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科学院】
在给林零当了好长一段时间秘书之后,绫依终于又重拾老本行,干起了她的本职工作。
星海国内阁会议上,绫依被推举为星海国首席科学官兼任教育大臣,负责统筹全国上下一切科研教育相关的工作,同时任命她为星海科学院的第一任院长。
为了减轻绫依身上的负担,林零免去了她联合科技CEO的职务,好让绫依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组建星海科学院和公立教育改革这两个新工作上。
绫依对此倒没什么意见,虽然表面上她忙活了好一段时间后职位没有发生变化,但指挥官秘书舰这个位置却是多大的官职都比不上的,进入星海国内阁后,绫依理论上是琉璃川千代的下级,然而她只需要对林零负责,琉璃川千代这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也调不动绫依。
这便是星海国体制的特殊之处,体制内所有人都有等级之差,上下级之间也是隶属关系,但在体制之外,所有人在林零面前又都是平等的。
相比于星海国的经济建设工作,林零更在乎的是星海科学院的建立,他赋予绫依所有权限,只为让她在地球重新搭建起一套严谨高效的科研体系,科学与真理,才是联合舰队真正的存在基础。
首席科学官的工作绫依已经是驾轻就熟,林零把组建星海科学院的工作交到她手上没几天,一份执行方案就新鲜出炉了。
不同于在游戏中看到的那几个简单的UI界面,绫依交上来的这份方案可谓是无比细致,面面俱到。
星海科学院设有三大部门,分别是自然科学院和社会科学院与哲学数学院,三大部门下又各自设立了相关的学科部门,比如自然科学院下面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社会科学院下的政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等,几乎涵盖了一个文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学科。
现在联合科技对地球文明的优势全部来源于绫依号上的资料与绫依脑海中的知识,得益于林零当初为了加快科研速度倾尽全力培养了绫依,这位满级科学家对自然科学与数学的掌握可以说是达到了难以想象的高度。
但文明的发展不可能光靠一个人的努力,绫依的学识再怎么深厚,也不能把联合科技的所有科技全部记载脑子里,况且这位首席科学官可是做出过未经请示直接冲进未知虫洞里的危险操作,即便事后结果证明绫依做了正确的事,林零也是一阵后怕。
万一绫依出了什么意外,联合舰队在这个宇宙的重建工作也将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为了提高文明的发展潜力与抗风险能力,科研人才的培养工作是绝对不能拖慢的,林零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为十年后的自己种下一棵参天大树。
虽然现在的星海科学院还是一个空壳子,不过林零给予了绫依相当大的财政支持,只要是合理的诉求,打钱都是秒到账。
而绫依拿到钱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国际上大撒币。
她利用自己此前发表锂空气电池等论文时积攒的声望,向世界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都寄出了邀请函,只要是有一定天赋的人全都在绫依的邀请范围内。
这些专家学者脑海中的学识对普通人来说已经如同高山大海,但在绫依眼中和幼儿园小学生没多大差别,而绫依要做的就是慢慢教导这群幼儿园小学生。
辐岛海战过后,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星海国的关注,在这个节骨眼上,联合科技CEO与星海国内阁接连发生重大人事变动,瞬间吸引到了外界的注意力。
联合科技的美女CEO在国际上也是大名鼎鼎,在她担任CEO的这段时间,联合科技从一家名不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了现在能对世界局势产生巨大影响的庞然大物,各国情报人员都绞尽脑汁想要挖掘出她和林零之间的关系,只可惜一无所获。
现在一家商业公司的CEO跨界去当首席科学官和教育大臣,外界有不少人都看不懂星海国的这番操作,反倒学术界对此早有预料。
自从绫依在联合科技官网上公开发表了那份关于锂空气电池的论文之后,绫依的名气在学术界几乎直线飙升,最开始确实有学者怀疑绫依是利用职务之便强行在论文上给自己署名一作,然而在论坛上与绫依探讨了几个学术问题后,各国学者都是被她那神一般的学识给深深震撼到了。
如今面对星海科学院递来的邀请,不少学者都是有些心动。
不仅是星海科学院开出了令人难以拒绝的价格,更重要的是,进入星海科学院后就能亲自聆听来自绫依的教诲。
对外界而言,这可能是联合科技背后的那个神秘团队第一次向众人揭开神秘面纱,只要加入星海科学院,就能在院长的公开课上听到那些仿佛来自未来的学术理论,这个条件对一些学者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似乎是觉得开出的价码不够大,星海科学院又对外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星海科学院将设立一个“星海科学奖基金会”,基金会每年负责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哲学数学中挑选出若干个学科颁发奖杯,第一届“星海科学奖”颁奖典礼在一个半月后举行,届时将在上面所说的三大学科分类中选出十六个学科,向获奖者颁发奖杯和奖金。
外界原本对这种没有半点含金量的地区野鸡奖没有兴趣,但在看到星海科学院列出的获奖者奖励时,所有人都被惊掉了下巴。
【每位获奖者在获得星海科学院颁发的奖杯的同时,也将获得由联合科技赞助的等值于一亿美元的星海币现金奖励】
等值一亿美元的星海币!
不少人看到公告上那一连串的数字零的时候都愣住了,随后稍微一算就发现,第一届星海科学奖颁发十六个奖项,那也就是说,这一届颁奖典礼总共会送出至少等值十六亿美元的星海币?
