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激烈的争吵,最终以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和解。
虽然分歧依然存在,但这次深度的沟通和陆哲远某种程度上的“示弱”。
却让两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在激烈的碰撞后,意外地加深了。
他们不再仅仅是立场不同的争执者,更像是在风雨飘摇中,开始尝试互相理解、互相支撑的同路人。
就在当晚深夜,乔心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时,她的加密邮箱里,突然收到了一封没有任何发件人信息的匿名邮件。
邮件内容极其简短,只有几个字。
和一个小小的、用特殊符号组成的图案——那是她和忠叔之间约定好的、确认身份和传递紧急信息的暗号!
图案下面,是几个仓促写下的字。
“他己动杀心,小心身边人,东西在……”
最后那个关键的地点信息,却只写了一半,似乎是在极其匆忙或危险的情况下中断了。
乔心看着那熟悉的暗号和那半句没写完的话,心脏猛地一紧!
是忠叔!他还活着!而且他想告诉她关键证据的藏匿地点!
“他己动杀心”——这个“他”,指的肯定是程立雄!程立雄真的要下死手了!
“小心身边人”——身边人?是指药堂里的人?还是,她现在身边的人?
“东西在……”——东西到底在哪里?忠叔为什么会中断?他是不是遇到了危险?
一连串的疑问和担忧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忠叔的密信确认了他还安全。
这让她稍稍安心,但信中透露出的巨大危险和未尽之言,又让她陷入了更深的焦虑和警惕之中。
她立刻将这个情况通过加密方式告知了陆哲远。
陆远的回应很快,同样凝重。
“这是重要线索,但也可能是陷阱。我会让秦放立刻追踪邮件来源,并核实忠叔的安全。”
“你暂时不要有任何动作,特别是关于‘身边人’的警告,务必提高警惕。”
乔心看着陆远的回信,心中一片冰冷。
忠叔的警告如同警钟,在她心中敲响。
连忠叔都让她小心身边人,那么,她现在身边最亲近的,不就是陆哲远吗?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让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她用力摇了摇头,试图驱散这个可怕的猜疑。
不,陆哲远虽然神秘,但他一首在帮她,甚至为了保护她而透露了自身面临的压力。
他应该是可信的。
可是,万一呢?
信任的基石刚刚建立,就迎来了最严峻的考验。
乔心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而忠叔留下的那半句关于“东西”地点的谜题,也成了她心中迫切需要解开的关键。
药堂的“货架倒塌”事件,虽然被程立雄迅速压下,定性为“意外”,但内部员工私下里的议论和猜测并未停止。
而程立雄显然并未就此罢休,在现实中的试探性攻击未能伤及乔心分毫后。
他将矛头再次对准了更容易掀起波澜的网络舆论场。
就在乔心收到忠叔密信的第二天,网络上配合着药堂“意外”事件的负面舆论,果然如期而至,并且来势汹汹。
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水军刷屏和匿名黑帖,而是出现了一些看似“专业”的分析文章和“深度报道”。
有自媒体打着“关注消费者权益”的旗号,将回春堂货架倒塌事件歪曲报道。
暗示是因乔心“管理不善”、“任人唯亲”导致的安全事故。
甚至影射其中可能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导致药材存放不当的问题。
更有甚者,一些所谓的“医学科普博主”。
开始撰写文章,从“专业”角度批判乔心之前首播中讲解的“改良古方”。
指责其“背离经典”、“哗众取宠”、“缺乏临床验证”,甚至上升到“危害中医传承”的高度。
这些文章看似引经据典,实则断章取义,偷换概念,极具迷惑性。
一时间,刚刚因首播而好转的网络风向再次变得复杂起来。
虽然大部分支持乔心的粉丝和理性网友仍在据理力争,但这些看似“专业”的质疑和对“安全事故”的渲染。
也确实让一部分中间派产生了动摇和疑虑。
“看来,是时候了。”
乔心看着屏幕上那些看似“客观中立”实则包藏祸心的文章,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
程立雄越是急于抹黑,就越证明她的反击方向是对的。现在,正是借势反击,彻底夺回话语权的最好时机。
当晚,乔心将自己的想法和整理好的反击素材。
与陆哲远进行了深入沟通。
“单纯澄清药堂的‘意外’没有意义,他们会不断制造新的‘意外’。”
乔心冷静地分析道。
“我们必须跳出被动解释的泥潭,将矛头指向问题的根源——那些打着中医幌子、唯利是图、败坏行业声誉的行为!”
她的核心策略是。
不再局限于为自己辩解,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以“守护中医传承、反对行业败类”的姿态。”
“揭露当前中医药行业存在的某些乱象,并将程立雄等人的行为归结为这些乱象的典型代表。
从而在道义和专业上占据制高点。
“这个思路很好。”
陆哲远对乔心的敏锐和格局表示赞赏。
“将个人恩怨上升到行业层面,更容易引起共鸣,也能争取到更广泛的支持。你需要什么样的配合?”
“我需要一篇足够有深度、有分量,并且措辞极其精准的文章,配合一个短视频。”
乔心说道。
“文章要既能揭露问题,又不能留下被反咬的把柄。视频则需要剪辑精良,突出重点,形成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