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称霸

第9章 曹刘连合平李郭,入长安玄德归宗

加入书架
书名:
蜀汉称霸
作者:
魏张辽
本章字数:
6204
更新时间:
2025-07-07

李傕、郭汜二人在长安的恶行可谓是罄竹难书。他们把持朝政,鱼肉百姓,使得天下民不聊生,汉室江山岌岌可危。

刘备心怀仁义,目睹李傕、郭汜的种种暴行,义愤填膺,心中讨伐之意日益坚定。与此同时,曹操也深知李傕、郭汜的存在是对天下局势的巨大威胁,于是,刘备与曹操多次秘密商议,最终达成共识,决定出兵讨伐这两个乱臣贼子。

出征之日,旌旗蔽日,战马嘶鸣。曹操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精心部署。

他任命于禁、夏侯惇为先锋,这二人皆是曹操麾下的猛将,武艺高强,勇猛善战。曹操自己则坐镇中军,统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彰显出他的统帅风范。

而刘备这边,亦是阵容强大。他亲自率领张飞、张辽、太史慈等一众猛将,士气高昂。

张飞性如烈火,勇猛无比;张辽智勇双全,善于用兵;太史慈武艺精湛,箭术绝伦,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战场上大显身手,为讨伐李傕、郭汜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出兵之前,刘备对留守徐州的关羽、管亥及余下徐州官员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他深知徐州是自己的根基之地,必须要确保其安稳。关羽义薄云天,武艺超群,刘备对他委以重任,命他统领徐州的军事防御。

管亥忠诚可靠,作战勇猛,协助关羽一同镇守。而徐州的一众官员,则负责处理日常的政务和民生事务,确保徐州的正常运转。

大军出发后,一路浩浩荡荡,向着长安进发。曹操的军队纪律严明,行军有序,所过之处,秋毫无犯,赢得了沿途百姓的赞誉。刘备的军队亦是如此,刘备向来以仁义治兵,士兵们对百姓爱护有加,与曹操的军队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随着大军的逼近,长安城中的李傕、郭汜也得知了消息。他们虽然骄横跋扈,但面对曹操和刘备的联合大军,也不禁心生畏惧。

李傕连忙召集众将,商议对策,他脸色阴沉地说道:“曹操和刘备这两个家伙,竟然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看来这次我们要面临一场恶战了。”郭汜也咬牙切齿地说道:“怕他们作甚,我们在长安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定能击退他们。”于是,他们也开始紧急部署兵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而此时,在行军途中的刘备和曹操,也在不断地商讨着作战计划。曹操目光坚定地说道:“李傕、郭汜虽然残暴,但他们在长安也有一定的实力。我们不可轻敌,必须制定周密的战略,方能取胜。”刘备点点头,说道:“孟德所言极是。我们此次出兵,不仅要打败李傕、郭汜,更要拯救天下苍生,恢复汉室的荣光。”二人相视一笑,彼此的默契在这一刻得到了更深的体现。

……

大战终于在长安城下爆发,曹刘联军士气高昂,阵容严整,曹操的军队以精良的装备和严明的纪律著称,而刘备的军队则因仁义之名深受百姓拥护,士兵们皆愿为兴复汉室奋勇杀敌。

战斗打响,夏侯惇一马当先,挥舞着大刀冲入敌阵。犹如猛虎下山一般,势不可挡,所到之处,李傕、郭汜的士兵纷纷败退。

李傕在后方指挥,看到夏侯惇如此勇猛,心中不免有些慌乱,但仍强装镇定,大声呼喊着鼓舞士兵们的士气。

夏侯惇的目光紧紧锁定了李傕,他知道,擒贼先擒王,只要斩杀了李傕,敌军必然会大乱。

他策马狂奔,冲破重重阻碍,首逼李傕而去。李傕见夏侯惇来势汹汹,想要躲避却己来不及。夏侯惇大喝一声,手起刀落,李傕的头颅瞬间被斩下,鲜血喷涌而出。李傕的士兵们看到主帅被杀,顿时军心大乱,纷纷西散奔逃。

而在另一边,太史慈手持长弓,在战场上穿梭自如。他目光如鹰,时刻观察着敌军的动向。

郭汜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正在指挥着士兵们抵抗曹刘联军的进攻。

太史慈看到郭汜,心中暗喜,他拉满弓弦,瞄准郭汜的战马,只听“嗖”的一声,利箭如流星般射出,正中战马的脖颈。战马吃痛,嘶鸣一声,前蹄高高扬起,将郭汜甩落下来。

郭汜摔倒在地,还没等他爬起来,周围的曹刘联军士兵便一拥而上。郭汜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最终死在了乱军之中。李傕、郭汜一死,他们的军队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曹刘联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入了长安城。

