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医院的声誉如春日繁花,越开越盛,前来求诊的患者也日益增多。在这忙碌而充满希望的日常里,林逸却留意到一个让他揪心的现象。不少患者因经济困难,即便身患重病,也在犹豫是否要接受治疗,有的甚至首接放弃,黯然离开。
一日,一位年轻母亲带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来到医院。林逸在诊断后,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可当提及费用时,这位母亲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眶也红了起来。
“医生,我们家里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孩子他……”母亲哽咽着,说不下去。林逸看着面前瘦弱的孩子和满脸绝望的母亲,心中一阵刺痛。他深知,若因钱的问题耽误了孩子的治疗,那将是无法挽回的悲剧。
这件事如同重锤,敲打着林逸的心。当晚,他坐在办公室里,久久无法平静。苏瑶走进来,看到林逸眉头紧锁,便轻声问道:“怎么了?又在为患者的事发愁?”
林逸叹了口气,将白天的经历告诉了苏瑶,随后说道:“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患者因为没钱而放弃治疗,我想在医院推行‘先治后付’的政策。”
苏瑶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先治后付?这确实能帮到很多患者,可医院的运营成本也很高,如果患者事后不支付费用,医院的资金链可能会出问题。”
林逸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灯火通明的城市,坚定地说:“我明白风险,但我们开这家医院的初衷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医学回归纯粹,为患者着想吗?不能因为怕承担风险,就放弃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患者。而且,我相信大部分患者都是有良知的,只要他们有能力,一定会支付费用。”
苏瑶走到林逸身边,握住他的手:“你说得对,我支持你。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把风险降到最低。”
接下来的几天,林逸和苏瑶召集医院管理层,反复商讨“先治后付”政策的具体实施细节。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评估流程,在患者入院时,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支付方案;同时,建立了完善的信用体系,对按时支付费用的患者给予一定的优惠和奖励,对恶意拖欠的患者则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经过充分准备,“先治后付”政策正式在仁心医院推行。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患者在得知这一政策后,纷纷来到仁心医院求诊。
一位患有癌症的老人成为了“先治后付”政策的首批受益者。老人家境贫寒,子女都在外地打工,收入微薄。当他被确诊癌症时,几乎绝望。来到仁心医院后,医生们在详细评估他的家庭情况后,决定为他开通“先治后付”通道。
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老人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几个月后,老人康复出院,他拉着林逸的手,满是感激:“林医生,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虽然穷,但一定会尽快把钱还上。”
然而,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人所愿。随着“先治后付”患者数量的增加,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有个别患者在康复后,以各种理由拖欠费用,甚至消失不见;还有一些患者家庭确实困难,即便倾其所有,也无法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
面对这些问题,医院内部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这样下去不行,医院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推行这个政策?”一位科室主任忧心忡忡地说。
林逸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大家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就此放弃,他又心有不甘。这时,苏瑶站出来说:“我们不能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对于那些恶意拖欠的患者,我们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对于确实困难的患者,我们可以寻求社会援助,或者成立慈善基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林逸眼前一亮,苏瑶的话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于是,医院一方面加强与律师事务所的合作,对恶意拖欠费用的患者提起诉讼;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各大慈善机构和爱心企业,发起募捐活动。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仁心医院成功成立了“仁心慈善基金”,专门用于帮助那些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医院的资金难题,也让更多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随着“先治后付”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慈善基金的持续运作,仁心医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这里重获健康,他们带着感恩之心,将仁心医院的善举传播出去。而林逸和苏瑶,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爱与责任诠释着医学的真谛,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患者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