“我滴龟龟,联合科技也太有钱了吧,十六亿美元说送就送。”
“上个月刚颁完奖的诺贝尔奖,每个奖项的奖金才一百万美元出头,就算把往届诺贝尔奖的所有奖金加起来,恐怕都没有一届星海科学奖的奖金多吧。”
“这奖项含金量比诺贝尔高多了,人家那是真发纯金的奖杯啊。”
“联合科技这是打算千金市马骨啊,上面还说获得星海科学家的人不仅可以直接进入星海科学院学习,而且只要愿意来星海国工作,不管专属实验室还是科研项目资金都管够,还能随意使用联合科技的超算集群和人工智能。”
“请问,我现在重新考研还来不来得及?”
总共十六亿美元的奖金着实是给学术界来了一手小小的资本家震撼,和星海科学奖比起来,学术界含金量最高的诺贝尔奖都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一百万美元出头的奖金要和共同获奖者分就算了,哪怕是一个人独享,一百万美元别说开展一个学术研究课题,就是在繁华大城市里买房都不一定够。
虽说科学家追求的应该是学术成就而不是金钱,但没有金钱连课题研究都无法展开,又谈何学术成就。
又不是每个人都像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消洛夫一样运气那么好,用两块钱一卷的胶布就能撕出单层石墨烯这种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
更何况星海科学院开出的不仅有现金奖励,专属实验室和随时都能使用的超算集群也非常有吸引力,尤其是超算集群,除非是国家重点项目或者泰山北斗级别的科研大佬,否则一般的学者想要使用超算,申请递交上去后排队等上一年半载都是常有的事。
更重要的是,各国学者都想见识一下联合科技背后的那个神秘团队,如果能接触到联合科技那超出时代的技术,就算死也值回票价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
面对星海科学院抛出的橄榄枝,不少学者都毫不犹豫的递交了报名申请,仅第一天绫依就收到了数万份报名表,这些人大都来自各国的研究机构或者知名大学,学术成果和头衔看起来一个比一个吓人。
但经过绫依的精挑细选,最终只有二百多名学者通过了初选,其余有问题的简历全都被扔进了垃圾桶。
……
“晓晓,你真的要去星海国吗?”
“我已经决定了,老师。”裘晓晓拖着行李箱,在机场登机口与自己的老师告别,“我感觉自己最近遇到了瓶颈,星海国那里或许有我想要的东西。”
胡子已经花白的老教授看着自己最满意的学生眼中坚定的神色,无奈长叹了一声,“你已经是成年人了,有些事情应该学会自己独自面对,到了那边后,记得给我打电话。”
“放心吧老师,到星海国后有什么不懂的我还要向你请教呢。”黑发少女展颜一笑,“毕竟,你永远是我的老师。”
老教授的嘴角这才露出一抹微笑,“我听说那边的学术大牛很多,你到那边后遇到不会的事除了丑,到时候别报出为师的名字就好了。”
“那可不行,到时候别人问我为什么那么菜,我就说是老师你教的。”
两人对视一眼,老教授顿时哈哈大笑,笑骂了裘晓晓几句,随后满脸不舍的把她送上了飞往星海国的飞机。
“你是我这辈子最得意的学生,在外面别给我这个老头子丢脸!”
回忆起裘晓晓被自己带进学术界这十几年来的成就,即便是以严苛闻名的老教授,脸上也不由露出自豪的神色。
那年他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特邀评委,而正是在那一届国际数奥上,裘晓晓以满分成绩获得金牌,老教授当即决定把她收为自己的学生,然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把裘晓晓保送到国内最顶尖的学府进修。
而裘晓晓也没有辜负老教授的倾力培养,19岁那年,裘晓晓就在三维NS方程正则性问题和二维不可压缩欧拉方程的线性阻尼问题上取得了瞩目成就,被誉为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数学少女。
但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裘晓晓会在国内继续深造的时候,她却选择了前往星海国进行深造,尽管外界对这个小国的学术成就不屑一顾,但裘晓晓却有种冥冥之中的预感,她所追寻的NS方程组的光滑解问题,或许会在星海国得到答案。
在地球文明追求可控核聚变这一改变文明命运的技术的路上,NS方程组便是拦路虎之一,学术界甚至有人预言,如果不解决NS方程这个千禧年难题,可控核聚变再过一百年都不可能实现。
裘晓晓曾在论坛上与那位名叫绫依的联合科技CEO探讨过一些数学问题,即便双方没有进行过太深入的交流,裘晓晓仍然被对方那浩瀚如海的学识所折服,因此在星海科学院成立,绫依担任院长后,裘晓晓立刻毫不犹豫的递交了申请。
飞机很快在星海国降落。
裘晓晓刚一下飞机,目光顿时就被这个美丽的岛国吸引,经过全面翻新改造后,如今的星海国主岛单看繁华程度已经足以比肩一些国际一线大都市,来星海国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裘晓晓差点就被人流裹挟着登上前往景区的观光车。
但好在经过手机上的灵儿的指引,裘晓晓顺利乘车来到了星海科学院。
星海科学院坐落在星海国王宫下方的山脚上,风景优美,刚进来时裘晓晓还以为自己误入了什么皇家公园。
只可惜现在的星海科学院人数十分稀少,裘晓晓在里面走了半天,才在路边的长椅上看见一道打瞌睡的身影。
走过去一看,竟是一位身穿校服的白发少女,少女此时像只小猫一样蜷缩在长椅上,眼皮不停打架,似乎是要睡着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