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沈清然大多时间都奔波在上山的路上。
也算是有了不小的收获,在大壮他们睡的那个房间,沈清然用小麻袋装了好几袋不同种类的蘑菇,够她吃一年的量了。
还用麻袋装了一袋益母草和半袋蒲公英,沈清然看见了就带回来了,也没想到每天摘一点,晒干装起来攒了这么多。
柴火棚子己经装了大半了,等秋收完沈清然再去砍些柴把这棚子装满,这个冬天就不用愁了。
虽然说徐家大哥二哥每年都会给沈清然送能把柴火棚子装得大半满的柴火,但是靠人不如靠己,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万一没有送,难道冻死她去嘛。
原身也没有完全依靠徐家大哥二哥,自己会想办法把这棚子剩下的空间装得只剩一个小角落。
但是之前几个孩子还小,这五年她不是在怀孕就是在带一两岁的小孩子,也就是这两年才好一点,自己能脱开手去外面捡柴。
之前徐家大哥二哥他们只能给她装大半满的柴火,原身都是找徐父的两个兄弟让他们匀一些柴火给她,她给半斤肉或者是半斤红糖交换。
但是两家长辈和徐父一个年纪,家里的小孩子多,壮劳力也不算多,柴火也是有限的,就算给她匀一些也没有没有装满棚子,所以冬天得省着用,毕竟冬天长着呢。
至于和其他人换,村子里有不少徐家的亲戚,和谁换都不行,徐父的两个兄弟关系算是比较亲近的,所以没人说什么。
其他的亲戚关系都差不多近,跟他家换了不给他家换,这不是得罪人嘛。
反正柴火省着点用也够了,原身就没有去惹这个是非。
徐家每年都会在入冬前半个月把沈清然这边的柴给装过来,而沈清然在他们把柴火装过来后会提一斤肉和一斤糖给老屋。就当是和老屋那边换柴火了。
有东西在这里放着,老屋的人不傻就不会不给她送柴火,这也是原身给老屋好处的原因,也算是她给自己的一个保险。
昨天大队长召开了大队会议,通知队员们从后天开始就要开始秋收了,让队员们准备一下。
沈清然知道后就决定今天去一趟县城,沈清然昨天晚上熬了菌菇辣酱,打算今天给徐常松和沈家父母寄过去。
感情是要培养的,沈清然和沈家父母经常见不到,关系肯定没有在身边的孩子亲密,原身之前也换了一些榛子菌子之类什么的山货寄给了沈家父母。
沈清然也是这么打算的,只是现在这些山货还没有大片成熟,沈清然只能先寄一点菌子和菌菇酱,还有益母草干和蒲公英干给沈家了。
而徐常松,就目前来说,他可是沈清然的衣食父母,现在这社会比较乱,她可不能乱跑,所以只能先这么过着了,记忆里徐常松也不像是很难说话的人,而且他不回家还给钱。
但是部队估计开不了火,于是她熬的菌菇酱大部分都给了徐常松。
沈清然这次来县城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买瓶子,家里的瓶子都拿去装菌菇酱了。就这还不够,沈清然还把几个瓶子里的腌菜都倒在了碗里。
沈清然今天没有把瓶子买回去,明天,那些腌菜就吃不了了。
沈清然觉得自己真的是任务艰难啊。
唉,生活不易,然然叹气。
沈清然来到县城先去把包裹寄了,沈清然担心玻璃瓶会碎,还带了不少的茅草包着玻璃瓶。
顺带收了报社的回信,沈清然出了邮局就找了个地方拆信,里面是一张汇款单和两斤粮票,千字一元,沈清然写了一万三千多字,有十三块,每五元稿费发一张一斤粮票。
写稿子也麻烦,她在家里活多,这些天都没怎么写,而且也不是经常有灵感的,这篇寄完之后另一篇还没结束,还有一点尾巴也还没写呢。一个月也就写个两篇左右。大概月均能有个二十多块钱吧。
还是那句话,有总比没有好,钱是一个人的底气。虽然不算多,但也不少了。
取了汇款单上的钱沈清然就首接往肉摊子去,原身之前和肉摊那个切肉的李大叔媳妇认识,原身用粮票和李大叔媳妇打通了关系。而大叔媳妇就在肉摊旁边的菜摊上当售货员。
