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今日出宫,不为别的,他只想透口气……与许尚的偶遇,确实都是缘分使然。
而许尚也让嬴政坚定了内心所想。
那就是长信侯嫪毐该杀,吕不韦也理应倒台。
这些都是他亲政掌权的第一步!
而重用六国外客干才,蓄势东出一统,则是他的第二步。
“轱辘轱辘。”
秦王车驾继续行进,中途更换了一次銮驾,直至抵达了专司朝政的章台殿。
随即。
御前长史快步上前通禀:“王上,大批宗室聚集于望贤门,他们明火堆材,请求王上驱逐外客,重用嬴氏宗亲。”
“好一个自焚所请,这是要逼宫啊!”
嬴政想过自已亲政之初,必然需要面临多方压力。
却没想到自家的皇室宗亲,竟然能闹到自焚逼宫的地步。
“去告诉渭阳君,此番嫪毐裹挟外客祸国,孤自会妥当处置。”
嬴政深吸一口气,道:“若渭阳君真的执意要逼宫,就让他亲自执戈到孤的面前来!”
渭阳君,大庶长,嬴氏宗亲派系之首,平定嫪毐叛乱的功臣之一。
长史:“这……喏!”
长史拱手领命,前去传话。
嬴政则抬步登阶的道:“李斯呢?”
蒙恬垂首:“回禀王上,李斯已经在偏殿请罪稍候一天了。”
“宣。”
嬴政边说着,边走进了章台大殿。
蒙恬前往去请李斯。
中车府令赵高端着一碗肉羹,小心翼翼的跟随在了嬴政身侧。
待赵高把肉羹呈到案几之上,便赶忙快步后退到了一旁,根本连大气都不敢喘。
嬴政也没有跟赵高多说什么,近臣谒者,没有资格评议国朝政策。
他在浅尝了两口肉羹之后,便开始翻阅面前堆成小山的奏章……
很快。
蒙恬把李斯带到。
“参见王上。”
李斯略显疲惫的躬身行礼。
“免礼。”
嬴政已经初步把诸臣的奏章大概归类完毕,他不用细看,也知道现在朝臣们都在请谏什么。
“李斯,想来宗室的激烈态度你也知道了。孤不能驳他们,毕竟此番嫪毐谋逆,牵连甚广,影响太过恶劣!”
嬴政抬手拨弄堆成小山的奏章,道:“瞧瞧,这些全部都是请谏驱逐外客的,还有要重罚处死吕不韦。不用想……一定都是宗室推动上奏。”
“以及部分大臣,希望孤重新迎归太后,然孤的诏命,岂会朝令夕改?另外能够鼓噪这些大臣的,必是吕不韦的府中之人!”
“还有军武老臣麃公,想要颠覆吕政,彻底废除所谓的【义兵】国策,重启斩首计功制度!”
“至于那条修了十年的大渠就更不用说了,多名御史弹劾郑国,实乃韩间……这些还都只是内政纷乱,外部六国合纵再起,齐聚楚国郢都,他们在商讨如何西进,陈兵函谷关!”
……
基本上每一个国家的政权更迭,都需要经历内忧外患的动荡!
尤其是大秦……
嬴政现在所面对的,首先是内政矛盾的多重爆发。
以及山东六国想要趁火打劫。
一旦扛不住压力。
秦国陷入内耗式的持续大乱。
东出一统……
将彻底成为空谈。
“臣……”
李斯张了张嘴,最终也只能艰难的垂首道:“臣,有罪。”
“你没有罪,但孤依旧要罚你,以及暂时驱逐所有外客。”
嬴政起身道:“时势如此,国事艰难,孤只能先行委屈尔等。但我相信,渭阳君并非真的要逼宫,他只是想为嬴氏宗亲争上一争。”
李斯:“王上明鉴。”
渭阳君嬴傒,秦王的大伯父。
当年嬴政之所以能够登上王位,除了吕不韦的力保,更重要的是……关键时刻有渭阳君力挺了嬴政一把。
不然。
嬴政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宗室能够为王权托底。
嬴政肯定也得适当的容忍宗室。
毕竟无论嬴氏宗亲再怎么过分,也比不了嫪毐祸国那般严重。
“李斯,你可知孤为何要拜昌平君为相?”
嬴政忽然话风一转,询问了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
李斯略做沉吟,道:“昌平君乃是当下楚系秦臣的派系之首,他与楚国方面渊源甚深……因此王上拜昌平君为相,便可加固秦楚联盟,则六国合纵难成。”
秦楚联盟不破。
所谓合纵就只是个笑话。
些许外患,难成威胁!
大秦早已不是往昔贫瘠的西北蛮夷了。
“很好,孤果然没有看错你。”
嬴政缓声:“奈何渭阳君看不透这一点,又或者他看透了,却依旧被下面的宗室裹挟煽动……孤并非不重视嬴氏皇族,实乃为国朝大局所计,眼下具体用哪些人,又该怎么用,孤必须得顺势而为。”
为君者,造势、顺势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今日能得王上的肺腑之言,微臣诚惶诚恐,愿为王上……肝脑涂地!”
李斯明白,嬴政再度提及顺势而为四个字,其实是在点他。
他肯定也得表一表忠心,算是拿出了自已的态度。
至此。
君臣之间算是圆满达成了默契。
既然嬴氏宗亲铁了心的要争……
那嬴政就退上半步,与李斯打个配合,演上一场驱逐外客的大戏。
就这样。
商定一切后。
李斯便要躬身行礼告退……
突然。
李斯一个没站稳,脚下绊出了个踉跄,差点摔倒。
嬴政见状皱眉道:“赵高,李斯之前在偏殿候了一天,你们没为他准备饭食么?”
赵高闻言赶忙伏地道:“回禀王上,原本按照规矩,外臣候于偏殿,理应是尚食齐备三餐。但由于李客卿以罪臣之身请见,所以……”
无论是宫中内臣,亦或者朝堂外官。
每个人都会紧盯着政治风向。
风往哪边吹。
他们就会往哪边偏……
李斯身为大秦客卿,秦王近臣,却因吕不韦倒台,牵连的饭都吃不上。
这就是现实。
嬴政压下些许怒气:“去把尚食换了。”
赵高闻言赶忙领命前往传诏。
尔后。
嬴政摆手挥退了殿内的谒者侍从,才道:“李斯,孤亦不能留你同案共食……这有一碗孤刚剩下的肉羹,你吃完再离开咸阳吧。”
君王,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明晃晃的政治风向。
嬴政若公然留李斯一起吃饭。
估计宗室当晚就会有人在望贤门前自焚明志……
嬴氏宗亲与外客干才已经彻底撕破脸!
政治斗争。
一旦掀到了台面上。
想要不死人,不流血。
首先考验的便是君王的平衡之术。
“臣,谢王上恩赏!”
李斯终于再也忍不住了,泪水连连打湿衣袖。
感动嘛?
那肯定是万分感动!
什么钱财珍宝,奇玉古玩!
都比不了此时此刻秦王赏赐的半碗肉羹!
由此可见。
嬴政的帝王心术,着实了不得。
轻而易举的便彻底收服当世法家大才之心。
也进一步稳固住了未来的朝堂格局。
如此。
殿中李斯感动无比的小口吃着粥。
上方嬴政则在想,若那位农家夫子许尚得知他对李斯的“雪中送炭”,应该也会甚为赞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