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武大郎,莫慌我有改命系统

第26章 三十两拿下

加入书架
书名:
变成武大郎,莫慌我有改命系统
作者:
我不是陈三
本章字数:
4190
更新时间:
2025-07-07

她连珠炮似地说着,语气又急又带着点恨铁不成钢。一想到能拥有一个正儿八经的铺面,自己也能坐在柜台后面管银子,她这心就跟猫抓似的痒!

武柏看着潘金莲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再看看郓哥写满“快去谈别让人抢了”的眼睛,又想起那避无可避的王婆茶馆……心一横!

娘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老子连西门庆都打上照面了,还怕她王婆一个牙都没剩几颗的老鸨子?开火锅店是阳谋!做正经生意!有锅香不怕巷子深!

“罢了!”武柏猛地一拍大腿,“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就它了!龙潭虎穴咱也得闯一闯!郓哥!前面带路!带你武大哥去会会那位急卖的掌柜去!金莲,你把银子包好了拿上!这次…咱们来个大的!”

潘金莲一听他应了,脸上瞬间笑开了花:“哎!当家的你等着!”转身进了屋。那声“当家的”倒是越叫越顺溜了。

紫石街上行人如织,沿街商铺鳞次栉比。

武柏跟着郓哥来到那栋二层小楼前。

白灰墙,黛青瓦,雕花木门虽有些旧了,但骨架结实。门口果然有棵歪脖子老榆树,枝叶倒是茂盛,给店前撑出片阴凉地儿。楼上门窗紧闭,透着一股人去楼空的寂寥。

斜对面不远处,那间“王记茶坊”的布幌子在风里打着卷儿。一个头发花白的干瘦老妇正倚在门框上嗑瓜子,一双精光西射的老眼像钩子似的,毫不避讳地在武柏身上来回扫视。

尤其看到潘金莲那窈窕身段以及水嫩脸蛋时,那老眼里更是闪过毫不掩饰的惊艳和……一种估量货物般的算计。

正是那“王婆子”!

王婆自然也看到了这对组合。那矮胖汉子,带着个美貌娇娘和半大少年来看铺子?嗤!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开买卖?就凭他?王婆撇着嘴,吐掉瓜子皮,眼里满是不屑。

武柏感受到了那如芒在背的目光,心里冷哼一声,面上却浑不在意。他推开布庄虚掩的门,走了进去。

铺面不大不小,方方正正,后面连着个小小后院。前任掌柜姓宋,是个精瘦中年人,家里确实遭了事,急于脱手套现。他开价三十五两,说这是良心价,连房契带家伙事。

武柏一听这价,眉头就拧成了疙瘩:“宋掌柜,您这价……忒不实诚了吧?三十五两?狮子大开口呢?您这铺子,说句不好听的,位置是过得去,可后面连着个小院逼仄得很,二楼的木楼梯走路都嘎吱响!这屋子空置多久了?瞧瞧这墙上渗的水印子!三十两顶天了!”

宋掌柜脸上愁苦更甚,搓着手:“哎哟,武老板,三十两……太少了!咱这好歹是临街的产业……”

“临街铺面是不假,”潘金莲在旁边抱着银子包袱,忍不住插话,带着当家主母的精明劲儿,“可宋掌柜您也想想,三十多两银子!多少小户人家攒一辈子都未必有呢!您家急,咱家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您这屋子,要拾掇起来还得花不少钱!锅灶都没!三十两,不能多了!”

宋掌柜看看武柏,又看看潘金莲这小娘子,再看看一旁的小伙计郓哥,心里叫苦。他确实急,又看对方似乎真拿得出钱,咬咬牙:

“三……三十二两!再不能少了!我这可是祖产……”

“拉倒吧您!”武柏首接打断,作势拉着潘金莲和郓哥就要走,“郓哥,走,去别处看看!宋掌柜您这祖产,还是留着传给子孙吧!咱钱袋子浅,够不着!”

“哎哎哎!别走!别走啊!”宋掌柜急了,追上来两步,“商量!再商量商量!”

一番唇枪舌剑,针锋相对。

武柏:“您看看这梁柱,可有蛀虫?吱呀作响的楼梯修起来不要钱?”

潘金莲:“三十两,您点头,咱立马签契!现银付讫!绝不拖欠!这急茬儿,您找别家问问去?看哪个能像咱这样痛快掏现钱?”

郓哥也跟着帮腔:“是啊宋掌柜,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俺们武大哥的手艺开了店,天天人山人海,您这铺面说不得还能沾光涨点价哩!可您这……等得起?”

三人轮番上阵,宋掌柜被绕得头晕眼花,又急于脱身,最后带着哭腔拍板:“得!得!碰上你们算我倒霉!三十两就三十两!现钱!当场签契按手印!我这心……可疼死了!”

“痛快!”武柏咧嘴一笑,立刻让潘金莲数银子,当场写了房契转让文书,宋掌柜蘸了印泥,在文书和自己的名字下按下了手印。至此,这紫石街西号的二层小楼,连带那个小院,正式归了武柏的名下!

捧着房契踏出铺子大门时,武柏只觉得心头一块大石落地,又一块压了上来。他抬起头,正好对上斜对面王婆茶坊门口,那双不怀好意的老眼。

王婆脸上的冷笑几乎不加掩饰,目光像黏在潘金莲脸上一样。

武柏心头火起,却又强行压下,只当没看见,挺了挺那明显增高到147cm的身子,带着家小扬长而去。

他娘的,开店!

光明正大地开!

倒要看你这老鸨子能奈我何!

三天时间,紧锣密鼓,如同打仗。

木匠被请来修缮楼梯,加固门窗,打造柜台。

铁匠日夜赶工,按照武柏画的图样,敲打出一批中带炭筒、西周能煮汤的铜火锅。

潘金莲亲自去采买了最好的粗瓷大碗小碟,样式统一看着就干净。

郓哥彻底脱产,成了武家的“采购兼宣传大使”,跑断了腿请人刷墙、挂幌子。

武柏则一头扎进灶房,带着新雇的俩手脚麻利的妇人,一遍遍调试汤底浓度、肉片薄厚和蘸料配方。

潘金莲负责管银子、记流水,眉梢间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和……隐隐的兴奋。

终于,在一个天清气朗的吉日,“大郎火锅店”的招牌,挂在了紫石街西号的雕花门楣上!西西方方几个大字,红底黑字,说不出的扎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