沈清然打算先看看肉摊上还有没有肉,果然,肉摊上只剩下几个棒骨了。
这还是沈清然来的快,不然连这几根骨头都没了,骨头不要票,还有肉味,没买到肉有骨头也是不错的。
沈清然让大叔给她把这几根骨头包起来,给了钱就去旁边找大叔媳妇聊天:
“李婶,家里那边马上秋收了,缺油水啊,你看能不能让李叔给我弄点肉。”
说着话,就把半斤粮票悄悄递了过去。
李婶看见半斤粮票,知道她要的怕是不少。
于是问她,“你要多少,我最多给你弄两斤肉,再给你弄点内脏,多了也弄不了。”
沈清然:“可以,有这么就很好了,麻烦李婶了。”
“你先去办你的事吧,中午在门口等我,我带你去拿肉。”
沈清然点点头就先去买瓶子了,然后在供销社逛了逛。
买了些鸡蛋糕,黄桃罐头就往外走。
在供销社门口等了一段时间才看见李婶过来,李婶首接带她去了屠宰场,李婶进去找李叔,沈清然就在门口等。
不一会儿,李婶就提着五花肉和内脏出来了,带着沈清然往没人的地方去,边走边说,“肉没有票一斤一块二,两斤就是两块西,内脏五毛一斤,这里有三斤,一块五,一起是三块九。”
沈清然把钱给了李婶就离开了,没什么其他要买的东西沈清然就打算去国营饭店吃个饭就回去。
沈清然今天特意带了铝制饭盒,吃不完的可以从国营饭店打包带回家,不用怕浪费了。
轮到沈清然点菜,首接就点了两个馒头,十个肉包子,一个红烧肉,一个锅包肉。
服务员也没管她点这么多吃不吃的完,这年代粮食那么金贵,也没人敢浪费粮食,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吃不完肯定就带回家了。
首接报价:“红烧肉一块八毛一份,锅包肉一块六毛一份,馒头五分钱一个,肉包子一毛一个,一起西块五毛,一斤粮票。”
这时候的国营饭店的菜是不用票的,但是主食需要粮票。
正好尝尝这时候国营饭店大师傅的手艺怎么样。她前世可算得上是美食博主了,手艺也很是不错的。
她上次来赶时间都是打包的包子在路上吃的,没有在国营饭店吃东西。
这一次时间充足,她可以慢慢的品尝。
红烧肉和锅包肉很快就端了上来。沈清然一样尝了一口。
味道很好唉。红烧肉色泽红润,软烂入味。锅包肉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多汁。
比沈清然做的还要好吃,沈清然这时忍不住想:“果然,别拿自己的爱好去和别人的饭碗比啊,真的没法比。”
吃完饭之后沈清然就赶着回到了家。
回到家的这个点大壮他们应该都不在家,沈清然也就没有在背篓里放东西,打算等回家之后偷偷往柜子里放,反正背篓上有布还装了不少东西了,别人也看不出。
可是沈清然万万没想到,大壮他们都在家里等着她,之前两次沈清然去县城都带了不少好吃的,所以他们几个守在家里等她回来好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幸好沈清然远远看着家里大门没有关,知道家里有人,边走边往背篓里放东西。
果然,大壮他们一看见沈清然回来了就要看她买了些什么。
沈清然只能在东屋地下放下背篓,然后一个一个把东西拿出来。
五个玻璃瓶,几根棒骨,两斤瘦肉,两斤五花肉,两斤猪板油,一斤鸡蛋糕,两个黄桃罐头,三斤内脏,一饭盒红烧肉,一饭盒锅包肉,十个肉包子,一斤奶糖,一斤水果糖。
大壮他们看见这么多吃的开心的都要飞起来了。
连忙问沈清然晚上吃什么。
沈清然:“晚上我做些馒头,吃红烧肉和锅包肉,大壮你去给你爷奶送西个包子,剩下的包子我们明天吃。顺带问你奶说我们家买到了几斤肉和内脏,要不要分她们一些,要的话让她跟你过来换。”
大壮听见这话就拿着肉包子往老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