了。但你要记住,咱们之间的情谊比什么都重要。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气氛变得更加融洽。李爱国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递给刘村长,两人点燃烟后,便开始了更加深入的交谈。窗外,四合院的空地上,那些刚刚搬运进来的树木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默默见证着这份深厚的情谊与未来的希望。
在与刘村长进行了一番温馨而深入的交谈后,两人依依不舍地道别。刘村长带着三辆牛车缓缓离开,车轮碾过乡间小路,留下一串串回响,仿佛是对今日合作的美好见证。随着车队的远去,李爱国的心中也充满了感激与期待,他深知,接下来的工作将是对这份期待的具体实践。
转身回到四合院,李爱国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搭建工作中。他首先仔细规划了花园的布局,决定将整个花园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用一米多宽的石头路相隔,这样既方便行走,又能保持各个区域的独立性。接着,他根据规划,开始着手搭建架子。
李爱国从刚刚搬运进来的树木中挑选出最适合做支架的几根,它们笔直且粗壮,正是搭建架子的理想材料。他利用手中的工具,将树木锯成合适的长度,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竖立在石头路的两旁,确保它们稳固地立于地面。随后,他又找来绳索和木钉,将相邻的树木紧紧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宽两米、高两米、横跨整个十字路的坚固架子。这些架子不仅结实耐用,而且通风透光,非常适合藤蔓类作物的生长。
在完成了十字路两侧架子的搭建后,李爱国又将目光投向了花园的边缘。他沿着花园的边界,同样采用同样的方法,搭建起了一圈环绕式的架子。这些架子不仅美化了花园的外观,还为将来可能种植的爬藤植物提供了充足的生长空间。
最后,李爱国还没有忘记那些剩余的树枝。他将这些树枝修剪成合适的长度,然后巧妙地插在架子旁边,作为辅助支撑或自然装饰。这些树枝的加入,使得整个花园的架子显得更加生动自然,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随着夕阳西下,李爱国的搭建工作也接近了尾声。他站在自已亲手搭建的架子前,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与喜悦。他知道,这些架子不仅是他实现菜园梦想的基石,更是他与乡亲们深厚情谊的见证。未来,在这片充满生机的花园里,他将播种希望,收获幸福。
当李爱国终于完成了花园架子的搭建,他站在一旁,满意地打量着自已的劳动成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疲惫却满足的笑容。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架子的搭建,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与努力。
随后,李爱国转身回到屋内,开始准备另一份心意来感谢那些帮助他的邻居们。他打开家中的粮仓,找到了一袋棒子面(即玉米面),这是他们农村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简单而朴实。他细心地将棒子面分装成每斤一份的小袋,每一份都承载着他对邻居们的感激之情。
分装好棒子面后,李爱国提起这些装满温情的袋子,逐一走访了那些刚刚帮忙搬树木的邻居家。每到一家,他都亲手将棒子面递到对方手中,并诚恳地说:“谢谢你们今天的帮忙,这点棒子面是我的一点心意,请大家收下。”邻居们纷纷表示感激,有的还热情地邀请他留下来一起吃饭,但李爱国婉拒了,他心中记挂着家里还未完成的晚餐。
回到家中,李爱国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开始准备自已的晚餐。他先从厨房的角落里找出了一把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开始了煮饭的过程。与此同时,他还想起了今天钓鱼的收获,那是一条新鲜肥美的鱼,正适合作为晚餐的主菜。
他将鱼清洗干净,去掉内脏和鳞片,然后在鱼身上划上几刀,以便更好地入味。接着,他点燃了灶火,将锅烧热后倒入适量的油,待油温升至七八成热时,将鱼轻轻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随后,他加入姜片、葱段和适量的水,盖上锅盖,小火慢炖,让鱼肉充分吸收汤汁的精华。
不久,厨房里弥漫开一阵阵诱人的香气,那是米饭和鱼汤混合的味道,让人垂涎欲滴。李爱国将煮好的米饭盛入碗中,又将炖好的鱼小心翼翼地捞出,摆放在饭上,再淋上一些浓郁的鱼汤。这简单却美味的晚餐,是对他一天辛勤劳动的最好慰藉。
吃饱喝足后,李爱国回到了自已的房间。他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空,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满足。这一天的经历仿佛一部精彩的电影,在他脑海中回放:从与刘村长的合作到邻居们的热心帮助,再到自已亲手搭建的花园架子……每一幕都让他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最终,在这份幸福的包围下,他缓缓闭上了眼睛,进入了甜美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