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第八章 圣旨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作者:
大雨天天下
本章字数:
4268
更新时间:
2025-07-07

当潺潺流水进入田间时,整个牛塘村都兴奋起来,真是及时雨啊,不少村民对着王家就是一拜,这是感谢的。

田里有了水,对于农家来说,意味着有了收成,就不要饿肚子了,村里以前说王家是绝户的,妒忌王家可以卖豆腐赚钱的,瞬时销声匿迹。王家不偷不抢的,凭着自己双手吃饭,更何况对大家有恩。

当府里收到栖荷县的有奏报时,府里不敢怠慢,以最快速度送往省里,省里看了,同样的,以加急的速度送往京城。

当工部右侍郎看着折子时,暗道:“天助我也!”以最快速度送给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五十多岁了,胡子花白,今年大范围旱灾,他这个工部尚书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倾向于减免赋税,但边军缺粮,又怎么办?上午朝廷退朝后,朝廷仍是没有任何主意,边军和百姓,同样重要啊,所以一看到折子,就进宫了。

大乾皇帝正在殿里处理政事,虽然不过三十多岁的年龄,但鬓角己经有了华发,一碗莲子羹被随行太监送上案头,这是皇后送来的,只是皇帝己经毫无进食欲望。

继续批阅着奏折,但皇帝知道不能再拖了,无论是减免赋税还是正常征税满足边军,必须有个决断。

心内不由一叹,自己当政以来,夙夜忧勤,奈何天灾,要不然也不会连边军的口粮都成问题,不吃饭又如何抵御敌人,这真是个无解的问题啊。

忽闻工部尚书要进殿面圣,这老头,这不刚退朝吗?又能有什么事?还能解决天灾问题不成?

挥了挥手,还是按惯例宣进来吧,有个人说话也好,至少不用面对这如山的奏折。

工部尚书进殿,对着皇帝拱手说道:“臣工部尚书秦如德见过皇上。”皇上挥挥手,无精打采说道:“秦卿起来吧,可有要事?”

秦如德奏道:“陛下,河东省刚来奏报,说是下属栖荷县有匠人发明灌溉工具翻车,可从河中取水,能大大缓解旱情。”

“哦,当真能从河中取水,缓解旱情。那匠人叫何名字。”皇上表面如常,实际上己是激动不己。

“应该是真的,县令是周如山,谅来还不至于撒谎骗人。发明的工匠叫王传代,是个木匠。”秦尚书边说边拿出奏折。

皇上急忙打开,仔细看了起来,良久说道:“秦尚书怎么看?”

“皇上,从奏折来看,这个翻车木头制作,有引水之力,可从河中轻松取水,王传代本人也说了此为老道士所赠,要王传代推广使用,虽然没有图纸,但应该是真的,臣恳请工部派出工匠前去学习并推广使用。”秦如德略微有些激动地道。

“若是当真,既然老道士所赠,功劳就算在他身上,嗯,要赏赐这个王传代,从八品如何?另赏赐千两白银。另外,工部派出工匠去学习和推广使用。”皇上想了想说道。

“陛下赏赐适当,明日在朝上议一议便可。另外,臣当派人前往河东省学习并推广使用。”

“下去吧。”

秦如德拱手一礼退出殿外。

工匠此时地位低,普遍不识字。能封个从八品,王老三也应该满足了。皇上暗道。翻车能缓解当下旱情,顿时心情大好,也有了食欲,从案上拿起莲子羹一饮而尽,再次埋首各地奏折中。

次日早朝,秦如德上奏,河东省栖荷县有匠人受赠制作翻车,可从河中轻松取水,工部欲派人前往学习并推广使用。

顿时,得到皇上和群臣一致认可,这个旱灾困扰他们很长时间了,现在得到解决,自是松了口气。

“来人,拟旨,王传代献上翻车有功,赏赐从八品身份和千两白银,栖荷县两年免了赋税。”一个从八品的小官,众臣还看不上眼,总体来说,这赏赐也适合,群臣也即通过。

牛塘村

自从县里派了工匠,王老三就开始传授工匠们制作翻车的技艺,做多了,也有了经验,做得更加丝滑了。

隔壁村叫青松村,也凑了钱过来购买,王老三一看就收个一架水车三两银子好了,毕竟木头用的多,加上自己的手艺。

县里听说后,也以三两银子准许各村使用。

栖荷村一看,自己也不能白白用水,有空的时候砍了些木柴送过来,至于钱财,都是本村的就不收了,毕竟农村里,都有互帮互助的传统。

翻车虽然用的木柴多,但制作起来并不难,很快,来的工匠都学会了,足有上百名工匠工匠学会后,县里也有店铺在卖。

很快,省城也出翻车在出售。不过,黑心的商人却卖二十两银子,各地也无可奈何。

时间进入月底,栖荷县的灾情得到控制,看小麦的长势,今年虽有减产,但灾情不大。

数日后,京城的车马终于来到牛塘村,为首的乃是宫中内侍王公公,周县令陪同。王公公后面还跟着一堆人,也不知是干什么的。

当一群人浩浩荡荡来到牛塘村,不但王家、全村人都懵了,王芳乐也是傻了,这是圣旨?!应该怎么接?

王家八辈子,除了失踪的老二,大家都不会啊。

好在周县令在,王公公也体谅,主要人物王老三焚香沐浴,换了衣服,众人也是沐浴,换了衣服,在院中一同跪接。

长长的圣旨,王老三并没有听懂,但免除栖荷县两年赋税,封王老三八品散官\千两纹银,教会工部工匠们制作推广翻车,却是听懂了,顿时大喜,在周县令教导下磕头谢恩。

拜王老三在栖荷县人的原因,栖荷县今年的受灾情况其实不严重,但耐不住皇帝老子一高兴,免除了栖荷县两年赋税。

这真是运气来了,谁能挡得住?周县令也是大喜,他己在栖荷县当县令当了两年,每当收赋税时,都是较为头痛的时候,奈何朝廷催的紧,他也只好使出雷霆手段,但内心深处也是难受,有了这两年缓冲,这个县令好当多了。

至于传授工部工匠们技艺,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朝廷这回没小气,给了官位,给了银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