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第24章 科考进行时(二)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作者:
大雨天天下
本章字数:
4544
更新时间:
2025-07-07

王芳乐一边进去铺子,一边说道:“大伯,大婶,明年我要科考了,今天过来看看考点,考试期间,就要住在这里,这里离考点也不远。”

“行,这里有三间房,我和你大伯只住一间,另二间你选一间便是,另外,你现在科考会不会早了。”

王芳乐才9岁,就要科考了?

明年就十岁了好不好。

孙衍倒是仔细地看起这个铺子来,发现是个售卖豆腐、酱油的铺子,便说:

“乐子,你可要好好考,要是考好了,以后就是案首豆腐和案首酱油了。不管如何,我是心里面有底的,先让德叔清空你好这铺子好了。”

“你不怕我考差了。”王芳乐嘿嘿笑道。

“要是考差了,只是不赚钱;要是考好了,就是大赚,这种生意做得。我这三年来,基本就没赢过你。”孙衍哈哈大笑道。过了半晌,又道:

“平日,我在酒楼里见豆腐、酱油也有厨师用,不知道就是你家在卖。”孙衍哈哈笑道。

这个不愧为出身富贵家庭的人,善于投资啊,哪像自己还要辛辛苦苦地写书赚零花钱。王芳乐不由渭叹了一下。

王芳乐回家了一趟,把明年要参加科举一事一说,赵盈盈首先发愣。

也是和大伯一样,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早参加科举,这几年有了朝廷免税,大伯还在县城买了铺子,家里正是越过越好的时候。不由问道:

“乐儿,要这么早吗?家里又不是供不起你。”

“嘿嘿,这是李先生的说法,说我的功力够了,再读下去,他就教不了了。”王芳乐也很是无奈,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怎么说?说自己是天才吗?有黃婆卖瓜的嫌疑。

但终究要回答的,否则家里人有疑问,就不好了。

另外,六丫己经定亲了,受大丫影响,也找的是本村赵家的孩子。六丫是西伯家的,和七丫、八丫两个双胞胎一样,都是西伯家的。

他作为家里三代唯一的男丁,还是要过问一下的,否则西伯会有意见的。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就是好。虽然西婶懒了点,但西伯却是辛勤无比。

王老太太也有同样的疑问,但赵盈盈这个当娘亲的问了,她也吃瓜就好。

对于王芳乐的回答也甚是满意。

王芳乐却是明白,他这是积累到了,他有着前世的记忆,这三年也踏踏实实地搞清这个时代的要求和规则。

和家人解释后,王芳乐回到镇里继续求学,全力冲刺。他前世是老师,自然知道冲刺的重要性,也知道怎么冲刺。

12月份,正是科考报名的时候,王芳乐、孙衍等人都报了名。

今年的过年,王芳乐没有像往年一样,去县城或是去玩,而是呆了家里温书,过了二十就要科考了,时间不多了。

果然,大伯回来了,告诉县衙公布了,今年县里科考定在2月6日-3月5日,考3场,每场中间间隔两天。

还有不到一个月,王芳乐便收拾去了县城,到了城里,就在铺子里温书。

早上起来跑跑步,然后温温书,闲来在院子里走走,或者往孙衍,还有一个叫李曾任的同窗,大家走动走动,倒是心情很好。

考试前一天,赵盈盈和王老太太来了县城,说是不放心,要过来看看。两人住在剩下的那间屋子,倒也合适,两人带了大量食材过来,估计是怕王芳乐饿着了。

天色还暗,今天是科举考试,王芳乐就大早,早上是一小碗豆浆加面饼,这是防止自己考试时尿意不断,不禁暗自嘀咕,拿了竹蓝出门,这是自己的笔墨纸砚以及一些干粮和水。

出门一看,原来自己估计错了,此时大量的人和他一起往县学赶,根本看不清路面。可笑自己还规划路线。

到了县学,排队用了两刻钟,虽然自己年龄小,但身材高,从小伙食就好,伙食好,身体也好,倒也不显突兀。

进场前,以前自己只是听说,现在轮到自己了。严格的搜身,查违禁品,不但要脱衣裤子,搜查内衣裤脚,还要把带的食物全部击碎,接着验名正身、唱名入场,比起前世可是严格多了。

路上也没有孙衍,李曾任二人,也不知二人顺利否?

终于进入考场,磨好墨,等待考题发下来。

1、解释《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涵义,并说明其在治理地方时的应用。(300字以上)

2、试帖诗题(五言六韵):

以"春水"为题,限"庚"韵。

王芳乐看了看,这都是基础题啊,只是想了一会儿,就开始写了。

草稿写完,突然,有考生现场被发现冒名,这可是杖责,弄不好终身禁考。王芳乐暗自摇头,开始正式誊抄,写完了,今天只有一场,没有第二场,就交卷出场回家了。

对自己的答题倒是有信心,但赵盈盈却仍然去看了,看完了,就说过了,也说了不少考生被戴枷示众,这是被发现夹带了。

两日后,重复第一场后,第二场开始:

1、《史记·循吏列传》中记载孙叔敖"施教导民,上下和合"。请结合孙叔敖治楚的事迹,论述"教化"与"法治"的关系。(400字以上)

2、假设你是一县之主簿,近期本县盗贼猖獗。请拟写一篇《弭盗安民告示》,需包含具体措施。(300字以上)

嗯,有点难度了,王芳乐稍微认真考虑了会儿,才开始下笔,写完后誊抄,交卷后出场回家。

赵盈盈又去看了,看了后,不禁回家抱住王家乐,王家乐不禁脸红,说道:

“娘,还早着呢。”

两日后,又是重复流程,第三场开始:

1、解释《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涵义,并说明其在治理地方时的应用。(300字以上)

2、以"劝农桑"为主题,作一首七言律诗,限"阳"韵(平水韵下平七阳)。

3、问:本地近年旱涝交替,百姓饥馑。作为县官,当如何备荒救灾?请结合历史案例提出对策。(500字以上)

看来周县令也拿出真本事了。考得有点难了,也是毕竟周县令可是两榜进士,他也不能让人小瞧了不是?

想了想,又琢磨了一下,方才下笔。

虽然有点难度,但还难不倒王芳乐,第三场还是如同前两场一样,誊抄完就交卷出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