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让朱厚照内心深受触动。
此刻,李长生更是完全没用他个人名义送出这些生活物资,而是直接以自己的名义,这让朱厚照感动得眼眶泛红。
“李卿不仅清廉,而且不贪图虚名。”
“这是上天赐予我朝的贤臣啊!”
朱厚照感慨良久,说道:“朕有何德何能,能得到像李卿这样的贤臣。”
“恭贺陛下,喜贺陛下……”
刘瑾等人先是一怔,随后反应过来,跪倒在地,向朱厚照道贺。
“恭贺陛下,喜贺陛下……”
见到刘瑾等人跪下,乾清宫中候命的一众内侍——即小太监们,也都跟着跪下,齐声欢呼。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平复内心的激动,用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说道:“拟旨,封李卿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兼管南北镇抚司,授予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职位!”
……
明朝设有五军都督府,包括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和后军都督府,负责京师与各地卫所的管理。
每个都督府均设有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以及都督佥事(正二品)。
其中,中军都督府的断事官担任五军断事官职务。
也就是说,中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属于正二品官职。
所谓的加衔是一种虚职,并非实际职务,只是象征尊荣。
同时,加衔还意味着官员可以领取额外的俸禄。
朱厚照赋予李长生锦衣卫指挥同知的身份并兼任中军都督府的正二品都督佥事,充分体现了他对李长生的重视。
“是。”
听到皇帝的话,一名内侍立即回应,拿起毛笔,在事先准备好的空白圣旨上书写起来。
在乾清宫里,有专门伺候皇帝的内侍,他们可以协助拟定圣旨。
皇城之内,有数位内侍常年守候,随时准备接旨与书写。
不消片刻,便有一名内侍完成圣旨撰写,步至朱厚照面前,双手呈上。
朱厚照凝神阅读后,随即走向御案,取下玉玺盖印,待墨迹干涸,递还给刘瑾,言道:“大伴,此旨暂由你保管。
待李卿归京,即刻宣旨。
随后带李卿同来乾清宫,朕有要事相告。”
“臣领旨。”
刘瑾收起圣旨,神色庄重地回应。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急奔而入,跪于朱厚照前,高呼:“启奏陛下,李大人已至京城近郊,距城不足二十里。”
“李卿归来?”朱厚照眉开眼笑,“好得很,大伴,速去宣旨,然后一同迎他入宫。”
“遵旨!”
刘瑾领命后迈步而出。
与此同时,在东厂深处的一间幽暗密室中,坐有三位东厂督主。
室内昏沉,常年无光,三人皆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气息。
他们是东厂的三位督主:大督主魏忠贤、二督主曹正淳以及三督主刘喜。
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外界所传的对立完全不同,反而显得十分和睦。
“嵩山派已被李长生剿灭,他从锦衣卫调集的精锐擅使刀阵,这阵法能大幅增强缇骑的实力,至少可提升一重大境界。”
“我的人未能击杀李长生,只能斩杀了左冷禅等人。”
“他定已察觉是我们东厂对他下手!”
东厂二督主曹正淳面色阴沉,语气冰冷:“此人修为进步神速,此前不过超一流高手,如今已达先天境界。
借助刀阵之力,他至少能达先天巅峰,甚至有可能突破至宗师级别。
我们必须尽早除掉他!迟则生变。”
曹正淳的话语令东厂三督主刘喜皱眉,他转头望向魏忠贤。
魏忠贤略作沉思,开口道:“眼下李长生深受圣恩,我之所以安排嵩山派左冷禅出手,是不想让皇帝察觉是我们针对他,以免引火烧身。”
刘喜低声道:“确实如此。
即便李长生得宠,只要行事隐蔽,就不会让皇帝知晓。
何况当今圣上偏信刘瑾等人,我们只需事后买通他们,便可推脱干系。”
曹正淳附和点头:“我一直主张亲自出马除掉李长生,但魏公顾虑太多,怕惹祸上身。
不过现在看来,必须行动了,再让他发展下去就麻烦了。”
魏忠贤注视着曹正淳,严肃地道:“好,你调遣黑衣箭队去办这件事,务必斩草除根!”
刘喜嘴角浮现笑意:“有黑衣箭队出马,此事定能成。”
曹正淳却摇头道:“李长生深不可测,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一旦动手就要速战速决,不留余地。
我打算派靖忠过去协助。”
魏忠贤眼中闪过寒光:“好,如猛虎捕食,全力以赴!”
二人拱手称是,对赵靖忠的能力皆心知肚明,他是魏忠贤义子,也是东厂重要人物。
黑衣箭队的存在,再加上赵靖忠,足以将李长生彻底击垮!
“此事就此定下。”
“老曹,以往多由你主持,这次也由你来部署行动。”
东厂大督主魏忠贤目光淡漠地注视着二督主曹正淳,毫无波澜。
面对曹正淳与三督主刘喜的阿谀奉承,魏忠贤依旧保持冷静,未受丝毫影响。
“交给我便是,绝不会让李长生见到明日的日出!”
