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第18章 过年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作者:
大雨天天下
本章字数:
4566
更新时间:
2025-07-07

过年了,己经六岁的王芳乐,和小时候一样,一早就收到奶奶,爹爹,娘亲和婶婶们的红包,十几个小丫头们也都收到了。看着门口的红灯笼,大家都喜气洋洋的。

今天是初一,王家三顿饭,早饭后,王芳乐便和大丫及几个姐姐们一起去了县城里玩耍。

今年是王芳乐第一次去县里,以前是年纪太小。想去也去不了。

丫头们丢了还好,王芳乐可不能丢,要不王老太太会疯。赵盈盈也不放心,便陪着王芳乐和大丫她们约好了一起去县城。

牵着王家乐的小手,大家一起赶着两个骡子来到县城,小老虎和小狮子却是不敢带的,今天是初一,县城门口也没了衙役守门,不要过城费,但来城里的人却是不少。

慢慢等到王家众人进了城。县城虽小,却己颇具节庆氛围。驱傩的,说书的,社火的...王芳乐看得津津有味。

没想到此时有胶牙饧,就是麦芽糖、五辛盘等小吃也不错,王芳乐前世便爱吃辣,没想到这个爱好还带到这个世界,可惜此时没有辣椒,用的是茱萸,不够辣,聊胜于无罢了。

听了会儿说书的,全是才子佳人的,唉,早知道此时有说书,还不如自己写一本。只要自己进学了,识字了,应该没人会怀疑。

至于斗鸡,一次要最少要十文钱,王芳乐现在有些小孩心性,也和妈妈要了点钱,斗了几局,前后下来还赢了十文钱,几个小丫头倒是很兴奋,脸上红扑扑的。

又斗了几局,他感觉索然无味,便拉着赵盈盈出来。

赵盈盈倒是拉着他去了县衙,县学参观,地龙翻身后又都重建了。县衙还不如他的空间,小小的,还不如自己空间大,没想到县令大人就在此办公,倒是县学重建后修得还不错。

回到家中后,躺在床上,百无聊赖,那个县城说书的不时在自己脑海中闪现,现在百姓精神生活太过于贫乏了,自己不是有一幅镇上李先生送的笔墨纸砚吗?写一本就是。

虽然没有人知道早就识字,自己毛笔字不怎么样,但勉强还是看清楚的,主要是腕力不足,自己慢慢写就是。

写什么好呢?

金庸第一个闪过,家国天下的理念,各种武功,他相信此时会有市场。

西大名著也行,只是,写哪一部呢?

想了半天,还是写《三国演义》吧,茶馆里都是才子佳人,我就给你们来个战火处处的。关键是三国在这片土地上历史上也是有的。

嗯,在砚台上放了水,慢慢地磨了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从一首《临江仙》开始,慢慢写,诶,繁体字啊,自己也就认得,要写出来,还是慢慢想的,不过此时没人打扰,就当练书法了。

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和原著肯定不完全一样,但自己小时候喜欢看,己经可以背了,大概差不多吧。后来看金庸的武侠小说,长大后,看玄幻的,幻想自己也能修仙。看了半天,自己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写了半天,第一回还没写完,娘亲己经喊自己吃中饭了。

吃完中饭,睡一觉,接着写,第一回终于写完,想了想,放入空间。揉了揉手腕,又站了起来,出门去村子里走了走,看见了长辈连忙主动问好。

上月节后,《三国演义》写了有十多回,但繁体字的写字功底倒是大大见长。

大伯大婶初七时再次做豆腐等生意,大伯还带了些酱油去县里,向一些酒楼推销,免费使用的措施也找了些酒楼。

上月节后,大婶便带着王芳乐去李先生处拜师,前期约好每日由大婶来接,李先生见了他甚是欢喜。

李先生的班级分为甲乙两种,今年新来的和去年来的部分学员编入乙班,己经开蒙的且学业优秀的便进入甲班。

交了束脩,虽然李先生说了,王芳乐可以免束脩,但王家过意不去,而且现在这点钱也不算什么,王家完全付得起。

不说朝廷的赏赐,仅是大伯大婶每日在县里镇里的盈余便是够了,而且李先生教学可是要养家的,所以仍然还是交了。

交了束脩后,李先生又发一套笔墨纸砚和几本书籍,《仓颉篇》、《急就篇》、《凡将篇》、《开蒙要训》、《孝经》、《论语》和《算学初识》,只不过都是繁体版的罢了。(仓颉篇为李斯所著,原文是小篆,本文为方便,统统改成繁体了。)

学堂每月会有小测。王芳乐开始了古代的学习。

对于王芳乐来说,主要是字义的理解,而字义,以他成年人的思维,大体经过先生的讲解也就明白了。

大婶每天会来接他,回去后,也会写写《三国演义》,家人以为他在苦读,哪里知道他在写小说。

一个月后,王芳乐便让同学们认识到什么叫差距和天才。原因在于李先生是月考中先生出了一份试题:

一、填空补句(每空2分,共30分)

《仓颉篇》由秦代______(人名)编纂。

《急就篇》开篇曰:“急就______,与众异。”

《凡将篇》为______(朝代)司马相如所编,其文体以______言为主。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______,不敢毁伤,孝之______。”

《论语》中,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______乎?

今年刚入学的同学们都很懵,他们字还认不全呢?怎么答?能轻松答出来的便只有王芳乐了。

但三个月后,王芳乐便让乙班同学们绝望了,这次月考的难度明显增加了(有兴趣的读者们不妨也答一下哈):

一、经典配对(20分)

根据《孝经》,父母去世后,子女应如何守孝?(列举两条礼仪)

《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你有何启示?结合生活举例。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急就篇》为何适合儿童启蒙?试举一例说明其内容特点。

《孝经》中“夫孝,德之本也”体现了怎样的教育思想?

三、默写(30分)

默写《论语·学而》第一章前两句。

西、计算(30分)

《算学》题:今有田广五步,长十步,问为田几何?(注:1步=6尺,1亩=240方步)

大多数乙班的同学们沉默了,尤其是今年刚入学的学员,貌似好难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