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阿蕾克希亚心中清楚,南宫锦毕竟是地球人,对于米德嘉尔王国的具体国情,例如识字率、信息传播方式、民众的娱乐习惯等等,必然是一知半解,他提出的主意,多半也只是纸上谈兵,不具备太强的可行性。
然而,想了想过去,南宫锦这个人,似乎总能在不经意间创造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迹。
无论是《三体1》在的逆风翻盘,还是《钢铁侠》的成功,都离不开他那神来之笔般的作品质量和偶尔显露的、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
此刻,面对《三体1》在米德嘉尔王国推广所遭遇的困境,阿蕾克希亚虽然理智上不抱太大希望,但情感上,却又不由自主地对南宫锦产生了一丝微弱的期盼。
她抬起头,红宝石般的眸子定定地看着南宫锦,语气中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依赖与期待:
“你……你说说看,有什么办法?”
南宫锦见她终于肯听,便不慌不忙地说道:“《三体》之所以在贵国暂时未能引起轰动,症结无非在于其阅读门槛。书中涉及的许多地球特有的人文知识和科技概念,对于米德嘉尔王国的民众而言,确实如同天书一般,难以理解,自然也就难以产生共鸣。”
阿蕾克希亚点了点头。
南宫锦继续说道:“既然如此,解法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找到那些能够理解这些知识,并且己经被《三体》故事本身所吸引的贵国人士——比如那些魔法学院的学生、有学识的贵族子弟,或者其他任何热爱这个故事的知识分子——让他们站出来,充当引路人的角色,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三体》的故事和其中的精妙之处,讲解给普罗大众听,不就好了?”
阿蕾克希亚眨了眨漂亮的眼睛,南宫锦的这个提议听起来……似乎过于简单了。
仅仅是找人说书,就能扭转《三体1》在米德嘉尔的传播逆境吗?
她对此表示怀疑。
但她还是顺着南宫锦的思路,若有所思地说道:“你的意思是……让他们去各地的酒馆、市集,向民众们讲述《三体》的故事?然后,故事中那些难以理解的地球知识和科技术语,就由这些说书人当场解释给听众们听?”
她越想,眼睛越亮,语气也逐渐兴奋起来:“这样一来,普通民众就能在没有阅读压力的情况下,先领略到故事的魅力!一旦他们对故事本身产生了兴趣,自然就会想要更深入地了解那些奇怪的设定和知识!这……这似乎,真的可行诶!”
南宫锦看着阿蕾克希亚那副茅塞顿开的可爱模样,笑着摇了摇头:“去酒馆说书……但社长殿下,你们异世界……难道还没有普及网络吗?信息传播何必拘泥于如此原始的手段?首接让他们去电视台,开设专门的评书节目,面向全国播放,效率岂不是更高?”
听到“网络”、“电视台”这些词,阿蕾克希亚的脸颊微微泛起一丝红晕,有些尴尬地说道:
“……就算我们米德嘉尔王国己经进行了一系列的近代化改造,但……电视什么的,还没有真正流行起来啦……技术和成本都是问题。不过……”
她话锋一转,语气又变得轻快起来:“广播电台的技术倒是己经相当成熟和完善了!几乎每个城镇都有覆盖,收听的人也很多!”
南宫锦闻言,打了个响指:“那就广播电台!道理是一样的,换个平台而己。让那些懂行的《三体》爱好者,通过电波,将这个故事的魅力传递出去。”
“嗯!”阿蕾克希亚开心地重重点了点头。
对于阿蕾克希亚而言,她最初将《三体》引入米德嘉尔王国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追求多高的销量和利润,她更看重的是这部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启迪,以及它可能为米德嘉尔王国带来的长远影响。
因此,只要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并理解《三体》,她不在乎付出多少成本。
于是,说干就干!
阿蕾克希亚立刻行动起来,调动了不死川出版社在米德嘉尔王国分部的所有资源,开始大规模地搜罗那些既能够流畅阅读《三体1》原文(或译本),又真心热爱这个故事,并且具备一定口才和表达能力的知识分子。
很快,一批符合条件的学者、教师、魔法学徒,甚至是一些退役的宫廷书记官,都被召集了起来。
经过简短的培训和试讲后,他们被安排到了米德嘉尔王国国家广播电台的各个主要频段,开设了名为“《三体》奇谈”的系列评书节目。
这些“主播”们,用他们或沉稳磁性、或激昂顿挫、或娓娓道来的声音,将《三体1:地球往事》那宏大而奇诡的故事,一点点地铺陈在米德嘉尔王国听众的耳边。
当遇到地球的科学概念时,他们会用异世界民众能够理解的魔法、炼金术等进行类比解释;当讲到地球的历史文化背景时,他们也会巧妙地穿插一些米德嘉尔王国的传说或典故,以降低听众的理解门槛。
甚至,为了照顾到那些平日里没有收听广播习惯,或者生活在偏远地区,信号覆盖不到的“大老粗”们——比如那些终日劳作的农夫、在深山老林中狩猎的猎人、以及驻守边疆的士兵——阿蕾克希亚还是采纳了南宫锦最初评价为“落后”的建议,组织了一批口才出众的说书人。
这些说书人,带着精心编排的《三体》讲稿,深入到王国的各个城镇乡村,在人流密集的酒馆、广场、市集,甚至是军营的篝火旁,唾沫横飞、有声有色地描绘着那个遥远地球上发生的,关于外星人交战的故事。
效果……居然真的出奇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