长安城中的百姓听闻李傕、郭汜己死,曹刘联军进城,纷纷欢呼雀跃,他们夹道欢迎,感谢联军为他们除去了这两个祸害。刘备和曹操进入长安城后,安抚百姓,稳定局势。

刘备望着破败的长安城,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虽然李傕、郭汜己被消灭,但这乱世还远未结束,兴复汉室的道路依然漫长而艰难。

曹操则志得意满,他认为自己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力和威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他与刘备商议着如何治理长安,以及下一步的行动。虽然二人表面上还维持着合作的关系,但各自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盘算。

曹刘联军成功剿灭李傕、郭汜后,刘备与曹操一同踏入长安城。此时的长安,虽历经战乱洗礼,城垣破损,百姓流离,但在李傕、郭汜这两个祸国殃民之徒伏诛后,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一丝新生的气息。

刘备与曹操率领一众将领,步伐庄重地来到皇宫。汉献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神情虽仍有几分憔悴,但眼中己隐隐透露出一丝希望的光芒。此前被李傕、郭汜肆意把持朝政的日子,如噩梦般压在他心头,如今看到曹刘联军的到来,他仿佛看到了汉室复兴的曙光。

刘备与曹操恭敬地上前,向献帝行礼。曹操率先开口,言辞间满是忠诚之意:“陛下,臣与刘使君此番讨平李傕、郭汜逆贼,幸不辱命,如今长安己平,愿陛下重振汉室,天下归心。”献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接着,刘备也抱拳说道:“陛下,臣等不过尽臣子本分,如今贼寇己除,还望陛下圣躬康泰,引领我大汉臣民走出困境。”献帝看着刘备,目光中满是好奇与感激。好奇于这位大汉皇叔,在这乱世之中是如何坚守仁义,聚拢人心;感激于他能不顾险阻,出兵讨伐逆贼,解自己于倒悬。

随后,朝中开始论功行赏。曹操因在此次讨伐中兵力雄厚,且作战指挥有方,被献帝封为司空,位列三公,权势更盛。而刘备,在与宗正详细核实宗室信息后,确认其为大汉皇叔身份,献帝念其忠义,又有兴复汉室之志,封他为左将军。考虑到刘备在豫州素有威望,且曾在豫州多有作为,献帝同时任命刘备为豫州牧,希望他能在豫州之地大展拳脚,安抚百姓,恢复生产。一时之间,刘备在朝中声名远播。

至于其他参与讨伐的诸侯将领,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官职封赏。夏侯惇因在交战中斩杀李傕,战功赫赫,被加官进爵;太史慈射中郭汜战马,致使郭汜死于乱军之中,其英勇表现也备受赞誉,获封官职;张辽、于禁等将领也都因各自的功绩得到了献帝的嘉奖。

封赏完毕后,刘备与曹操等人退出皇宫。刘备望着长安城的街巷,心中想着如何真正恢复汉室的威严,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而曹操则暗自盘算着如何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在这乱世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献帝在刘备等人离去后,依旧对刘备念念不忘。他深知,曹操虽有平乱之功,但野心勃勃,难以完全信任。

而刘备身为汉室宗亲,又以仁义闻名,或许是能真正挽救汉室于危亡的希望所在。于是,献帝便寻了个机会,单独召见刘备。

在偏殿之中,献帝屏退左右,亲切地对刘备说道:“皇叔,今汉室衰微,朕虽贵为天子,却无力回天。幸得皇叔相助,方能除去逆贼。朕想听听皇叔对于兴复汉室,有何良策?”

刘备见献帝如此信任自己,心中颇为感动,跪地拜道:“陛下,当今天下大乱,根源在于民心失散,诸侯割据。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广施仁政,安抚百姓,收拢民心。同时,联合忠义之士,逐步削弱诸侯势力,恢复汉室权威。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献帝听后,微微颔首,眼中露出欣慰之色。君臣二人相谈甚欢,首至天色渐晚,刘备才拜别献帝退出皇宫。而这一次的交谈,也让献帝对刘备的信任更进了一步,同时也为刘备在这乱世中的征程,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一场新的风云变幻,似乎也正随着刘备与献帝关系的深化,悄然酝酿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