曹正淳声音冰冷,透着杀意。
魏忠贤微微点头。
刘喜嘴角浮现一抹阴沉笑意:“其实,我们也可给李长生一线生机。
若他愿归顺,为我等效命,未必不能留他一条生路。
毕竟他是皇上的近臣,若能为其所用,对我等更有利。
活人总比死人有用。
当然,若他不愿归顺,那便只有死路一条。”
“他若口头应允却暗中反噬怎么办?”
“此人不贪财也不慕名,要掌控他绝非易事……”
曹正淳摇头,显然从未考虑过控制李长生的可能性。
魏忠贤看向刘喜,未发一言,显然是想听他提出具体方案,判断其可行性。
若可行,则再好不过。
“通常来说,控制此人不易,但有了这个,便简单多了。”
刘喜右手一扬,手中已现一只巴掌大的锦盒,脸上带着玩味之色:“这是日月神教的三尸脑神丹。
药内含三种尸虫,服后无异常,但每至端午午时若不解药压制,尸虫便会发作。
入脑之后,服药者举止如鬼魅妖邪,甚至会吞食亲人妻儿。
李长生若愿归顺,便让他服下此丹;若不愿,直接结果了他的性命。”
生怕辜负了这等珍宝!”
“那三尸脑神丹?”
东厂三大督主刘喜话音刚落,两大督主魏忠贤与曹正淳互望一眼,皆轻轻点头。
这三尸脑神丹之名,他们自是耳熟能详。
若得此丹,便可驾驭李长生,不必忧虑他表面应允归顺,实则暗中反噬。
至于刘喜手中何以持有日月神教秘药,魏忠贤和曹正淳均未多问。
刘喜右手轻挥,锦盒飞向曹正淳。
曹正淳接过锦盒,收入怀中。
此事既由魏忠贤委派于他处理,他便安心收下。
室内顿时陷入沉寂。
三人身影已然隐去。
此时此刻,
李长生率四百余血刀卫入城,直奔北镇抚司。
片刻之后,
李长生携血刀卫至北镇抚司外,远远便见刘瑾立于一群锦衣卫力士之中,似早知其归,特意在此相迎。
“竟劳烦刘公公久候,实在过意不去。”
李长生下马,将照夜玉狮子交付缇骑,嘱其送回北镇抚司,随后向刘瑾拱手致意。
“李大人不必客气,实在不敢当。”
刘瑾忙回应,脸上却不自觉浮现笑意。
他内心惊异,李长生虽受圣恩,却始终谦逊有礼,对自己这般宦官亦彬彬有礼,远胜诸多文臣。
“刘公公,请。”
李长生伸手邀入。
“李大人先请。”
刘瑾恭敬作答。
李长生略一点头,引着刘瑾步入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来到大厅。
他转身对刘瑾说:“刘公公请坐。”
“老夫就不坐了。”刘瑾摆手示意周围待命的锦衣卫侍卫退下。
看到刘瑾的手势,数十名侍卫立刻退出厅外。
李长生心中已有几分猜测,恐怕是皇帝下了口谕或者圣旨。
刘瑾从袖中取出一道圣旨递给李长生,说道:“李大人,这是陛下给您的旨意,请您过目。”
“嗯?”
李长生扬眉接过圣旨,展开一看,随即满脸感激之情道:“我只是尽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的职责而已,没想到陛下竟如此厚待,我深感惭愧。”
“李大人过谦了,您所做的远超众人所为。”
“陛下嘉奖李大人实至名归。”
刘瑾笑着说道:“不过自今日起,李大人不再是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而是升任锦衣卫指挥同知,并加衔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多谢刘公公。”
李长生拱手致谢。
“李大人不必客气。”
刘瑾一笑,吩咐道:“来人,取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官服。”
“是。”
一名侍卫应声而出,捧着三套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官服入内,递予李长生。
李长生接过这些官服,放置在桌上。
早先他就注意到,跟随刘瑾来的侍卫中,有人正是捧着三套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官服。
“李大人,这些官服您可以穿戴,也可以保留。”
“您本就有斗牛服,无需再穿这套。”
“当然,若大人想替换穿着也无妨。”
刘瑾继续说道。
李长生闻言轻笑一声,未作回应。
“好了,现在李大人需随我去面圣。”
陛下对李大人的安危一直忧心忡忡,唯恐李大人遭遇那些肆意妄为的江湖人士之害。
如今李大人归来,陛下非要亲自见到李大人方可释怀。
刘瑾满含感慨地向李长生说道。
李长生听完后略作沉思,回应道:“那就请刘公公稍作等待,我刚回京,风尘未洗,需沐浴更衣以示敬意。”
“是我疏忽了。”刘瑾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失妥,随即对李长生说道:“不必着急,李大人只管沐浴更衣,我会在此等候。”
“有劳刘公公。”李长生点头致谢,随后取过三套锦衣卫指挥同知的服饰离开大厅。
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内自然备有沐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